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叁昧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3卷09頁碼:P0365
失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偈言

  是心所生法  是法能所取

  如醉眼空華  是法然非彼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則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有無  自他亦複爾

  不始亦不終  成敗則不住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應寂滅。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時  是得心不有

  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叁谛。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自性  由彼之所生

  不于如是處  而有彼如是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雲何不一。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住處無在  相數空故無

  名說二與法  是則能所取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于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雲何諸境界。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雲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于是尊者。而說偈言

  所生能生二  是二能所緣

  俱本各自無  取有空華幻

  識生于未時  境不是時生

  于境生未時  是時識亦滅

  彼即本俱無  亦不有無有

  無生識亦無  雲何境從有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衆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如尊者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願亦息。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住。空性無爲心亦無爲。空無出入離諸得失。界陰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複如是。菩薩。我說空法破諸有故。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見佛故不順叁流。于大乘中。叁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無求故無願。無願故以是知業故須淨心。以心淨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淨土。菩薩。于是深法。叁化勤修。慧定圓成。即超叁界。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爲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叁界。動不動法。于有爲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佛言。菩薩。于叁大事呵責其心。于叁大谛而入其行。地藏菩薩言。雲何叁事而責其心。雲何叁谛而入一行。佛言。叁大事者。一謂因。二謂果。叁謂識。如是叁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雲何于是而生愛染。觀是叁事。爲系所縛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叁大谛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谛。非不平等谛。二謂大覺正智得谛。非邪智得谛。叁謂慧定無異行入谛。非雜行入谛。以是叁谛而修佛道。是人于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則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則不起。雲何不動法入如來

  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  性空無不動

  是法于是時  不于是時起

  法無有異時  不于異時起

  法無動不動  性空故寂滅

  性空寂滅時  是法是時現

  離相故寂住  寂住故不緣

  是諸緣起法  是法緣不生

  因緣生滅無  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  是緣本緣起

  故法起非緣  緣無起亦爾

  因緣所生法  是法是因緣

  因緣生滅相  彼則無生滅

  彼如真實相  本不于出沒

  諸法于是時  自生于出沒

  是故極淨本  本不因衆力

  即于後得處  得彼于本得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衆等無有疑者。知衆心已。而說偈言

  我知衆心疑  所以殷固問

  如來大慈善  分別無有余

  是諸二衆等  皆悉得明了

  我今于了處  普化諸衆生

  如來之大悲  不舍于本願

  故于一子地  而住于煩惱

  爾時如來而告衆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慈拔衆生苦。若有衆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者。即不墮于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衆生。無余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

  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爲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汝等菩薩。若化衆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爲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爲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衆生持是經者。則于一切經中無所悕求。是經典法。總持衆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系宗。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叁昧。又名無量義宗。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阿難言。雲何心行雲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入于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叁有。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衆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叁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衆生。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衆生。得受供養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爲衆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于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阿難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複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不可思議。善男子。令諸衆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當即忏悔。忏悔之法是爲清涼。阿難言。忏悔先罪不入于過去也

  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爲說入于過去。阿難言。雲何名爲忏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淨土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衆。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