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經文上一頁故。若人受作作者分別有因果。應作是難。我說作作者及因果皆空。若汝破作作者及因果。則成我法。不名爲難。是故因中先無果而果生。是事不然。複次若人受因中先有果。應作是難。我不說因中先有果故。不受此難亦不受因中先無果。若謂因中先亦有果亦無果而果生。是亦不然。何以故。有無性相違故。性相違者。雲何一處。如明闇苦樂去住縛解不得同處。是故因中先有果先無果。二俱不生。複次因中先有果先無果。上有無中已破。是故先因中有果亦不生。無果亦不生。有無亦不生。理極于此。一切處推求不可得。是故果畢竟不生。果畢竟不生故。則一切有爲法皆空。何以故。一切有爲法。皆是因是果。有爲空故無爲亦空。有爲無爲尚空。何況我耶
觀緣門第叁
複次諸法緣不成。何以故
廣略衆緣法 是中無有果
緣中若無果 雲何從緣生
瓶等果一一緣中無。和合中亦無。若二門中無。雲何言從緣生。問曰。雲何名爲諸緣。答曰
四緣生諸法 更無第五緣
因緣次第緣 緣緣增上緣
四緣者。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者。隨所從生法。若已從生今從生當從生。是法名因緣。次第緣者。前法已滅次第生。是名次第緣。緣緣者。隨所念法。若起身業。若起口業。若起心心數法。是名緣緣。增上緣者。以有此法故彼法得生。此法于彼法爲增上緣。如是四緣。皆因中無果。若因中有果者。應離諸緣而有果。而實離緣無果。若緣中有果者。應離因而有果。而實離因無果。若于緣及因有果者應可得。以理推求而不可得。是故二處俱無。如是一一中無。和合中亦無。雲何得言果從緣生。複次
若果緣中無 而從緣中出
是果何不從 非緣中而出
若謂果緣中無而從緣生者。何故不從非緣生。二俱無故。是故無有因緣能生果者。果不生故緣亦不生。何以故。以先緣後果故。緣果無故一切有爲法空。有爲法空故無爲法亦空。有爲無爲空故。雲何有我耶
觀相門第四
複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爲及無爲 二法俱無相
以無有相故 二法則皆空
有爲法不以相成。問曰何等是有爲相。答曰。萬物各有有爲相。如牛以角峰垂[古*頁]尾端有毛。是爲牛相。如瓶以底平腹大頸細唇粗。是爲瓶相。如車以輪軸轅轭。是爲車相。如人以頭目腹脊肩臂手足。是爲人相。如是生住滅。若是有爲法相者。爲是有爲。爲是無爲。問曰若是有爲有何過。答曰
若生是有爲 複應有叁相
若生是無爲 何名有爲相
若生是有爲者。即應有叁相。是叁相複應有叁相。如是展轉則爲無窮。住滅亦爾。若生是無爲者。雲何無爲與有爲作相。離生住滅誰能知是生。複次分別生住滅故有生。無爲不可分別是故無生。住滅亦爾。生住滅空故有爲法空。有爲法空故無爲法亦空。因有爲故有無爲。有爲無爲法空故一切法皆空。問曰。汝說叁相複有叁相是故無窮。生不應是有爲者。今當說
生生之所生 生于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 還生于生生
法生時通自體七法共生。一法。二生。叁住。四滅。五生生。六住住。七滅滅。是七法中。本生除自體。能生六法。生生能生本生。本生還生生生。是故叁相雖是有爲而非無窮。住滅亦如是。答曰
若謂是生生 還能生本生
生生從本生 何能生本生
若謂生生能生本生。本生不生生生。生生何能生本生
若謂是本生 能生彼生生
本生從彼生 何能生生生
若謂本生能生生生。生生生已還生本生。是事不然。何以故。生生法應生本生。是故名生生。而本生實自未生。雲何能生生生。若謂生生生時能生本生者是事亦不然。何以故
是生生生時 或能生本生
生生尚未生 何能生本生
是生生生時。或能生本生。而是生生自體未生。不能生本生。若謂是生生生時能自生亦生彼。如燈然時能自照亦照彼。是事不然何以故
燈中自無闇 住處亦無闇
破闇乃名照 燈爲何所照
燈體自無闇。明所住處亦無闇。若燈中無闇。住處亦無闇。雲何言燈自照亦能照彼。破闇故名爲照。燈不自破闇。亦不破彼闇。是故燈不自照。亦不照彼。是故汝先說燈自照亦照彼。生亦如是自生亦生彼者。是事不然。問曰。若燈然時能破闇。是故燈中無闇。住處亦無闇。答曰
雲何燈然時 而能破于闇
此燈初然時 不能及于闇
若燈然時不能到闇。若不到闇不應言破闇。複次
燈若不及闇 而能破闇者
燈在于此間 則破一切闇
若謂燈雖不到闇。而力能破闇者。此處然燈應破一切世間闇。俱不及故。而實此間然燈。不能破一切世間闇。是故汝說燈雖不及闇。而力能破闇者。是事不然。複次
若燈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闇亦應如是 自蔽亦蔽彼
若謂燈能自照亦照彼。闇與燈相違。亦應自蔽亦蔽彼。若闇與燈相違。不能自蔽亦不蔽彼。而言燈能自照亦照彼者。是事不然。是故汝喻非也。如生能自生亦生彼者。今當更說
此生若未生 雲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已生何用生
此生未生時。應若生已生。若未生生。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雲何能自生。若謂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須更生。生已更無生作已更無作。是故生不自生。若生不自生。雲何生彼。汝說自生亦生彼。是事不然。住滅亦如是。是故生住滅是有爲相。是事不然。生住滅有爲相不成故有爲法空。有爲法空故無爲法亦空。何以故。滅有爲名無爲涅槃。是故涅槃亦空。複次無生無住無滅。名無爲相。無生住滅則無法。無法不應作相。若謂無相是涅槃相。是事不然。若無相是涅槃相。以何相故。知是無相。若以有相知是無相。雲何名無相。若以無相知是無相。無相是無。無則不可知。若謂如衆衣皆有相唯一衣無相正以無相爲相故。人言取無相衣。如是可知無相衣可取。如是生住滅是有爲相。無生住滅處當知是無爲相。是故無相是涅槃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生住滅種種因緣皆空。不得有有爲相。雲何因此知無爲。汝得何有爲決定相。知無相處是無爲。是故汝說衆相衣中無相衣喻涅槃無相者。是事不然。又衣喻後第五門中廣說。是故有爲法皆空。有爲法空故無爲法亦空。有爲無爲法空故我亦空。叁事空故一切法皆空
觀有相無相門第五
複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相相不相 無相亦不相
離彼相不相 相爲何所相
有相事中相不相。何以故。若法先有相。更何用相爲。複次若有相事中相得相者。則有二相過。一者先有相。二者相來相。是相是故有相事中相無所相。無相事中相亦無所相。何法名無相。而以有相相。如象有雙牙。垂一鼻。頭有叁隆。耳如箕。脊如彎弓。腹大而垂。尾端有毛。四腳粗圓。是爲象相。若離是相。更無有象可以相相。如馬豎耳垂[髟/公/心]。四腳同蹄。尾通有毛。若離是相。更無有馬可以相相。如是有相中相無所相。無相中相亦無所相。離有相無相。更無第叁法可以相相。是故相無所相。相無所相故。可相法亦不成。何以故。以相故知是事名可相。以是因緣故相可相俱空。相可相空故萬物亦空。何以故。離相可相更無有物。物無故非物亦無。以物滅故名無物。若無物者何所滅。故名爲無物。物無物空故一切有爲法皆空。有爲法空故無爲法亦空。有爲無爲空故我亦空
觀一異門第六
複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相及與可相 一異不可得
若無有一異 是二雲何成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異亦不可得。若一異不可得。是二則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問曰。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說相可相一異不可得。今當說凡物或相即是可相。或相異可相。或少分是相。余是可相。如識相是識離所用識更無識。如受相是受離所用受更無受。如是等相即是可相。如佛說。滅愛名涅槃。愛是有爲有漏法。滅是無爲無漏法。如信者有叁相。樂親近善人。樂欲聽法樂行布施。是叁事身口業故。色陰所攝信是心數法故。行陰所攝。是名相與可相異。如正見是道相。于道是少分。又生住滅是有爲相于有爲法是少分。如是于可相中少分名相。是故或相即可相。或相異可相。或可相少分爲相。汝言一異不成故。相可相不成者。是事不然。答曰。汝說或相是可相如識等。是事不然。何以故。以相故可知名可相所用者名爲相。凡物不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觸。如眼不能自見。是故汝說識即是相可相。是事不然。複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應分別是相是可相。若分別是相是可相者。不應言相即是可相。複次若相即是可相者。因果則一。何以故相是因可相是果。是二則一。而實不一。是故相即是可相。是事不然。汝說相異可相者。是亦不然。汝說滅愛是涅槃相。不說愛是涅槃相。若說愛是涅槃相。應言相可相異。若言滅愛是涅槃相者。則不得言相可相異。又汝說信者有叁相俱不異。信若無信則無此叁事。是故不得相可相異又相可相異者。相更複應有相。則爲無窮。是事不然。是故相可相不得異。問曰。如燈能自照亦能照彼。如是相能自相亦能相彼。答曰。汝說燈喻叁有爲相中已破。又自違先說。汝上言相可相異。而今言相自能相亦能相彼。是事不然。又汝說可相中少分是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此義或在一中。或在異中。一異義先已破故。當知少分相亦破。如是種種因緣相可相。一不可得異不可得。更無第叁法成相可相。是故相可相俱空。是二空故。一切法皆空
觀有無門第七
複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無一時不可得。非一時亦不可得。如說
有無一時無 離無有亦無
不離無有有 有則應常無
有無性相違。一法中不應共有。如生時無死。死時無生。是事中論中已說。若謂離無有有無過者。是事不然。何以故。離無雲何有有。如先說法生時通自體七法共生。如阿毗昙中說。有與無常共生。無常是滅相故名無。是故離無有則不生。若不離無常有有生者。有則常無。若有常無者。初無有住。常是壞故。而實有住。是故有不常無。若離無常有有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離無常有實不生。問曰…
《十二門論十二門論》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