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私呵昧經》

「經集部」經文532卷14頁碼:P0809
吳 支謙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竹園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有誓心長者子名私呵昧。與五百弟子俱出王舍大國。欲到竹園中。未至遙見佛經行。身色光明無央數變。非世俗所可聞見。五百弟子自相與語贊歎言。佛端正無比威神乃爾。以何因緣。于世有是。作何等行。積何功德。能得是身。當往問之。五百弟子皆以恭敬意。戰栗肅然衣毛起豎。前爲佛作禮卻住一面。私呵昧便前白佛言。佛身乃爾非世所見。何因致是。本行何等積何功德。佛問私呵昧言。若見何等。言佛身乃爾非世所見。私呵昧便于佛前。而說偈言

  持想視不可見  人中尊經行時

  足上下蓮花現  形端正無可不

  空身慧能現法  一切地皆震動

  丘墟者悉爲平  地高者則爲卑

  若舉足經行時  已經行于地時

  其身住地右轉  其地轉無能知

  若下足蹈地時  于經行便不見

  其迹處若如畫  一切相皆悉見

  其相輪無有色  然于地悉爲現

  今所見非世有  以是故知甚尊

  無有能見其頂  亦不左亦不右

  亦不前亦不後  一切處不可得

  當何因知其意  當何緣了其智

  用是故心所怪  願爲我分別說

  是慧身何從得  其根本雲何致

  所施行何等法  當何作成其實

  願爲我斷所疑  解吾等所可疑

  其佛慧雲何得  令吾等初發意

  願次第分別說  菩薩等所當行

  可自致成衍事  得神足到十方

  佛言。善哉善哉。私呵昧。所問甚深甚深。多所憂念。多所安隱。諸天及人愍傷十方欲使度脫。起諸菩薩大士意。皆令精進。佛告私呵昧言。我爲汝說之。谛聽谛受。私呵昧。即言。受教。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當行六事。未起菩薩意便起求。何等。六一者依佛住。二者入正道不複還。叁者內意自曉了。四者得善知識因自依。五者常有大願。六者無怯弱心不厭智慧。是爲六。佛爾時說偈言

  若有人依佛法  入正道谛不還

  常依附善知識  便從是得大願

  其內意以曉了  如是入不怯弱

  于智慧悉備足  如是者能受法

  私呵昧白佛言。以起意者。爲有幾意喜。佛言。以起菩薩意者。有六意喜。何等爲六。一者以得喜意不離佛。二者受決語入正道。叁者作醫王主治人生老病死。四者我作將從生死脫人于五道。五者我作海中大船師主。度脫海流人。六者我在冥中作大明主破壞愚癡。是爲六意喜。佛爾時說偈言

  以得意不離佛  受決語入正道

  作醫王愈一切  如是行得可意

  我于世爲尊將  欲度脫衆厄難

  諸生死及老病  一切人諸所著

  我所見勤苦人  展轉墮五道中

  吾當作大船師  至度脫海中人

  于冥中作大明  有盲者悉與眼

  諸谀谄及愚癡  一切人與智慧

  私呵昧白佛言。以何喜意。爲有幾功德休息。佛言。以起菩薩意者。有六事身意得休息。何等爲六。一者以得從地獄禽獸餓鬼勤苦脫出。身意得休息。二者以得脫于八難處。叁者以得脫谛。不複入九十六種道。四者以得度應儀各佛法。五者以得在第一法器不複轉。六者以住佛嚴教不斷佛道。是爲六功德休息。佛爾時便說偈言

  以度脫諸惡道  身遠離八離處

  諸外道不受名  如是輩悉遠離

  于應儀及各佛  一切人諸著者

  悉過度起尊意  一切法過其上

  我今爲諸法器  一切佛及與法

  亦不斷佛嚴教  以是故得可意

  虛空體常可盡  于影響亦可見

  不如是勇猛者  行無邊不可盡

  私呵昧白佛言。起菩薩意者。當複行何等法所可作者。佛言。起菩薩意者。當向行六事。何等爲六。一者當行布施。二者當持戒。叁者當忍辱。四者當精進。五者當一心。六者當行智慧。是爲六事行。佛爾時便說偈言

  布施者大施與  若作行當護戒

  忍辱者及精進  以過禅智慧上

  即于前受慧語  于人中爲當雄

  是功德其獨尊  諸菩薩所當行

  如是者于一切  行特異無有雙

  所在處爲尊雄  見持過無數供

  私呵昧白佛言。菩薩欲得無所從生法忍。當何以致之。佛言。菩薩有六事行。疾得無所從生法忍。何等爲六。一者不計有身。二者不計有人。叁者不計有壽。四者不計有形。五者不計無有。六者不計常有。是爲六事行。菩薩從是疾得無所從生法忍。佛爾時便說偈言

  吾我人及與壽  亦不計有是形

  心不念有與無  智慧者當遠離

  口所說因緣法  其因緣無所有

  一切法無所起  以是故得法忍

  私呵昧白佛言。菩薩大士。已得無所從生法忍。用幾事得一切智。佛言。菩薩大士已得無所從生法忍。有六事得一切智。何等爲六。一者得身力。二者得口力。叁者得意力。四者得神足力。五者得道力。六者得慧力。私呵昧白佛言。何等爲身力。佛言。身力者。牢強如金剛無瑕穢。火不能燒。刀不能斷。一切人無能動搖者。是爲身力。何等口力。佛言。口力者。有六種聲如來口所說聲。能遍叁千大千日月。是爲口力。何等意力佛言。意力者。悉使百千億魔來不能動搖佛一毛。是爲意力。何等爲神足力。佛言。神足力者。持一足指能震動叁千大千日月。其中人民無有驚怖者。是爲神足力。何等爲道力。佛言。道力者。十方諸佛爲一切人說經法。中無空缺各得其所是爲道力。何等爲慧力。佛言。慧力者。一切人意所知行所知念可知念。脫知以一時悉合會。彈指頃持智慧。所可知所可見所可學。皆悉知見覺。是爲慧力。已得無所從生法忍菩薩大士。以是六事得一切智。佛爾時便說偈言

  身勇猛不可計  無有能破壞者

  若以火及與刀  終不能害是身

  一切人及與力  若以杖亦罵詈

  欲危身不能傾  亦不能動其毛

  大音聲聞梵天  常住止無所畏

  所說法開叁千  無能有遏是言

  意尊貴難可當  諸菩薩性自然

  魔一億欲娆亂  終不能動其意

  其神足悉以備  便能動是天地

  已成是神足者  便能覺得爲尊

  若以得成道覺  即能覺致尊雄

  佛與皆悉具足  便從是轉法輪

  私呵昧白佛言已成一切智。如來無所著正真覺。用幾法住。佛言成一切智童孺如來。用六法住。何等爲六。一者佛十種力。二者四無所畏。叁者佛十八法不共。四者有大哀。五者一切無能見佛頂者。六者有叁十二大人之相。是爲六法住。佛爾時便說偈言

  十種力是佛力  四無畏悉已過

  一切度諸法上  以是故人中將

  以得成無蓋哀  無有能見佛頂

  亦非天及與龍  一切人不能見

  如是者勇猛相  以遍布叁十二

  是一切皆以成  便得爲人中上

  私呵昧白佛言。已得一切智。如來無所著正真覺。用幾法滅度。佛言。已得一切智童孺如來。用六法滅度。何等爲六滅度。時童孺如來便留五分滅度。何等爲五。一者戒身。二者定身。叁者智慧身。四者度脫身。五者度脫示現身。是爲留五分不滅。愍傷一切人故滅度。時童孺如來以無央數事。贊歎稱譽比丘僧功德。令人布施。哀愍一切人故滅度。時童孺如來因散身骨。令如芥子。哀傷一切人故滅度。時童孺如來爲諸菩薩。說我所以索無上正真道者。但用愍傷一切人故滅度。時童孺如來用十方人故。因說十二部經。令一切人各得其所。何等十二。一者聞經。二者說經。叁者聽經。四者分別經。五者現經。六者譬喻經。七者所說經。八者生經。九者方等經。十者無比法經。十一者章句經。十二者行經。是爲十二部經。哀護一切人故滅度。時如來因廣說四自歸。何等爲四。一者但取要不取識。二者但取法不取識。叁者但取慧不取形。四者但取正不取說。是爲四自歸。已得一切智童孺如來以是六法滅度。佛爾時便說偈言

  佛爾時將滅度  爲一切現安隱

  爲十方留五分  悉愍傷人非人

  住舍利于世間  爲一切破碎骨

  如芥子深粟分  其得者莫不尊

  其于是供養者  人非人快無極

  于天上及人中  所生處無勤苦

  如見我供養時  滅度後及舍利

  其有意清淨者  是二事無差特

  佛囑累比丘僧  于尊貴無有上

  在其中大施與  受福德天與人

  留經戒十二部  佛住此于十方

  諸菩薩所當行  今數習起好心

  十道地叁箧經  及普明度無極

  哀一切人非人  于後世作示現

  便廣說四自歸  一切無持諸法

  哀世俗說是經  佛爾時便滅訖

  爾時私呵昧童孺。便于佛前說偈言

  我亦當複取佛  善哉快無上慧

  何所人聞是法  不起生菩薩意

  今五百諸弟子  皆以來在是間

  吾當令悉起意  故勸勉菩薩行

  譬若如種樹者  從潤澤得生芽

  以潤澤得長大  便與莖及與節

  次得枝及與葉  從枝葉故得花

  以有華便有實  然其後便複生

  菩薩意亦如是  從六法便得生

  因是意便能信  以能作是法生

  是義谛現是經  一切佛所可說

  次得枝及與葉  然其後便複生

  如是樹得長者  菩薩樹無有上

  若欲得倚是樹  爲一切作安隱

  如是法爲大樹  以是故爲是佛

  悉愍傷一切人  所當行菩薩行

  私呵昧白佛言。如來滅度後。有幾功德非應儀各佛所能及。佛言。童孺如來滅度後。有六功德非應儀各佛所及也。何等爲六。一者如來滅訖後。舍利得供養。諸天龍鬼神。質諒神。執樂神。金鳥神。似人形神。胸臆行神。人非人皆來供養舍利。爲作禮無有極。二者如來滅訖後。人皆從叁界。得出欲界色界無色界。叁者如來滅訖後。四輩弟子行福供養比丘僧。四者如來滅訖後。十二部經悉遍布閻浮提內。五者如來滅訖後。若邊地及諸大國。不解經法無義理處。及諸外道法于其中當興盛。六者如來滅訖後。若有人聞佛所行佛神足佛變化佛智慧。多起愛。清淨恭敬起意。從是因緣。得生天上人中受福。是六功德非應儀各佛所能及。佛爾時便說偈言

  以供養舍利者  得爲天及與人

  若供養比丘僧  常擁護諸比丘

  住于法行法者  以過度于叁界

  若聞是法要者  如其時便當作

  若邊地及諸國  人聞是無上法

  若人聞佛功德  便即起菩薩意

  私呵昧白佛言。雲何無上正真道爲谛。佛言。有六法爲谛。何等爲六。一者眼離色是爲谛。耳鼻口身意離色是爲谛。佛爾時便說偈言

  六非耳聲與眼  于其中了無色

  不相視是爲谛  其欲學當如是

《私呵昧經私呵昧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生地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