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僧大菩薩衆俱。爾時世尊告智員大海樂說辯才菩薩言。智員大海樂說辯才。有二種住持如來轉法輪。何等爲二。一者衆生住持。二者法住持。智員大海樂說辯才。此二種住持如來轉法輪。乃至盡此修多羅說
此正法輪勝修多羅。以何義故。彼牟尼王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不可量不可喻如虛空不斷不常順入因緣。寂靜勝寂靜最勝寂靜第一寂靜如實谛不虛妄。如來轉無上法輪。說此修多羅。如來弟子聲聞之人聲聞弟子諸仙人等之所贊歎。此因緣故我今解釋。雲何解釋。無量功德大牟尼王。何故轉此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第一寂靜善無垢輪。一以何義故。名勝修多羅。二以何義故名爲世尊(本元少第叁法)。四如來何故。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二種住持轉此法輪不在余處。五以何義故名爲如來。六以何義故名爲法輪。七又複世尊幾轉幾行而轉法輪。八又複世尊此中說轉。何故如來不生法門說一切法不轉不回。應如是知畢竟不起。若此轉者。雲何得避彼修多羅。彼修多羅則不須避。九又若此說衆生住持法。住持者雲何。般若波羅蜜中。如來告彼須菩提言。如來設複經劫說言衆生。衆生頗有衆生生滅不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一切衆生無始來淨。如來複于無垢名稱修多羅說。若住法想。此則大病。若衆生法皆不可得。然則世尊何所住持而轉法輪。此須解釋。十又複世尊以何義故。舍彼寬博種種勝妙華樹莊嚴無量勝人多衆集處。于波羅奈少人衆處。在波吒離樹影蔭下鹿苑之中。而轉法輪。此之因緣亦須解釋。十一又複世尊何處初坐而轉法輪。十二又複世尊轉法輪時。幾許衆生舍惡行善。十叁以要言之示現雲何衆生住持及法住持。十四此皆是難
自下解釋。彼法今說。以何義故。彼最第一無垢廣博不可稱量不可思議不可破壞。甚深不動正覺。世尊已說此經。又複今說勝無垢廣博。不可稱譽叁界衆生所贊。世尊何故說此不可稱量離一切過勝修多羅。此義今釋。世尊恐彼會中有天阿修羅人龍及夜叉鸠槃茶等。聞轉法輪心生疑惑。不知世尊幾種住持而轉法輪。世尊觀察衆生疑心。爲斷彼疑。是故爲說二種住持。而轉法輪。此義雲何。偈言
世間人及天 疑心觀法主
爲斷疑義故 說此修多羅
又複世尊有大悲力饒益衆生故說此經。雲何世尊大悲力說此義。今說世尊如是于諸衆生知無衆生。諸法皆如乾闼婆城。如是知已衆生住持及法住持。已轉法輪。此義雲何。偈言
知世間無我 如幻乾闼婆
衆生法住持 如來大悲說
示現自力故能說義。世間更無能住持者。唯佛能作二種住持。更無有人能轉法輪。如我轉者又複有義。偈言
非是天宮殿 非阿修羅舍
非人處龍宮 有如是衆生
第一不可稱 離過滅叁苦
天人恭敬禮 善轉第一輪
又無量苦無量具足。然後乃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始行菩薩若聞是已心生怯弱。如來爲欲除彼怯弱。示現此義無垢淨覺。若無量苦無量具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量功德示此法輪。偈言
金珠真珠等 妻子國城施
頭分眼骨髓 手足等施勝
種種苦持戒 希有得佛身
功德不可稱 爲疑怯者示
佛增上意觀衆生心。無量功德而轉法輪。又複未發菩提心人。聲聞緣覺乘。欲入涅槃舍。大乘住。持此義示現。又複勝意。若有聲聞緣覺等乘入涅槃舍。則不複轉無上法輪。偈言
小心離悲等 欲入二涅槃
牟尼說此經 令住第一乘
又此福人歡喜饒益。此義示現。一切世間最勝無比轉法輪師無如我師。偈言
若已歸依佛 今歸當複歸
牟尼喜彼人 說此修多羅
若余依止外道之人將引饒益。此義示現。無垢功德莊嚴妙身而轉法輪。汝師非比。汝師不能令汝獲得無漏善法。偈言
依止惡智識 如來見世間
爲引彼人故 爲說此經寶
一切智慢寂靜饒益。示現此義。我一切智。今者新轉無上法輪。雲何汝是一切智人。偈言
佛初轉法輪 能除斷常倒
不能轉淨輪 彼非一切智
求廣勝果無上福田饒益。示現不可思議果報能與。若有能轉無上法輪。布施彼者得大果報。偈言
若有人能轉 無上正法輪
少施如是人 得無比果報
又菩薩行得果饒益。示現此義。世尊說言。我此法輪能大饒益。已行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苦行。能舍難舍。譬如抒海心不休息。又言本生。作摩那婆身。及妻子我皆舍施。又言本生。作梵得王。所愛二子我舍布施。心不生悔。又言本生。作善牙王最端正。女人中勝妙。名孫陀利。施婆羅門。又言本生。作德藏王得陀羅尼。我七千年未一脅臥。又言本生。作不思議功德寶德王之太子。童子之身。一切論義我皆已得。爲衆生說。又言本生。作身汁仙。割身手足不生嗔恨。爲說忍法。又言本生。作月光王。舍頭布施不生嗔恨。又言本作。一切衆生所喜見王童子之身。我十二年食香燒身供養佛法。心不生悔。又言本作。療病王身。已療一切閻浮提人一切病苦。如是種種無量苦惱皆悉已作有大饒益。我已證得如是菩薩種種苦行得果示現示現饒益。世尊已說此修多羅。偈言
若如是初因 苦行廣舍身
貧窮乞匃者 隨所應施與
離一切諸過 第一寂靜輪
說不毀第一 是故我今轉
以何義故名世尊者。堪受供養故名世尊。更有余義。如菩提心憂波提舍。彼中示現
如來何故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二種住持轉于法輪。不余處者難不相應。隨在何處此難無窮。世尊若在余處遊行。亦有此難。是則無窮。更有余義。如菩提心憂波提舍。彼處示現。以何義故名如來者。彼義今說。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何法名如涅槃名如。衆生與法彼二不如。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谛不虛妄法名爲涅槃。知故名來。異聲論界知字論界。如世人說。此人來生。此明何義。此明智慧具足。來義如是。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又空無相無願名如。如彼一切行故名如來。又四聖谛此名爲如。非余人見彼一切行故名如來。又複一切如是佛法此名爲如。彼來此人故名如來。又複如名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正覺彼來故名如來。實舍寂慧安住是如。如彼無上正遍知來故名如來。一切如是菩薩諸地。歡喜離垢明焰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等十。此名爲如。如彼無上正遍知來故名如來。如八道來故名如來。以有般若波羅蜜足方便足來故名如來。或名如去。言如去者。或以如說故名如去。又如去者。去不複來故名如去。以何義故名法輪者。彼義今說法體是輪故名法輪。譬如世間銅體是瓶故名銅瓶。木體爲輪故名木輪。此亦如是。法體爲輪故名法輪。如是示現。何者是法。謂叁十七菩提分法。此法是輪故名法輪。又一切法自體覺義是法輪義。又一切法勝莊嚴義。又取舍義。如是等義名爲法輪。舍何等物謂舍有爲。取何者物謂取涅槃。又能破壞一切煩惱。是故名輪。如時運輪法王治輪如輪王輪。一切世間光明照輪如星宿輪。又說法輪。不斷常輪。二邊不定。又不生輪。如因緣生。又不二輪。如眼與色。乃至意法不二應知。不可得輪。以叁世法不可得故。又複空輪。離諸見故。又無相輪。觀一切相離諸相故。又無願輪。離叁界故。一切分別不別異輪。以一切法不分別故
世尊複于阿那婆達多龍王修多羅中告龍王言。賢面龍王。又法輪者。實不壞行如是名輪。叁世等故。無自體輪。以離有無二種見故。又複離輪。身無染故。又不著輪。以離心意意識等故。無處所輪。以舍一切有行生故。又複實輪。大實見故。又複谛輪。正修不壞故。又不盡輪。示不盡故。又法界輪以一切法皆悉行故。又實際輪以前後際非際輪故。又如如輪諸法自體無自體故。已無爲輪一切疑慮觀察定故。又複常輪聖性集故。又複空輪不見內外一切物故。又無相輪以一切相不分別故。又無願輪以一切法不攀緣故。又無爲輪一切言語所說。皆空不可說故。如是世尊所說法輪。此等皆是法論之義
又複世尊幾轉幾行。轉法輪者。彼義今說。法輪叁轉有十二行。此苦聖谛。此集聖谛。此滅聖谛。此苦滅道聖谛。此第一轉。此苦聖谛應知。此苦集應斷。此苦滅應證。此苦滅道應修。此第二轉。此苦聖谛已知。此苦集已斷。此苦滅已證。此苦滅道已修。此第叁轉。此說叁轉如是。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如是。苦谛有叁轉智如是。集谛如是滅谛如是。道谛有叁轉智。彼如是說有十二行。何以故。如是異行于苦谛中有叁轉智。異行集谛異行滅谛異行道谛。皆叁轉智。此如是說有十二行
所言苦者謂之五陰。五陰苦相是名爲苦。彼苦相空通達此空。是名苦智聖谛。彼五陰因愛使見因是名爲集。若不分別不分別不取不觸愛因見因是名集智聖谛。若彼五陰畢竟盡滅。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中際不得。是名爲滅。彼如是知是名滅智聖谛。若道得已攀緣苦智集智滅智。彼平等相彼不二智。是名苦滅道智聖谛。又複何故非少非多。說彼聖谛如是。分別此則無窮。又複如是知四聖谛則得解脫。所謂知苦苦因苦滅後得方便。如是四聖谛。此如是義次第而說。又平等相何者。名聖谛不虛妄法。以不虛妄故名爲谛。各各自相皆不虛妄。如是不虛妄法是平等相。又複勝相何者。勝相苦逼迮相集能生相滅寂靜。相道者出相。又十二行若逆若順。有十二分因緣生轉。又複廣普修多羅說正分別能分別。不善觀察生于無明。非有生法如是乃至大苦聚集。彼有及滅如是。法輪十二行轉居鄰。若知叁寶具足
又複世尊此中說轉。何故如來不生法門說一切法。不轉不回應如是知。畢竟不起如是次第。彼義今釋。彼真谛說此世谛說。又此時說。又此爲治信受故說此義。已說是故今說。又複此爲初業菩薩故如是說。得大地人如是不诤
若衆生法皆不可得。然則世尊何所住持而轉法輪。彼義今釋。佛以大悲不取衆生亦不取法。而常住持衆生及法已轉法輪。又複世尊于龍王問修多羅說。如虛空轉名法輪轉。又複此是世尊方便。諸法無名以名字說。是故偈言
一切法無名 設名以名法
世尊法爾不取衆生。而治衆生爲之說法。雖不取法而常廣說一切諸法。又複般若波羅蜜經。無垢名稱修多羅說。爲知真谛故說世谛。如是無過。又複世尊以何義故。舍彼寬博種種勝妙華樹莊嚴無量勝人多衆集處。于波羅奈少人衆處。在波吒離樹影蔭下鹿苑之中而轉法輪。彼義今釋。世尊往昔已于彼處。六十千億那由他會廣行布施。又于彼處已曾供養六十千億那由他佛。又于彼處已有九十一億千佛轉于法輪。彼處常饒寂靜仙人。有如是等諸大功德。是故世尊在于彼處而轉法輪。此義已釋今複更說。又廣普經有偈說言
我六十千億 那由他會施
供六十千億 那由他諸佛
波羅奈處勝 有勝舊仙人
第一天龍等 常贊說法處
九十一億前 我憶無上勝
于此妙林中 轉無上法輪
此有那由他 寂靜勝仙人
常在鹿苑中 故名仙人處
如是勝林中 轉無上法輪
如是已轉又爲法人如是已轉
又複世尊。何處初坐而轉法輪。彼義今釋。世尊坐彼大圓殿處無量清淨妙色珍寶
莊嚴師子座上而轉法輪。此何處說。廣普經中如是說言。諸比丘有諸地天。知波羅奈欲轉法輪有大饒益。置大圓殿種種莊嚴廣博嚴麗。其殿縱廣七百由旬。虛空諸天以蓋幢幡而爲莊嚴。于上空中欲界天子。八十四千師子之座奉施如來。施如來已一一請言。唯願如來坐我此座而轉法輪。一一天子各見世尊坐其所施師子座上而轉法輪。世尊如是滿足一切諸天子意
又複世尊轉法輪時。幾許衆生舍惡行善。彼義今釋。憍陳如等有五比丘。複有諸天六十億數。複色界天八十億數。複有八十四千億人。此何處說。彼廣普經有偈說言
阿若居鄰等 如是五比丘
六十億諸天 皆得法眼淨
八十億色天 淨無上法眼
淨勝法眼人 八萬四千億
以要言之。衆生住持示說衆生法。住持者示現說法。又複有義。衆生住持示現。令知衆生心行八萬四千法。住持者示現令知八萬四千法聚光明多所饒益。又複有義。衆生住持此爲示現。衆生平等法住持者。示法平等。又複此二世谛示現
轉法輪經優波提舍一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