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一時佛遊維耶離猕猴水邊交路精舍。與大比丘衆俱。比丘六萬皆阿羅漢。菩薩叁十億悉一生補處。慈氏菩薩等二生補處叁生補處。四生五生十生補處。十八生二十生叁十生四十生補處。五十生百生補處。舉要言之。上至千生而補佛處。有九十億諸天之衆。欲行天人。色行天子。四天王天。帝釋梵天王。須深天子。月光天子。日光天子。勝英天子。作樂天子。此諸天子及余天人九十九億。無勞龍王。沙竭龍王。和倫龍王。摩奈斯龍王。難頭和難只龍王。文鄰龍王。大悅龍王。燕居阿須倫王。與諸阿須倫民皆來集會。稽首佛足分部而坐
爾時維耶離大城中。師子將軍。有子號無量力。時無量力有童子仁賢。號曰寶網。曾已供養不可稱計百千諸佛。爲無量世之大庭燎執持法教。厥年八歲。時適寢寐。于夢中見兜率天人從天宮下宣揚其香音。而歎頌曰
佛身現在導衆生 其光照曜叁千界
顔容殊妙曠無厭 體色紫金百福會
若幹月光加億數 不比精明聖智容
其殿現光巨姟數 令斯月宮遍東方
南方如是西亦然 造宮北方爲若茲
如是諸殿照巨億 其數各如江河沙
無比世護諸毛孔 所演光明曜巍巍
能仁一一諸相好 所出晖曜照無量
一一導師所奮威 以用開化諸衆生
猶複越于江河數 普能現說叁十六
于是童子寶網。于夜夢覺啓白其父。夜諸天人下兜術宮。以偈相語而歌頌曰。贊佛功德今欲求索。緣見自歸如來至真。童子寶網因時以頌而贊歎曰
開寤衆生善導師 無念世父志廣大
大人當知供養佛 導師興世甚希有
如靈瑞花難可遇 其色煌煌軟微妙
香氣流布無耗損 如是尊花難得值
我身今日 啓于大人 願以相施
歡喜之心 其從世護 光明之教
常當奉敬 現真谛慧 其無量力
懷歡悅心 尋時即告 犁車童子
師子將軍 供養大聖 童子我往
惟從命耳 若種六億 修精進業
供養導師 于釋師子 殷勤自歸
最上尊勢 皆隨天帝 其眼有千
又梵天王 尊位自在 其導師者
天魔之子 與諸天子 那術億數
一切皆樂 遊維耶離 床榻具足
滿億千數 紫磨金色 像明月珠
七寶挍成 亦甚巍巍 一一分部
其數億千 床悉如是 布在右面
跱立幡幢 常爲歡樂 一一床座
具足微妙 其幢超絕 有億殊勝
諸幢幡者 各在左右 于閣如是
衆好最勝 明月珠寶 卓然周遍
一一寶珠 其價億數 而以垂挍
于諸幢幡 跱豎立之 上法甚高
其幡丁尾 紫金交絡 其幡如是
不離黃金 諸樹皆悉 滿億衆千
衆座安然 羅在後面 其此諸座
堅固殊勝 所設安定 猶如門阃
其床榻上 寶蓋光晃 紫磨金色
周匝垂幡 白銀琉璃 水精亦然
車[(王*巨)/木]之胎 及與馬瑙 阿文珍藏
並及真珠 其赤栴檀 若幹種寶
一一在前 具足百千 交路周匝
莊飾寶蓋 其于地上 亦設微帳
以上妙金 而合成之 水精琉璃
白銀如珍 成就車[(王*巨)/木] 及以馬瑙
在于地上 一一施設 一一寶瓶
究竟百千 燒香滿中 以爲供養
奉上導師 名稱遠聞 于維耶離
上虛空中 以紫磨金 而爲寶繩
一一寶繩 甚微妙好 連諸寶幢
其數億千 計彼寶璎 億姟無數
一一紫金 以爲繩連 若來觀者
甚以爲好 諸國中民 維耶離城
從下上去 四丈九尺 維耶離城
皆布衣服 赤栴檀香 而用熏之
各遣其衣 珠玑璎珞 紫金雜廁
有七萬億 其鈴千種 皆在左右
羅諸香爐 有七萬億 以用供養
佛釋師子 其大莊嚴 所作如此
童子寶網 國中所設 以欣然心
啓于父母 我往詣佛 欲請至聖
尋即時出 于彼城門 行到最勝
大聖人所 稽首足下 自歸德海
童子即退 卻住一面
于是童子寶網。出維耶離大城行詣佛所。恭肅敬意稽首足下還坐一面。佛知其意則隨時宜。所應當解而爲說法。欣然大悅。童子寶網見佛勸助開化說法益以踴躍。即從坐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和顔悅色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垂愍明日受請及與聖衆。佛已受請默然不應許可。童子。于時佛愍哀寶網。寶網見佛默然。便從坐起繞佛叁匝作禮而去。童子寶網與天帝釋梵迹天王須深天子。入維耶離城。施百味馔奉若幹品種種美食。即于夜時辦諸座具。莊嚴校飾維耶離城。懸諸幢幡散花燒香。所設已辦往詣佛所。稽首足下卻住一面。叉手白佛。大聖見愍。時至食辦從尊所宜。時佛明旦著衣持缽。與無央百千聖衆。上虛空中去地四丈九尺。神足經行欲得前入維耶離城。適欲入城。如來應時六反震動叁千大千諸佛世界顯現十八無數億姟百千衆變。到維耶離。時無央數億百千姟諸天悉來。雨諸天花。青蓮諸紅黃白衆花諸天意花。蜜花香末香雜香持。其明月珠雜紫磨金衆珍琦異七寶天華。奉散佛上同音歌頌。鼓無央數億百千姟伎樂樂佛。空中雷音徹聞十方。雨天栴檀衆寶璎珞校飾上下。盲者得目。聾者得聽。痖者能言。病者得愈。跛者能行。狂者得正。亂者得定。偻者得申。其被毒者毒皆消歇。箜篌樂器不鼓自鳴。婦女珠環相掁玲玲。飛鳥禽獸相和悲鳴。衆人集觀莫不喜驚。于時世尊適已入城。諸天于上下諸寶蓋執在虛空。佛即往到童子寶網家前坐其舍。與四部衆比丘比丘尼清信士女。悉在其中次第而坐。童子寶網見佛弟子所坐已定。手自斟酌百種飲食若幹種味殊異肴馔。供養世尊及與聖衆四部弟子。等無差特。飯食畢訖行澡水竟。取叁法衣其價無數億百千姟。貢上大聖比丘比丘尼。亦複俱得叁品法衣。其價施佛等無差特。各各賜遺清信士女。一具體衣。所以者何。皆是世尊聖恩所化故使其然。童子寶網供養佛竟。別自歇饑安身已訖。更取獨座于佛前。卻坐一面白佛言。欲有所問若見聽者乃敢自陳。佛告寶網。在所欲問諸有疑者。如來至真當解結網令心坦然。童子問佛。唯然大聖。豈有諸佛往世修行所願合成現在者乎。學菩薩道諸族姓子族姓女。學菩薩乘。得聞其名心中開解而不懷疑。成不退轉當得無上正真道也。姿體端正顔色無比。財富無窮戒不缺漏。智慧具足心識宿命。不懷貪嫉無所妄想。所在之處常以和安。與諸菩薩以爲眷屬。離于一切諸聲聞衆。便得啓受所說功德。不可稱計億百千姟。諸佛正覺之所欽愛。飽滿衆生久遠饑虛。驚動諸魔鹹來自歸。修治嚴淨諸佛國土。雪除衆生心性翳垢。而爲頒宣清白之法。諸天神明悉共擁護。菩薩大士鹹俱念之。如來至真之所建立未曾違遠諸佛世尊。而皆備悉諸菩薩行。而皆具足八萬四千諸種事業。衆究竟音其聲如梵普徹佛界。莫不聞焉鹹受其命
于時佛告童子寶網。善哉善哉。所問辯才甚爲微妙。多所憂念多所安隱。愍傷諸天及十方人能質如來如斯義乎。童子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分別其義。童子寶網與諸大衆受教而聽。佛言童子。當知東方去此有佛世界名曰解君。猶族姓子。江河沙等其中沙數若幹佛土。從下水基轉至上界叁十叁天。有諸埃塵周遍其中。時有一士夫自然出彼。一一皆數諸世界塵。過越若幹億百千姟諸佛刹土乃著一塵。佛言童子。是比類次如前數諸佛刹土複著一塵。長遠久逈無限無量不可稱計。虛空不容此諸塵數。稍稍舉移悉令使盡。于童子意所志雲何。甯能有人思惟計數稱量下算。于彼士夫所移塵數所著處乎遠近多少。答曰無能知者。天中之天。假使有人欲分別識。說此譬喻曉了其義。尚不能達。識其譬喻安知數乎。佛語童子。彼時士夫所移諸塵。一一著處是諸佛界。下至水際上至上界叁十叁天。滿其中塵國土若幹。于時複有第二人。出取彼一塵。過如前人所計塵數。而越若幹不可稱載億百千姟諸佛刹土乃著一塵。佛言族姓子。以是比類。所過東方長遠無際。複取一塵過如前數複著一塵。以是比像。其人所越天所不覆地不能載。不可計量億百千姟諸佛刹土。爾乃得至解君世界。彼有佛名寶光月殿。號妙尊音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佛世尊。于今現在。族姓子及族姓女學菩薩乘。聞彼佛名不懷猶豫。信佛道眼斯可聞名。所生之處作轉輪王。若佛興世常與相見。睹無央數諸佛至真鹹供養之。淨修梵行獲致神通。進退獨步總持自在。得觀如來睹江河沙等平等正覺。棄舍生死超若幹億。劫亦如江河沙。心常安靜未曾忽忘。恒志無上正真之道。無有塵埃不近衆塵。由得自在身如鈎鎖。住在一處具足四事。體如紫金以叁十二大人相莊嚴其身。逮八部音聲喻梵天。棄捐八難常得閑靜。于時世尊觀此義已。則說頌曰
其聞世吼名 心不懷狐疑
笃信佛法明 則爲真衆祐
常爲轉輪王 辄值見諸佛
適遇尋供養 無量不可議
恒遵修梵行 神通而獨步
執轉諸總持 致睹諸佛路
常得觐諸佛 猶如江河沙
超越諸生死 億劫亦若幹
以志佛道故 心未曾忽忘
其宣世吼名 爲衆請宣傳
成轉輪聖王 立一處自由
致體紫金色 其相叁十二
若有聞佛號 聲音喻梵天
棄捐八難處 五體歸禮敬
不障塞佛道 未曾懷嗔恨
其聞佛名者 不懷猶豫故
若奉最勝號 夙夜具七日
彼眼致清淨 逮見無量佛
未舍于肉眼 而普見清淨
睹無數諸佛 猶如江河沙
佛告童子。若有菩薩聞彼佛名。及與凡夫殷勤精思。而遙自歸鹹能供養。悉聞十方諸佛所說。目皆睹見佥信樂之。前世宿命曾所供養無央數佛。適能得聞諸如來名。辄皆識念本所遊曆。爲說往世本末名號志所誓願見他衆生根原所從來。究竟佛道心懷悅豫。亘如日出永無塵翳所睹極曠。棄除八難鬥诤之事。其心和雅常懷閑靜。若有笃信于佛道者。和合離別未曾述惕。正使往世犯諸罪釁。應在惡趣燒炙劫數。小遇頭痛衆殃消除。火不能災風不能中。國主王者不能加害。聞如來名未曾生盲。目不痛瞎不聾不痖。聞佛名故不偻不跛。諸龍鬼神及阿須倫餓鬼[袖-由+厭]鬼人與非人不能犯觸。諸魅暴鬼神龍地祇莫不愛樂。假使執持諸佛名者…
《佛說寶網經佛說寶網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