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頂瑜伽略述叁十七尊心要》

「密教部」經文871卷18頁碼:P0291
唐 不空譯

  大廣智叁藏和上于含晖院承明殿道場說

  爾時毗盧遮那如來。于須彌盧金剛摩尼寶峰樓閣。至已。金剛界如來。以一切如來加持。于一切如來獅子座。一切面安立。時大菩提心不動如來。大福德聚寶生如來。叁摩地妙法藏觀自在王如來。毗首羯磨成就一切事業不空成就如來。一切如來加持自身。婆伽梵釋迦牟尼如來。一切平等善通達故。一切方平等。觀察四方而坐

  夫修行者初發信心。以表菩提心。即大圓鏡智纥哩娜野心。是衆生內心。安吽字爲種子。所變種子爲月輪。于輪光明中。想五智金剛杵光明照徹。即易杵爲金剛薩埵。即普賢菩薩之異名。此表東方阿閦如來金剛部也。即大圓鏡智是也。次當禮南方福德聚寶生如來。想持摩尼寶瓶。想與一切如來灌頂。即虛空藏菩薩。執摩尼寶珠。成滿一切衆生所求之願。由此福德聚功德。無量無邊赫奕威光。所求預滿。此乃寶生如來寶部所攝也。即平等性智也。次禮西方阿彌陀如來。表一切如來叁摩地智。由初發心便能轉法輪。辯無言說。理無涯際。語部所收。能令衆生聰明利智。此乃西方法部所攝也。即妙觀察智也。次禮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也。以大慈方便。能成一切如來事業。及以衆生事業。由毗首羯磨菩薩善巧智方便。能成就一切有情菩提心。畢竟不退。坐菩提道場。降伏衆魔。多諸方便無令沮壞。亦能變虛空爲庫藏。其中珍寶滿虛空中。供養十方微塵一切諸佛。此虛空庫菩薩。即毗首羯磨菩薩之異名。行願所成印。傳堅固解脫之門。善能護持叁密門之大印方便。此乃業部所攝。即成所作智也。其所禮四方佛儀軌。乃至真言。具在經中明說。應知其中方毗盧遮那佛。即如來部也。報身圓滿。萬德莊嚴。于須彌盧頂寶峰樓閣大摩尼寶殿。坐金剛臺。成等正覺。降伏衆魔。于諸毛孔放大光明。十方如來及諸聖衆。鹹來同證。十地滿足菩薩。皆歸此會。各處本方座位。住叁摩地心。皆從毗盧遮那如來心內智中。流出無量無邊秘密法門。菩薩修行相應叁昧。瑜伽理智滿法界心。此大菩提五智圓滿。即毗盧遮那如來真如法界智。處中位也

  次入十六大菩薩叁摩地位

  夫修真言行人。須知十六大菩薩叁摩地次第各各不同。于叁昧耶心。差別有異。且如金剛薩埵。東方爲首。大菩提心。從初發意堅固勇猛。住叁摩地智。自受用身光明赫奕。廣照無邊。執五智金剛杵。據其座位。傲慢自在。即金剛薩埵之事。經偈曰

  奇哉大普賢  堅薩埵自然

  從堅固無身  獲得薩埵身

  雖證薩埵正位。而見惑未除。一切有情將何引化。須行四攝法而濟度之。四攝法者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而攝取之。所以金剛王菩薩。執雙金剛鈎。用爲召集。而攝召之。即不空王菩薩妙用也。經偈曰

  奇哉不空王  金剛所生鈎

  由遍一切佛  最勝能鈎召

  雖有鈎召。然未具大悲之心。須發愛念一切有情。而興救護。于是金剛愛菩薩。乃執大悲之箭。能射二乘計執之心。若能所未忘。豈爲濟拔。持此大悲弓箭。亦能殺害一切煩惱。直取菩提。即金剛愛菩薩。之行位經偈曰

  奇哉自性淨  隨染欲自然

  離欲清淨故  以染而調伏

  由斯勝行。極喜善哉。即獲一切善法叁種秘密心。善口善意善身。叁善法門叁業清淨。贊善功德無量無邊。即善哉菩薩之本事也。經偈曰

  奇哉我善哉  諸一切勝智

  所離分別者  能生究竟喜

  已上金剛部四菩薩也

  由斯善法。果願未圓。須臾灌頂。莊嚴瑩飾其體。即虛空藏菩薩。持摩尼寶瓶。複想一切如來發生大摩尼寶灌頂大菩薩。受位。乃至轉輪王住位時。悉皆爲之。利益恒沙。無邊福德聚威德自在。此乃虛空藏菩薩之福智也。經偈曰

  奇哉妙灌頂  無上金剛寶

  由佛無所著  名爲叁界主

  雖受灌頂。未獲威光。須得日輪圓光。洞照千界。所以持金剛光明之日。赫奕晖煥。皎徹無涯。雖有微塵數日。莫能映奪也。此乃金剛威光菩薩之照徹也。經偈曰

  奇哉無比光  照耀有情界

  能靜清淨者  諸佛救世者

  既光明廣大。功業彌高。錫赉酬賞。須有檀施。即金剛幢菩薩建立。大摩尼幢上。安如意寶珠光。明照曜雨。摩尼百寶幢蓋。缯幡微妙香華。而皆施與一切有情所須隨意滿足檀波羅蜜行願。具大悲心。無量珍財。施無所施。所得無得之心。此乃金剛幢菩薩大悲願力也偈曰

  奇哉無比幢  一切益成就

  一切意滿者  令滿一切願

  既蒙施利。喜悅成心。即獲奇特之志。發言歡喜微笑悅樂。廣度有情喜舍之心。能事備矣。此金剛笑菩薩。奇特之喜智也偈曰

  奇哉我大笑  諸勝甚奇特

  安立佛利益  常住妙等引

  已上寶部四菩薩也

  雖能滿願。由恐散動。散動具有六種散動(作意散動自性散動外散動內散動相散動座散動是名六種散動)不能製止心王。須修叁摩地法。以住其心殊勝行門微妙理義大悲方便。而筏喻之。勝義菩提行願因茲頓證。此乃觀自在菩薩之悲智也偈曰

  奇哉我勝義  本清淨自然

  諸法如筏喻  清淨而可得

  雖悟法圓滿。結使煩惱。仍未遣之。于是文殊師利大菩薩。般若波羅蜜圓滿。智慧無涯。遂乃操持智劍。劃斷缯網。除害四魔二乘確執之心而無所住。不居空有。永絕二邊。能斷一切有情結使之心。常住無爲智慧圓明。即文殊般若之智慧也偈曰

  奇哉一切佛  我聞微妙音

  由慧無色故  音聲而可得

  由斯斷惑。須妙法斯傳。即才發心即轉法輪菩薩。住叁摩地心。起大悲願行。轉正法輪。輪輻光明動。大千界。叁輪清淨。于諸曼陀羅以主宰。于諸魔所而教令之。調伏有情正受叁昧。即金剛場菩薩之智輪用也偈曰

  奇哉金剛輪  我金剛勝行

  由才發心故  能轉妙法輪

  妙法既轉。須頓入無言語文字本空。真如法界。平等修多羅藏。怛沙法門圓滿。悟大乘無無不開演。以茲勝法。共諸佛談論。念誦律良一代真言備在此也。乃無言菩薩語智叁摩地智也偈曰

  奇哉我秘密  我名秘密語

  所說微妙法  遠離諸戲論

  已上四菩薩法部也

  雖通語智。而諸佛事業及衆生事業。未成就之。即入一切業用善巧門之所成辨。廣興供養。利樂有情。以虛空爲庫藏。是中珍寶滿虛空中。給濟蒼生。五種之施令無匮乏。十方如來一切諸佛微塵刹海。普心供養。即毗首羯磨菩薩善巧智也偈曰

  奇哉我不空  我一切業多

  無功作佛事  能轉金剛業

  既具事業。堅固精進。而妙用之。若不精修。魔即得便而生進退。所以被精進铠甲。持萬行修心。守護法門。令不退轉。即慈護廣大。能除懈怠護堅猛之智。頓成究竟菩提。無不被矣。此乃難敵精進菩薩之大慈護也偈曰

  奇哉堅固甲  我堅固固者

  由堅固無身  獲得堅固身

  精進既具。天魔蘊魔。及煩惱魔等。須摧伏之。示金剛藥叉形。作可畏色。熾焰赫奕。恚怒威猛。持金剛牙安自口中。能食一切有情無始無明。及諸執見。而摧滅之。作大悲方便。而能恐怖一切如來。此乃金剛藥叉菩薩大悲方便之智也偈曰

  奇哉大方便  諸佛之悲愍

  由有形寂靜  示作暴怒形

  由斯威猛。解脫之理。而助成之。叁輪菩際衆生。秘密金剛而能濟度。大權方便叁密加持。秘印心傳。住叁摩地。一切法要而能解縛。脫苦與樂住四無量心。此乃金剛拳菩薩密印智也偈曰

  奇哉我堅縛  我堅叁昧耶

  成諸意樂故  解脫者爲縛

  已上四菩薩羯磨部也

  阿閦如來于內心。證得金剛波羅蜜。入金剛叁昧耶加持一切叁摩地智。自受用故。從五峰光明金剛菩提心叁摩地智中。流出金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一切衆生大菩提心。還來收一聚。爲令印一切菩薩。自受用叁昧耶智故。成金剛波羅蜜菩薩形。持金剛杵于毗盧遮那如來前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一切佛  我堅金剛身

  由堅無身故  獲得金剛身

  寶生如來于內心。證得虛空寶大摩尼藏功德叁摩地智。自受用故。從虛空寶大摩尼藏功德叁摩地智。流出虛空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一切衆生功德圓滿。還來收一聚。爲令印一切菩薩。受用叁昧耶智故。成金剛寶波羅蜜菩薩形。持大摩尼寶。于毗盧遮那如來右邊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一切佛  我名寶金剛

  于一切印衆  堅灌頂理趣

  觀自在王如來于內心。證得大蓮華智慧叁摩地智。自受用故。從大蓮華智慧叁摩地智。流出蓮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一切衆生客塵煩惱。還來收一聚。爲令印一切菩薩。受用叁昧耶自受用智故。成法波羅蜜菩薩形。持大蓮華。于毗盧遮那如來後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一切佛  法金剛我淨

  由自性清淨  令貪染無垢

  不空成就如來于內心。證得羯磨金剛大精進叁摩地智。自受用故。從羯磨金剛大精進叁摩地智。流出羯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一切衆生。除一切懈怠成大精進。還來收一聚。爲令印一切菩薩。自受用叁摩耶智故。成羯磨波羅蜜菩薩形。持羯磨金剛。于毗盧遮那如來左邊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一切佛  我多業金剛

  由一成一切  佛界善作業

  已上四波羅蜜大菩薩堅固之體。由若虛空。無能沮壞。爲焰塵雲霧能翳空界。日月之光猶爲障礙。一切衆生。本來自性清淨。爲客塵煩惱能所二相。纏染其心。不得自在。今此妄想。所有本體自空。了諸法不生。空有無礙

  于是毗盧遮那佛。即住菩提心觀。徹照圓明。流出適悅。莊嚴種種供養。此乃金剛喜戲菩薩大菩提心之妙用也。于不動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無比有  諸佛中供養

  由貪染供養  能轉諸供養

  今具喜戲供養。毗盧遮那佛。于內心流出金剛寶鬘。嚴飾其體。即集衆寶。用爲莊嚴。寶聚光明福德圓滿。五種施願而能滿足。于南方寶生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偈曰

  奇哉我無比  稱爲寶供養

  于叁界王勝  教敕受供養

  寶鬘供養已。即毗盧遮那于內心。流出大悲方便。住叁摩地心。發歌贊諷詠。而興供養已。獲得六十四種梵音住說法無礙。其音清雅。令衆樂箫瑟箜篌。而能供養。此即音聲爲佛事也。法利言說。本體自空。真如凝然法界清淨。此乃金剛歌菩薩供養語智也。于觀…

《金剛頂瑜伽略述叁十七尊心要金剛頂瑜伽略述叁十七尊心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