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41卷54頁碼:P1279
唐 拂多誕譯

  No. 2141A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一卷    開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誕奉诏集賢院 譯  托化國土名號宗教第一佛夷瑟德烏盧诜者(本國梵音也)譯雲光明使者。又號具智法王。亦謂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無上醫王應化法身之異號也。當欲出世。二耀降靈分光叁體。大慈愍故應敵魔軍。親受明尊清淨教命。然後化誕故雲光明使者。精真洞慧堅疑克辯故曰具智法王。虛應靈聖覺觀究竟故號摩尼光佛。光明所以徹內外。大慧所以極人天。無上所以位高尊。醫王所以布法藥。則老君托孕太陽流其晶釋迦受胎日輪協其象資靈本本叁聖亦何殊成性存存一貫皆悟道。按彼波斯婆毗長曆自開辟初有十二辰掌分年代。至第十一辰名讷管代二百二十七年。釋迦出現。至第十二辰名魔謝管代五百二十七年。摩尼光佛誕蘇鄰國跋帝王宮金薩健種夫人滿豔之所生也。婆毗長曆當漢獻帝建安十叁年二月八日而生。泯然懸合矣。至若資禀天符而受胎。齋戒嚴潔而懷孕者。本清淨也。自胸前化誕。卓世殊倫。神驗九。征靈瑞五應者生非凡也。又以叁願四寂五真八種無畏衆德圓備。其可勝言。自天及人拔苦與樂谀德而論矣。若不然者曷有身誕王宮神凝道慧。明宗真本智謀特正。體質孤秀。量包乾坤。識洞日月。開兩元大義。示自性各殊。演叁際深文。辯因緣瓦合。誅耶佑正。激濁揚清。其詞簡。其理直。其行正。其證真。六十年內開示方便。感四聖以爲威力。騰七部以作舟航。應叁宮而建叁尊。法五明而列五級。妙門殊特。福被存亡也。按摩诃摩耶經雲。佛滅度後一千叁百年。袈裟變白。不受染色。觀佛叁昧海經雲。摩尼光佛出現世時。常施光明。以作佛事。老子化胡經雲。我乘自然光明道氣。飛入西那王界蘇鄰國中。示爲太子。舍家入道。號曰摩尼轉大法輪。說經戒律定慧等法。乃至叁際。及二宗門。上從明界下及幽塗。所有衆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後。年垂五九。我法當盛者。五九四十五。四百五十年。教合傳于中國。至晉太始二年正月四日乃息化。身還歸真寂。教流諸國。接化蒼生。從晉太始至今開十九歲計四百六十年。證記合同。聖迹照著。教闡明宗用除暗惑。法開兩性分別爲門。故釋經雲。若人舍分別。是則滅諸法。如有修行人。不應共其住。又雲。烏歸虛空。獸歸林薮。義歸分別。道歸涅盤。不核宗本。將何歸趣。行門真實。果證叁宮。性離無明。名爲一相。今此教中。是稱解脫。略舉微分。以表進修。梵本頗具。此未繁載  形相儀第二摩尼光佛。頂圓十二光王勝相。體備大明無量秘義。妙形特絕。人天無比。串以素帔。仿四淨法身。其居白座。像五金剛地二界合離。初後旨趣。宛在真容。觀之可曉。諸有靈相百千勝妙。實難備陳  經圖儀第叁凡七部並圖一第一大應輪部 譯雲徹盡萬法根源智經第二尋提賀部 譯雲淨命寶藏經第叁泥萬部 譯雲律藏經亦稱藥藏經第四阿羅瓒部 譯雲秘密法藏經第五缽迦摩帝夜部 譯雲證明過去教經第六俱緩部 譯雲大力士經第七阿拂胤部 譯雲贊願經大門荷翼圖一 譯雲大二宗圖右七部大經及圖。摩尼光佛當欲降代。衆聖贊助。出應有緣。置法之日。傳受五級。其余六十年間宣說正法。諸弟子等隨事記錄。此不載列  五級儀第四第一十二慕阇 譯雲承法教道者第二七十二薩波塞 譯雲侍法者亦號拂多誕第叁叁百六十默奚悉德 譯雲法堂主第四阿羅緩 譯雲一切純善人第五耨沙喭 譯雲一切淨信聽者右阿羅緩已上並素冠服。唯耨沙喭一位聽仍舊服。如是五位禀受相依。鹹遵教命。堅持禁戒。名解脫路。若慕阇犯戒。即不得承其教命。假使精通七部才辯卓然。爲有愆違。五位不攝如樹滋茂皆因其根。根若憊者樹必幹枯。阿羅緩犯戒。視之如死。表白衆知逐令出法。海雖至廣不宿死屍。若有覆藏。還同破戒  寺宇儀第五經圖堂一 齋講堂一 禮忏堂一 教授堂一 病僧堂一右置五堂。法衆共居。精修善業。不得別立私室廚庫。每日齋食。俨然待施。若無施者。乞丐以充。唯使聽人勿畜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每寺尊首诠蕳叁人第一阿拂胤薩 譯雲贊願首專知法事第二呼嚧喚 譯雲教道首專知獎勸第叁遏換健塞波塞譯雲月直。專知供施。皆須依命。不得擅意  出家儀第六初辯二宗求出家者。須知明暗各宗。性情懸隔。若不辯識。何以修爲次明叁際一初際 二中際 叁後際初際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能。暗性愚癡。諸所動靜。無不相背中際者。暗既侵明。恣情馳逐。明來入暗。委質推移。大患厭離。于形體火宅。願求于出離。勞身救性。聖教固然。即妄爲真。孰敢聞命。事須辯折。求解脫緣後際者。教化事畢。真妄歸根。明既歸于大明。暗亦歸于積暗。二宗各複。兩者交歸次觀四寂法身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 继续阅读 ▪ 序聽迷詩所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