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舍頭谏太子二十八宿經》

「密教部」經文1301卷21頁碼:P0410
西晉 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月初雨。墮二斛七升。高田不收。下田茂盛。當急備儲。所以者何。多諸盜賊。時諸國王。興師起兵。則有四疾。一曰欬病。二曰上氣。叁曰風癢。四曰熱病。多害小兒。增財宿日。五月初雨。墮十叁斛。又加五升。從五月至八月止。諸國王皆藏兵仗。悉有慈心。不加賊害

  熾盛宿日。五月初雨。墮四斛八升。高田不滋。下田茂盛。諸異道人。憙共鬥诤。象虎暴害。不觐宿日。五月初雨。墮叁斛一鬥五升。若有知者。不犁高田。當耕下田。風雨不時。國王懷毒。都不和穆。時雖淋雨。五谷豐登。夫妻不穆。數喜鬥诤

  土地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升。當歲淋雨。五谷熟成。時女人飛鳥羊畜。漸有傷胎。人多死亡

  前德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升。五谷茂盛。其歲雖收。遠方賊來。逼迫厥土。令不得安。飲食自恣。人畜胞胎。永無患難

  北德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二斛九鬥一升。五谷熾盛。諸國下兵。刀刃不設。人民安隱。無窮匮者。諸梵志。憙共鬥诤。象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叁[豆*鬥]五升。然後便止。其歲不登。五谷不豐。人民饑馑

  彩畫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豆*鬥]。五谷盛熟。時諸國下兵去仗。刀刃不設。安隱無他

  善元宿日。五月初雨。墮叁斛一鬥五升。多有諸風。時盜賊興

  善挌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二斛。當歲淋雨。五谷滋茂。諸國強盛。則有火災。衆象死亡

  悅可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矣。時諸五谷。皆當熟成。親友強健

  尊長宿日。五月初雨。墮二斛四[豆*鬥]。不當複田。所以者何。所種不生。多害小兒。外賊暴來。有所損耗

  根元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豆*鬥]。五谷豐登。盜賊強盛。時有叁病。一曰咽痛。二曰脅痛。叁曰眼疾。花實滋茂。時諸國王。下諸兵仗。永無所設

  前魚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豆*鬥]。五谷滋茂。六七月中。當有大水。則興二病。一曰眼痛。二曰複痛

  北魚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不宜下田。當修高田。天大淋雨。諸河漏溢。則有水災。[漂*寸]壞下田。高田獨茂。時有叁病。一曰咽疾。二曰臍痛。叁曰風癢。耳聰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豆*鬥]。天雨往反。五谷熟成。水居諸龍。鬼神禽獸。普遭災害。疫氣隆行。時諸國興師起兵

  貪財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六[豆*鬥]五升。彼天雨時不多不少。下田得收。高田薄入。則有一疾。謂瘡痍病。當諸國王修治兵仗

  百毒宿日。五月初雨。墮叁斛四[豆*鬥]。下田當修。高田不耕。米谷不登。彼時人民。怖懅不安。抱子驚走

  前賢迹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六[豆*鬥]。先五月一日旱。後有大水。災害五谷及諸花實。當淋雨時。怨賊興盛。則有二病。一曰心痛。二曰熱病。群臣不和。象畜死亡

  北賢迹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下田不收。高田滋茂。大水流行。[漂*寸]破城郭及危聚落。時有四病。一曰欬二曰熱病。叁曰疱面色萎黃熟。四曰眼病。多害小兒。象畜死亡。華實皆茂盛

  流灌宿日。五月初雨。墮九斛五[豆*鬥]。此雖淋雨。五谷豐登。家室和穆。及親知識。飲食相娛。諸國下兵。布恩施德。星宿順行

  馬師宿日。五月初雨。墮七斛二[豆*鬥]。先月增旱。後複值旱。下田多收。高田不成。大麥小麥。禾粟皆熟。稻穬不滋。諸國勇猛。修兵自嚴。怨賊強盛

  長息宿日。五月初雨。墮十五斛。下田不茂。高田不成。米谷貴。人民死亡。諸國興兵。轉共鬥诤。子孫恐懼

  摩登王答弗袈裟曰。是爲諸宿雨之變。今當複說二十八宿各有所主。名稱宿者。主加鄰國及摩竭國。長育宿者。普照天下。鹿首宿者。主卑提國。生眚宿者。主弗吒國。及諸梵志。增財宿者。主金寶家。熾盛宿者。普主秦地。不觐宿者。主雨雪龍王。土地宿者。主諸織作。前德宿者。主諸盜賊。北德宿者。主阿槃提國。其象宿者。主修羅國。彩畫宿者。主野人飛鳥。善元宿者。主化仙道。專精攝意。善挌宿者。主幻蠱道。悅可宿者。主行道人車乘莊物。尊長宿者。主諸守門。根元宿者。主步行人。前魚宿者。主月支國。無容宿者。主一切南國。及多波洹小國。脂羅那小國。安加摩竭國。貪財宿者。主拘留國。及股阇國。百毒宿者。主諸藥草。及外異道。前賢迹宿者。主大秦國。北賢迹宿者。主健沓惒。流灌宿者。主將胎。馬師宿者。主諸牧馬。長息宿者。主諸粟散國。當爲二十八宿說娆亂之變。其名稱宿若遭厄者。加陵摩竭國。國則不安。諸宿皆然。所可主國。厥宿適動。彼國遭患。是爲分別諸宿所主

  弗袈裟又問摩登王曰。仁者學除罪律耶。答曰已達。又問。除罪爲有幾字幾節句。王答曰。除罪句者。有二十四字。計節有叁。其句有四。又問何謂。答曰。當爲卿說除罪律元。昔有仙人。名曰宿止。得五神通。極大變化。名多連女曰黃色。宿止仙人。興瑕穢心。則失神足。離于禅定。便自患厭。惡行反逆。爾時說是除罪之律。羞恥慚荷所爲以怨結還自縛我有是失神足是斷截爲解脫。是爲梵志除罪之律。當複爲仁分別說義。又問何謂。答曰。在林樹止。啖諸果蓏。深入一樂。彼尊敬天。常行德施。供給飲食。隨一切人之所欲樂。是爲君子除罪之律。複爲仁說除罪之律。問曰何謂。時王答曰。大種彩色大家之女。因是之元。生工巧人。壞諸彩色。是爲工師除罪之律。人在世間。以欲第一。設不斷欲。則有殃罪。是故仁者。當斷斷著。便入甘露。得生梵天

  摩登王謂弗袈裟。是爲悔過除罪之律。梵等句天所分別說。住平等覺。悉勸助之。吾有自在得解神通。憶念過去無數世。乃昔爾時宿止仙人五通達者。則我身是。吾外父女。名曰赤色。身興欲意。則失神通。吾于彼世。憎厭惡行。尋便說除罪之律。今故爲仁分別說之。君子梵志工師細民。方俗語耳。唯以女子與吾太子。恣意求娉。不爭多少。時弗袈裟。聞說是語。時以偈贊摩登王曰

  仁爲長仁尊  仁者無等倫

  計天上人間  仁爲梵博聞

  今以志性女  與太子爲妻

  隨共結婚姻  隨世習俗法

  彼時梵志弗袈裟。諸弟子衆。舉聲呼怨。白師曰。和上勿得。現有叁達。清淨梵志。何緣乃與[歹*凶]害咒家。共結婚姻。即以誤矣。衆學笑人。時弗袈裟。告諸學志。以義呵谏。摩登王所言至誠。無有一異。今以女與太子爲妻

  爾時弗袈裟。謂摩登王曰。梵等句。王說四大身。仁且聽之。答曰便說。時弗袈裟。則講頌曰

  其頭方千金  厥腹喻虛空

  兩腳比太山  足方譬于地

  兩目爲日月  體毛如樹木

  身廁如巨海  溺下則江河

  涕淚譬天雨  是爲等梵王

  天尊之所說  百脈譬萬川

  彼時摩登王。報弗袈裟以偈頌曰

  本因父母由罪福  貪修愛欲相娛樂

  二緣合會成胞胎  人未曾有自然生

  因緣合會成胞胎  初未見人從風出

  況于梵志師細民  此人民者方俗語

  一切現有偻一盲  顛倒愚癡瘡痍疾

  黑色萎黃及白癞  一切各各異不同

  體皆骨肉及皮爪  俱有苦樂成[屍@矢]溺

  其根顔貌無有異  是故我說無四種

  大名聞通次分別  其摩登王爲解說

  彼弗袈裟梵志言  從摩登王受奉行

  仁者則梵爲天帝  白英微淨智上人

  則爲講說四部經  仁是宿止大仙聞

  仁之慧最以有勝  仁了一切諸經典

  尊微妙行無所乏  于世人間尊複尊

  今與人安太子妻  戒禁端政德具足

  虎耳賢者志性女  兩共相樂吾悅耳

  于是梵志踴躍喜  則取金瓶盛澡水

  自捉女手授與之  爲虎耳賢太子妻

  則摩登王心踴躍  尋則成立爲婚姻

  便還本土如龍神  即在國土治正法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在彼摩登王不。則我身是。虎耳太子。阿難是。弗袈裟女。則志性比丘尼是。彼本宿命時。情欲恩愛。于今未斷。故見阿難進止逐之。所詣家乞。輙守其門。于是世尊。因斯緣故。便歎頌曰

  由本宿命習  今現在身斯

  緣此生恩好  如蓮花依水

  佛告諸比丘。是故當學四谛之法。數數思惟。樂經願法。令不失意。靜修寂然。譬如有人頭上火然。而還自燒。其人甚急。欲滅發然。學四聖谛。匆匆亦然。奉行精進。無得懈怠。何謂爲四。苦谛習谛盡谛道谛。常當願樂。修行莫厭。分別義趣。因是得度。佛說是經時。舍衛城中。無數梵志。及諸長者。遠塵離垢。諸得法眼生。不可計數。諸比丘衆。得無起余。漏盡意解。佛說如是。王波私匿。心懷喜踴。梵志長者。及諸比丘。爲佛作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 继续阅读 ▪ 諸星母陀羅尼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