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注華嚴法界觀門》

「諸宗部」經文1884卷45頁碼:P0683
唐 宗密注

  ..續本經文上一頁複言全是質礙。豈有此理耶。故上雲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雲青黃莫不皆空也。是知虛空既無邊無壞無雜。則空中必定無有色。故雲即空也

  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雲不即空也 舉其無體之空。結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明耶

  叁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即是空(釋也)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 決定而斷也。般若心經雲。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谛等。佛頂雲。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是故由色空(無也)故色非空(真也)也 上皆當句

  上叁門以法簡情訖 總結叁門

  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 從緣有故。依他無性。即圓成故

  是故色即是空 既非滅色存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空非色相。無遍計矣。依他緣起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古人雲。色去不留空。空非有邊住

  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 色是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凡欲說空義。皆約色說。如大般若列八十余科名數。皆將色例也。舉要而示。則六道衆生。及十方諸佛菩薩二乘人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此宗染淨無二相故。應雲受想行識不即是斷空等。其青黃等文。即雲領納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乃至諸佛。即雲神通光明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即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也

  第二明空即色觀者于中亦有四門 簡情顯解。標征釋結等。一一如前。四門但文勢相翻。以成後文空色無礙。泯絕無寄。當般若心經空即是色等文也。唯第叁句。非敵對相翻。義亦不異。一一反上以成中道更無別義也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雲非色 釋上句也

  真空必不異色故雲空即色 釋下句也

  要由真空即色 結下句也

  故令斷空不即色也 結上句也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雲不即色 釋上句也

  然不異青黃故言空即色 釋下句也

  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 結釋

  故雲。即色不即色也 結標

  叁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 釋上句也。對上空中無色。無色方是色之所依故。如鏡中之明無影也

  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 釋下句也。無色故能與色爲依。如鏡中之明。無影像故。方能與影像作所依也。故不即是影。此不敵對反上文者。以空中無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故但約能所依持而簡也。有理者。摩尼珠中。必無黑等色。有文者。如上所引。經雲。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等也。理絕者。珠所現色。色處必有明珠也。文絕者。諸聖教中。悉不見有色中無空之文也

  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結釋)是故由不即色。故即色也 以義結標

  上叁門亦以法簡情訖

  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 即真空體也。謂二空所顯之真如也

  非斷滅故 真如不守自性也。上皆釋竟

  是故空即是色 結也

  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 真空既不異色。亦不異一切法也。如前所例

  第叁。空色無礙觀 雖有空色二字。本意唯歸于空。以色是虛名虛相。無纖毫之體。故修此觀者。意在此故也。文中舉色爲首雲空現。舉空爲首不言色現。還雲空不隱也。是故但名真空觀。不言真空妄色觀

  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則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則空即色而空不隱也 色空之文。各有二句。皆先標無礙所以。下出無礙之相。謂若色是實色。即礙于空。空是斷空。即礙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礙空。空是真空。故不礙色也。有本雲。色不盡而空現。亦通。然不如無

  是故菩薩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爲一味法思之可見

  第四泯絕無寄觀 文二。初釋此觀。後總辨四門。初中二。初正泯絕。後征釋所以。初中文雲不可等者。既本文自釋。今不注亦得。後文勢展轉不同。今亦略別配釋于文下

  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 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谛

  不即色 若不即者。見色外空。無由成于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上二句。拂前第二觀也

  亦不可言即空 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于二谛

  不即空 若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凡夫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上二句拂前初觀也

  一切法皆不可 拂上結例。上雲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是也

  不可亦不可 見彼等皆不可。亦同分別

  此語亦不受 受即是念

  逈絕無寄 般若現前

  非言所及 言語道斷

  非解所到 心行處滅故不可智知故

  是謂行境 有二境。一是行之境。今心與境冥。冥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如是冥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

  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第二征而釋也。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須推破簡情顯理。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爲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名正念。此下總辨四門

  又于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簡情 各前叁句

  顯解 各當末句

  第叁句一門解終趣行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 已上正分解行也。此下反顯相須。如目足更資也。又初句會色歸空。無增益謗。二明空即色。無損減謗。叁空色無礙。不是雙非。無戲論謗。四泯絕無寄。不是亦空亦色。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已當八部般若。無相大乘之極致也。況後二觀展轉深玄。又初句當色即是空。次句當空即是色。第叁當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第四即當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也。又乍觀文相。似當初句空觀觀真谛。次句假觀觀俗谛。叁四二句中道觀觀第一義谛。叁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細詳觀文所宗。即不然也。以雖有空色等言。但爲成于真空觀也。名題昭然若此。即空假真俗叁觀叁谛已備。次理事無礙。複是何觀。故知不然。次下反顯行解相資雲

  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蹑成此行 由前成此

  若不解此行法絕于前解無以成其正解 絕解爲真解也。由此成前

  若守解不舍無以入茲正行 舍解成行

  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

  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所觀)觀(能觀)第二 前雖說色。是簡情計以成真空。空色無礙泯絕無寄。方爲真如之理。未顯真如妙用。故唯是真空觀門。未爲理事無礙。今諸事與理炳然雙融。故得此觀名也。文叁。謂一標二釋叁結勸也

  但理事 對對理在上者。是所依本故

  镕 镕冶也。謂初鎖義

  融 融和也。謂相成義。以理镕事。事與理而融和也。即初二門。二門互融。故互遍也

  存(九十)亡(七八)逆(五六)順(叁四)通有十門 標也具此等十。方名理事無礙。觀之于心即名能觀。觀事當俗。觀理當真。令觀無礙。成中道第一義觀。自然悲智相導。成無住行。已當大乘同教之極致。故下第叁觀是別教一乘逈異諸教。上釋所標訖。次下別釋十門者。有五對。一相遍。二相成。叁相害。四相即。五相非。初對中四。一正釋。二歎深。叁喻指。四問答。初中文二也

  一理遍于事門

  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 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

  所遍之事分位差別 染淨心境。互爲緣起。起滅時分。此彼相貌。不可具陳

  一一事中理皆全遍 不全即是可分

  非是分遍 經雲。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衆生及國土。叁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二句即全遍。末句即不可分也

  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 釋全遍所以也

  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二事遍于理門

  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之事于無分之理全同非分同 以全同名遍

  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 非如浮雲遍空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 上正釋二門竟。此下結以歎深

  此全遍門超情離見 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即不可以識識也。真理全在塵中。何五眼而可睹。即不可以智知也。有本雲難見。似明容有可見之分。然不及離字

  非世喻能況 經雲。叁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爲譬喻。此因結歎。便簡後喻。亦不得以世俗情所見矣。世人焉見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耶。上釋結歎竟。此下喻指文叁。一喻大小無礙。二喻一異無礙。叁喻諸法各各全遍。此但以海波指理事之位。以分義相非全喻法

  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 海無二故俱堿濕故

  如一小波匝于大海 即同海故

  而波非大 不壞相故此以喻上理事相遍竟

  同時全遍于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 非一異者。下自問答明示

  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舉體全遍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思之 思之者。將此合于理事也。但以大海字爲真理字。以波字爲事字讀之。即見義分齊也。故下文不合之。上釋第叁喻指竟。此下第四問答細釋也。有兩重問答。一對喻中初兩節所喻爲問答。二對後一節所喻爲問答。初雲

  問理既全遍一塵何故非小 以遍難小

  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爲全體遍一塵 以小難遍。上皆約理望事難也

  一塵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 以遍難大

  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于理性 以大難遍。上皆約事望理難也

  既成矛盾 矛镩也。即槍戈之類。盾幹也。排也。昔人雙賣。二事各歎其勝。歎盾雲。矛刺不入。歎矛即雲。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語雲。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即無辭矣

  義極相違 問以大小。意兼一。異答以一異。兼之大小

  答曰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令全收而不壞本位先理望事有其四句 初二句正明遍塵非小之相

  一真理與事非異故 因也

  真理全體在一事中 宗也。上全遍下非小

  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真理體性恒無邊際 上定義宗。下正答難

  叁以非一即非異故 因也

  無邊理性。全在一塵 宗也

  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 宗因例上。以非一非異爲因。答理全遍塵而非小之宗矣

  次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與理非異故全匝于…

《注華嚴法界觀門注華嚴法界觀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