..續本經文上一頁而生於芽若具外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時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種子滅時而芽得生 此七證成也。經文可見。二明從無作者緣所生門。文六。一六緣無作者。二因無作者。叁果無作者。四雖無作者而成其果。五證成。六結
經。此中地界不作是念我能任持種子如是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潤漬於種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暖於種子風界亦不作是念我能動搖於種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不障於種時亦不作是念我能變於種子 此初明六緣無作者
經。種子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 此二因無作者也
經。芽亦不作是念我今從此眾緣而生 此叁明果無作者
經。雖然有此眾緣而種滅時芽即得生如是有花之時實即得生 此四雖無作者而成其果也
經。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時變非自性生亦非無因而生雖然地水火風空時界等和合種滅之時而芽得生 此五證成也。言非自作者。諸法自性若有若無。不為自因無所施為不能成故。言亦非他作者。無有作者而先起意而造作故。此則顯其一切諸法無有我也。言非自他俱作者自性及餘不造作故。言非自在作者。為諸法因常自在等時時而生。與理相違。因具足故。言亦非時變者。諸法假因緣有不待時故。言非自性生者。非是數論所計法故。此則斷除不同因也。言亦非無因而生者。諸法假因緣故。此捨無因見也
經。是故應如是觀外因緣法緣相應義 此六結也。叁明遮惡見。文五。一標。二問。叁答。四解釋。五總結
經。應以五種觀彼外因緣法 此初標也
經。何等為五 此二問
經。不常不斷不移從於小因而生大果與彼相似 此叁答也
經。雲何不常至是故與彼相似 此四解釋也。文五。一明不常。二明不斷。叁明不移。四明小因生大。五相似。初又分叁。一問。二答。叁結
經。雲何不常 此初問也
經。為芽與種各別異故彼芽非種非種壞時而芽得生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壞之時而芽得生 此二答也。若是常者此是因此是果不可說故
經。是故不常此叁結也 二明不斷。文叁。初問。次答。後結
經。雲何不斷 此初問也
經。非過去種壞而生於芽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子亦壞當爾之時如秤高下而芽得生 此二答也。因果相續無有斷絕。故名不斷。往文可見
經。是故不斷 此叁結也。叁明不移。文叁。初問。次答。後結
經。雲何不移 此初問也
經。芽與種別芽非種故 此二答也。因與種別故名不移
經。是故不移 此叁結也。四明小因生大。文叁。初問。次答。後結
經。雲何小因而生大果 此初問也
經。從小種子而生大果 此二答也。如拘律陀樹等因。雖極小莖葉甚大故。從小因生大果也
經。是故從於小因而生大果 此叁結也。五明相似。文叁。初問。次答。後結
經。雲何與彼相似 此初問也
經。如所植種生彼果故 此二答也。如稻種子。即生彼果。不為餘故。為果與因。不顛倒故。此顯業用無有失也。有二種法而失業用一等及小二顛倒生果
經。是故與彼相似 此叁結也
經。是以五種觀外因緣之法 此五總結也。結文可見。明外因緣竟 第二明內因緣法。文分為二。一因相應。二緣相應。初復分叁。一從種種無常因所生門。二能成因所生門。叁從無作者因所生門
經。如是內因緣法至所謂因相應緣相應 此初明從種種無常因所生門。文叁。初標。次問。後答
經。如是內因緣法亦以二種而得生起 此初標也
經。雲何為二 此二問也
經。所謂因相應緣相應 此叁答也。二明從能成因所生門。文叁。初問。次答。後證成
經。何者是內因緣法因相應義 此初問也
經。所謂始從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 此二答也
經。若無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無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無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此叁證成也。叁明從無作者因所生門。又四。一因無作者。二果無作者。叁雖無作者而成其果。四結
經。無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念我從無明而生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於老死老死亦不作念我從生有 此一二明因無作者及果無作者也。經文可見
經。雖然有無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 此叁雖無作者而成其果也
經。是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因相應義 此四結也。第二次明緣相應義文八。一從種種無常因所生門。二從能成緣所生門。叁從無作者緣所生門。四辨體。五釋名。六續支。七離二邊。八束因。初門分五。一問。二答。叁徵。四答列數。五結
經。應雲何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 此初問也
經。為六界和合故 此二答也
經。以何六界和合 此叁徵也
經。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故 此四答列數也
經。應如是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 此五結也。二明從能成緣所生門。又叁。初問。次答示相。後證成
經。何者是內因緣法地界之相 此初問也
經。為此身中作堅硬者名為地界至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為識界 此二示相也又分為六。一明地界。二水界。叁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
經。為此身中作堅硬者名為地界 此初明地界也
經。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為水界 此二明水界。若此身中無水界者而教失故
經。能消身所食飲嚼噉者名為火界 此叁明火界也。言食者。謂諸正食。言飲者。謂諸漿等。言嚼者。即是正食。言噉者。謂諸助食。若無火界不能變故
經。為此身中作內外出入息者名為風界 此四明風界也。經文可見
經。為此身中作虛通者名為空界 此五明空界也。若無空界為一合故
經。五識身相應及有漏意識猶如來蘆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為識界 此六明識界也。言五識身者。謂眼等五識。言相應者。與彼五識相應法也。言有漏意識者。為有一分無漏故也。言束蘆者。此即顯其緣生之法獨不立也
經。若無此眾緣身則不生若內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識界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此叁證成也。經文可見 叁明從無作者緣所生門。文四。一明六緣無作者。二果無作者。叁雖無作者而成其果。四證成
經。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堅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飲嚼噉之事風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作內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虛通之事識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 此初明六緣無作者也。經文自顯
經。身亦不作是念我從此眾緣而生 此二果無作者也
經。雖然有此眾緣之時身即得生 此叁雖無作者而成其果也
經。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眾生非命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黃門非自在非我所亦非餘等 此四證成也。何故地等諸界不作是念。我等為身中堅硬等事耶。為捨此見故。言彼地界亦非是我。言我者。執我我所。名之為我。為諸界等性非是我離我慢故。為即彼我。而於諸趣數受生故。名為眾生。地等諸界離趣生故。非眾生也。為有我故。盡刑壽生名之為命。諸法剎那故非命者。於諸趣中而能生故。名之為生。離生作者故非生者也。言儒童者。從作者生地等諸界。離作者故非儒童也。執有能為故名作者。從業生故非作者也。言非男非女非黃門者。男等諸相。約地界等橫立計故。言非我所者。為離橫計我我所故。言亦非餘等者。為無大自在等造作性故。自餘經文同上所釋 四明辨體。文分十七。始從辨無明體義。至明惱之自相。第一釋無明體文叁。初問。次答。後結
經。何者是無明 此初問也
經。於此六界起於一想一合想常想堅牢想不壞想安樂想眾生命者生者養育士夫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餘種種無知 此二答也。言六界者。謂地水火風空識界。於六界差別起無異想者名為一想。極微成身執一見者。名一合想。剎那遷變執有常存。名為常想。本無今有執自然生。名堅牢想。起已還無執過去有名不壞想。於八叁若起安樂者。名安樂想。眾生命生者。義如前解。為有我故。能生諸趣。養育此身故。名養育執。有士夫有大力用。於內動轉。故名士夫。言人者。亦雲數取趣。能往諸趣。所受人天等身。故名數取趣。言及餘種種無知者。為取知者見者覺者等故也
經。此是無明 此叁結也 二明於行。文二。一釋。二結
經。有無明故於諸境界起貪嗔癡於諸境界起貪嗔癡者 此初釋也。從貪嗔癡起叁行故
經。此是無明緣行 此二結也 叁明其識。文二。一解。二結
經。而於諸事能了別者 此初解也。言諸事者。謂色聲等
經。名之為識 此二結也 四明名色。文二。初辨。後結
經。與識俱生四取蘊者 此初辨也。言四取蘊者。色受想行蘊也
經。此是名色 此二結也 五明六入
經。依名色諸根名為六入若無名色六入無因故 六明觸
經。叁和合者名之為觸言叁和合者根境識也 七明受
經。覺受觸者名之為受 從觸有受故也 八明愛
經。於受貪著名愛 九明取
經。增長愛者名之為取 十明有
經。從取而生能生業者名之為有 言能生業者為近因故 十一明生
經。而從彼因所生之蘊名之為生言彼因者即近因故 十二明老死
經。生已蘊成熟者名之為老老已蘊滅壞者名之為死熟即是老壞即死故 十叁明愁
經。臨終之時內具貪著及熱惱者名之為愁言貪著者謂男女妻子等也 十四明嘆
經。從愁而生諸言辭者名之為嘆 十五明苦
經。五識身受苦者名之為苦 言五識者謂眼等五識也 此顯身苦 十六明憂
經。作意意識受諸苦者名之為憂言作意識者第六識也此顯心苦 十七明惱
經。具如是等及隨煩惱者名之為惱 言等者為王內侍販賣求利等。惱身心故言隨煩惱者。謂忿恨等 第五釋名。文分十七。始從無明終至其惱。經文自明。言大者無有始故。言黑闇者覆真性故。言造作者造後有故。言了別者了諸境故。言相依者為識與四蘊而相依故。是故經雲識依四處。謂隨色識及隨受想行識也。言為生門者。為與六識為生門故言受者。為受先業異熟故。言渴者。為愛貪著後有故也。言取者。為取後有故。彼復有四…
《大乘稻芋經隨聽疏大乘稻芋經隨聽疏》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