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思大禅師立誓願文
我聞如是。釋迦牟尼佛悲門叁昧觀衆生品本起經中說。佛從癸醜年七月七日入胎。至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至壬申年年十九。二月八日出家。至癸未年年叁十。是臘月月八日得成道。至癸酉年年八十。二月十五日方便入涅槃
正法從甲戌年至癸巳年。足滿五百歲止住。像法從甲午年至癸酉年足滿一千歲止住。末法從甲戌年至癸醜年足滿一萬歲止住。入末法過九千八百年後。月光菩薩出真丹國說法大度衆生。滿五十二年入涅槃後。首楞嚴經般舟叁昧先滅不現。余經次第滅無量壽經在後得百年住。大度衆生然後滅去至大惡世。我今誓願持令不滅。教化衆生至彌勒佛出。佛從癸酉年入涅槃後。至未來賢劫初。彌勒成佛時有五十六億萬歲。我從末法初始立大誓願。修習苦行。如是過五十六億萬歲。必願具足佛道功德見彌勒佛。如願中說入道之由莫不行願。早修禅業少習弘經。中間障難事緣非一。略記本源兼發誓願及造金字二部經典
稽首歸命十方諸佛
稽首歸命十二部經
稽首歸命諸大菩薩。四十二地諸賢聖僧
稽首歸命一切緣覺。聲聞學無學衆。又複
稽首梵釋四王天龍八部。冥空善神護法大將。慧思自惟。有此神識無始已來。不種無漏善根。是故恒爲愛見所牽。無明覆蔽致令虛妄。生死日增苦輪常轉未曾休息。往來五道橫使六識輪回六趣。進不值釋迦出世。後複未蒙彌勒叁會。居前後衆難之中。又藉往昔微善根力。釋迦末世得善人身。仰承聖教之所宣說。釋迦牟尼說法住世八十余年。導利衆生化緣既訖便取滅度。滅度之後正法住世迳五百歲。正法滅已像法住世迳一千歲。像法滅已末法住世迳一萬年。我慧思即是末法八十二年。太歲在乙未十一月十一日。于大魏國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生。至年十五出家修道。誦法華經及諸大乘。精進苦行至年二十。見世無常衆生多死。辄自思惟。此身無常苦空無有我人不得自在。生滅敗壞衆苦不息。甚可怖畏。世法如雲有爲難信。其愛著者即爲煩惱大火所燒。若棄舍者則至無爲涅槃大樂。一切衆生迷失正道永無出心。我爲衆生及爲我身求解脫故。發菩提心立大誓願。欲求如來一切神通。若不自證何能度人。先學已證然後得行。自求道果爲度十方無量衆生。爲斷十方一切衆生諸煩惱故。爲令十方無量衆生。通達一切諸法門故。爲欲成就十方無量一切衆生菩提道故。求無上道爲首楞嚴。遍曆齊國諸大禅師學摩诃衍。恒居林野經行修禅。年叁十四時在河南兖州界論義。故遭值諸惡比丘以惡毒藥令慧思食。舉身爛壞五髒亦爛。垂死之間而更得活。初意。欲渡河遍曆諸禅師。中路值此惡毒困藥。厭此言說知其妨道。即持余命還歸信州不複渡河。心心專念入深山中。欲去之間是時信州刺史。共諸守令苦苦留停。建立禅齋說摩诃衍義。頻經叁年未曾休息。梁州許昌而複來請。又信州刺史複欲送啓。將歸邺郡慧思意決不欲向北。心欲南行即便舍衆渡。向淮南山中停住。從年二十至叁十八。恒在河南習學大乘。親觐供養諸大禅師。遊行諸州非一處住。是時國敕喚國內一切禅師入臺供養。慧思自量。愚無道德。不肯隨敕方便舍避。渡淮南入山至年叁十九。是末法一百二十年。淮南郢州刺史劉懷寶共遊郢州山中。喚出講摩诃衍義。是時爲義相答。故有諸法師起大嗔怒。有五人惡論師以生金藥置飲食中令慧思食。所有余殘叁人啖之一日即死。慧思于時身懷極困。得停七日氣命垂盡。臨死之際一心合掌向十方佛忏悔。念般若波羅蜜作如是言。不得他心智不應說法。如是念時生金毒藥。即得消除還更得差。從是已後數遭非一。年至四十是末法一百二十一年。在光州開嶽寺。巴子立五百家共光州刺史。請講摩诃衍般若波羅蜜經一遍。至年四十一是末法一百二十二年。在光州境大蘇山中。講摩诃衍義一遍。至年四十二是末法一百二十叁年。在光州城西觀邑寺上。又講摩诃衍義一遍。是時多有衆惡論師。競來惱亂生嫉妒心。鹹欲殺害毀壞般若波羅蜜義。我于彼時起大悲心念衆惡論師。即發誓願作如是言。誓造金字摩诃般若及諸大乘。琉璃寶函奉盛經卷。現無量身于十方國土講說是經。令一切衆惡論師。鹹得信心住不退轉。至年四十叁是末法一百二十四年。在南定州。刺史請講摩诃衍義一遍。是時多有衆惡論師。競起惡心作大惱亂。複作種種諸惡方便。斷諸檀越不令送食。經五十日唯遣弟子化得以濟身命。于時發願。我爲是等及一切衆生。誓造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羅蜜一部。以淨琉璃七寶作函奉盛經卷。衆寶高座七寶帳蓋珠交露幔。華香璎珞種種供具。供養般若波羅蜜。然後我當十方六道普現無量色身。不計劫數至成菩提。當爲十方一切衆生。講說般若波羅蜜經。于是中間若作法師如昙無竭。若作求法弟子如薩陀波侖。發願之後衆惡比丘皆悉退散。發此願已即便教化作如是言。我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至年四十四是末法一百二十五年。太歲戊寅還于大蘇山光州境內。唱告諸方。我欲奉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須造經首誰能造者。時有一比丘名曰僧合而忽自來。作如是言。我能造金字般若。既得經首即遍教化諸州。刺史及土境人民白黑道俗得諸財寶。持買金色造作經用。從正月十五日教化至十一月十一日。于南光州光城都光城縣齊光寺。方得就手報先心願。奉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一部。並造琉璃寶函盛之。即于爾時發大誓願。願此金字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及七寶函。以大願故。一切衆魔諸惡災難不能沮壞。願于當來彌勒世尊出興于世。普爲一切無量衆生。說是般若波羅蜜經時
以我誓願 金字威力 當令彌勒
莊嚴世界 六種震動 大衆生疑
稽首問佛 有何因緣 大地震動
唯願世尊 敷演說之 時彌勒佛
告諸弟子 汝等應當 一心合掌
谛聽谛信 過去有佛 號釋迦文
出現世間 說是般若 波羅蜜經
廣度衆生 彼佛世尊 滅度之後
正法像法 皆已過去 遺法住世
末法之中 是時世惡 五濁競興
人令短促 不滿百年 行十惡業
共相殺害 是時般若 波羅蜜經
興于世間 時有比丘 名曰慧思
造此摩诃 波羅蜜經 黃金爲字
琉璃寶函 盛此經典 發弘誓願
我當度脫 無量衆生 未來賢劫
彌勒出世 說是摩诃 般若經典
波羅蜜經 我以誓願 金經寶函
威神力故 當令彌勒 七寶世界
六種震動 大衆生疑 稽首問佛
唯願說此 地動因緣 時佛世尊
告諸大衆 汝等當知 是彼比丘
願力因緣 金經寶函 今欲出現
大衆白佛 唯願世尊 以神通力
令我得見 金經寶函 佛言汝等
應當一心 禮過去佛 釋迦牟尼
亦當一心 專念般若 波羅蜜經
佛說是時 大地以複 六種震動
出大光明 普照十方 無量世界
其香殊妙 超過栴檀 百千萬倍
衆生聞者 發菩提心 琉璃寶函
現大衆前 唯可眼見 無能開者
時諸大衆 踴躍歡喜 俱白佛言
唯然世尊 雲何得見 般若經文
彌勒佛言 彼造經者 有大誓願
汝等應當 一心念彼 稱其名號
自當得見 說是語時 一切大衆
稱我名號 南無慧思 是時四方
從地湧出 遍滿虛空 身皆金色
叁十二相 無量光明 悉是往昔
造經之人 以佛力故 寶函自開
出大音聲 震動十方 一切世界
于時金經 放大光明 無量衆色
猶如大雲 流滿十方 一切世界
種種音聲 普告衆生 複有妙香
悅可衆心 是時衆生 以我願力
及睹地動 又見光明 聞香聲告
得未曾有 身心悅樂 譬如比丘
入第叁禅 即于是時 悉得具足
叁乘聖道 乃至具足 一切種智
此願不滿 不取妙覺 又願十方
諸佛世尊 說此般若 波羅蜜處
一切皆如 彌勒大會 若使十方
無量諸佛 一時說法 亦願此經
一時皆得 普現于前 一一瑞相
諸佛大會 等度衆生 一一世尊
皆稱釋迦 及我名字 亦如彌勒
大會無量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又願當來 十方國土 函及經卷
無量名字 隨諸國土 人量大小
人身大處 函及經卷 文字亦大
人身小處 函及經卷 文字亦小
隨其國土 衆寶中精 人所貴者
般若力故 函及經卷 文字變作
上妙珍寶 終不常爲 琉璃金字
書經之紙 爲金剛精 不可損壞
至于未來 不可思議 無量劫數
十方世界 有佛出世 說是般若
波羅蜜處 亦複如是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願于來世 十方國土
諸佛世界 皆稱釋迦 如來名號
金經寶函 及我名字 是故音聲
遍至十方 一切世界 衆生普聞
皆得入道 若有衆生 不入道者
種種方便 神足變化 而調伏之
必令得道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又複發願 我今入山 忏悔一切
障道重罪 經行修禅 若得成就
五通神仙 及六神通 闇誦如來
十二部經 並誦叁藏 一切外書
通佛法義 作無量身 飛行虛空
過色究竟 至非非想 聽采諸天
所說法門 我亦于彼 向諸天說
所持佛經 還下閻浮 爲人廣說
複至叁途 至金剛際 說所持法
遍滿叁千 大千世界 十方國土
亦複如是 供養諸佛 及化衆生
自在變化 一時俱行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上妙栴檀爲高座 衆彩雜色以莊嚴
上妙七寶爲帳蓋 衆寶莊嚴放光明
閻浮檀金爲經字 琉璃水精爲經函
敬諸佛法好供養 然後說法化衆生
無前無後無中間 一念心中一時行
我今入山爲學此 非爲幻惑诳衆生
若有惡人障礙我 令其現世不吉祥
備受種種諸惡報 若不改心自中傷
死墮地獄入镬湯 謗法罪報劫數長
願令彼發菩提心 持戒修善至道場
我爲衆生行此願 令佛法藏得久住
惡人嫉妒橫惱亂 妨廢修行不得作
若得好人擁護我 諸天善神爲佐助
令其護法得久住 後生淨土得佛道
令其修道速成就 我無二心發此願
願令衆生識果報
又複發願 …
《南嶽思大禅師立誓願文南嶽思大禅師立誓願文》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