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罵意。十方蟲蟻。一切皆啖已。十方蟲蟻。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慚。十方蟲蟻。一切我爲作婦。我亦一切取十方蟲蟻作婦。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數。當種習道。不當習種畜生業。犯淫妷有五罪。一者亡錢財。二者墮驚怖。叁者畏縣官。四者得怨禍。五者己命盡墮惡地獄中
人從色飲食得身作人無所畏。但恐得畜生。從入地獄餓鬼中耳。道人除須發。行乞食忍于饑渴。去家棄財産。目不妄視。守護六根。避惡因緣。爲欲脫苦。又起一意有百劫殃。譬如種谷百倍萬倍。谷無所知。常得萬倍。人意有知。恐不啻耳
人坐行道。若見海水蟲。若所有物。皆前世水中蟲物。若禽獸通世作禽獸。今世得因緣。故罪但當行多所見皆爲罪當覺是意。前世爲共地獄中
過去罪爲衰。現在爲罪未爲殃。惡有父母。癡爲惡父愛爲惡母。善亦有父母。叁十七品經爲善父。六波羅蜜爲善母。複有父母。佛爲父法爲母。隨佛語案法行。是爲父母行
人墮地獄中。鬼欲持棒擊之。其人意便念。鬼會當複滅不得久。意念如是。則便解脫生天上
有六事沒法。一者不事佛。二者不事法。叁者不事戒比丘僧。四者不事黠人。五者不多教人精進行道。六者論議。賢者卻是六事爲增法
不當于福中作罪。甯于罪中作福。人在學處不行道誦經。是爲于福中作罪。人得病瘦縣官水火亡錢財不憂。是爲罪中作福。不當于福中作罪。燒香散花乘車诃作是取是侯。是爲福中作罪
殺有九輩。罪有輕重。甯殺千頭蟻。不殺一頭蠅。如是上至人。殺大得罪益大。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施與惡人物。後當與惡人爲因緣。是爲受惱。施與善人物。是爲福相從。亦不當受惡人物。後與相逢。是爲惱得惱。甯受善人物。施與善人物。不當受惡人物施與惡人。甯與惡人物。不受善人物。甯受善人物。不受惡人物。人得惡意當斷。得善亦當斷。惡意者地獄畜生餓鬼。善意者天上人中。一切當斷。有五魔生亂人意。令人不得道。一者天魔。二者罪魔。叁者行魔。四者惱魔。五者死魔。道人行道。當覺是五魔。有五事。十方佛無能製者。一者宿命當忘。二者命應當上生。叁者命當盡壞。四者命當老。五者命當死。是事無能製者
人在生有四事。一者有善計善相隨。二者有惡計惡相隨。叁者有善計惡相隨。四者有惡計善相隨
人所有所念。意亦滅身亦滅。所見因緣亦滅。後世行受殃福者。譬如種果。今年已熟墮地。後年複有果。罪譬如樹。意因緣譬如果。人所作善惡。有四神知之。一者地神知之。二者天神知之。叁者傍人知之。四者自意知之。有叁因緣固道。一者行。二者受。叁者殃。作惡事是爲行。已生是爲受。已受爲殃。有五屠家子。暮歸便念道。後壽終于惡道中。暮夜以五樂樂之至明。複以五毒治之
有二輩。人受佛語。謂已黠人亦癡人。是爲二輩。叁事不可見。譬如持戒。諸惡不可見
道人傳經已。行道有四受福。一者行道一心。無所食飲。得受人禮。二者素貧窮無所有。得受人禮。叁者居自有足。不得受人禮。四者人身行道。乍食取足不得多受
人語應經法當受。不應莫受。聞經亦爾。爲人說經。雖亂人意無有罪。何以故。本說經時。不欲亂人意。說經雖亂人意。譬如食毒當死。因教服止毒藥。便不複死。佛經譬如止毒藥。道人有四事。火不能燒。兵不能加。一者佛所使未受。二者得滅盡。叁者得四禅。四者在道意不在生死
佛在世時到人家。主人便閉門不欲令余人見佛。後世兩目無所見。是故佛經欲發露然燈得。天眼亦得遠見。亦得光明作炷。得好眼眶與麻油膏。得好瞳子與火。得識谛。從是因緣。得好眼與燈。後世得金銀珍寶器
人來說惡事。迷亂人意。是魔所作當覺。是名好人得惡父母。是爲罪魔人來罵但有風。耳當避之。是爲惡風。不避反爲惡人風所中。從是五得坐。是五行墮惡道
入衆人聚會中。有四輩事應牽出。一者非法說爲亂人意。到便牽出。二者見所語非不製爲牽出。叁者見所爲不是不教爲牽出。四者所問不如法不複與語爲牽出。聚者比近道人聚中。蚤虱蟲蟻齧人。有四因緣。一者宿命當從受罪。二者魔來壞人不欲使得道。叁者不索淨處。四者不等心
有八輩人不可信。一者貪人。二者嫉人。叁者嗔恚人。四者輕薄人。五者吏人。六者異心人。七者怨家人。八者女人。縣官水火蛇蚖利刀。是不可近。近便殺人
貪愛經有五輩。一者欲使人知我有經多欲自貢高得名聞故。二者欲持行窮人自不解。叁者欲依經受人禮。四者一切欲令人皆從我受經。我爲師故。五者求經欲脫生死得度世道。可與經道
學經有五輩。一者意欲多聞經。二者欲多行福。叁者欲解經。四者爲他人說經。五者欲斷生死
五嫉者。一者如人共事師。欲令獨愛我。不欲令複愛余人。是爲居嫉。二者自念我但作人獨生小姓家。是爲生嫉。叁者見他人富有願欲與等。是爲財嫉。四者佛有深經獨欲得之。不欲令余人得之。是爲經嫉。五者見他人端正。自念我獨不如。是爲色嫉。犯是五嫉不得道
道人莫墮五诤。一者诤佛。二者诤法。叁者诤戒。四者诤經。五诤賢者。道人莫诤有是無是也
有五誤堅。一者身誤堅。二者要誤堅。叁者邪誤堅。四者貪誤堅。五者誡誤堅。有七淫。一者見衣被色。二者聞珠環聲。叁者聞婦人語聲。四者心意念談女人。五者眼視。六者念夫婦禮。七者意思想犯。是七淫不得道。人喜忘有五因緣。一者身忘。二者多念忘。叁者著愛。四者見著。五者本宿命者。謂故世惱人斷語驚怖人勞忘。謂意念勞飲酒得毒。四分飲水得天氣。四分臥出得死。四分說善言得天。四分說惡事得地獄。四分地獄。王有婦弟死當入地獄中。婦白王言。莫令我弟入是獄中。王言。汝爲我止之。其弟欲入。婦言。是獄門不可入。弟言。是中多所有。便走入獄中。人爲罪所牽如是
人有直取他人犁轭。用不報其主犁。已欲還之。佛言不應爾。已爲盜人言。我欲作金轭償之。佛言盜不解
人持戒乃孝順。報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殺萬物得長生。不盜物皆富。不淫不亂不欺皆信。不飲酒皆淨。父母有時墮是中便安隱。于佛寺中齋宿。不得臥沙門繩床榻橙機上及被中。皆爲犯戒
人請道人道人未食不應問經。道人爲說有罪。道人食乃得問經道
不持戒不行道。居佛寺中不如自投釜中。釜中燒一身耳。不持戒不行道。在佛寺中。燒無數身
道人亦應說經。人有問經者無違人持物上道人。不應問經。後乃得問。受物亦不應說經有罪
道人有五因緣請不可行。一者請甲不如乙不當行。二者請乙不如請甲不當行。叁者若請甲甲言爲故請乙乙不當行。四者我從遠方來即時不請後乃請不應行。五者若怨家不相便與之同裏相近若坐中不當行。何以故。睡眠用止意故。止有叁輩。一者生死行止。二者道行意不至生死因緣意中止故。複睡眠人喜睡眠有叁因緣。一者多食。二者飲。叁者憂。複有叁因緣。一者身休息。二者余意極臥出更受意。叁者留受故
人臥出有意有識有壽有命有喘有息。晝日凡叁萬六千五百息小完等耳有八行除睡眠。一者小食二者坐叁者立。四者經行。五者誦經。六者視星。七者洗面。八者觀骨。不解當念諸善事。意已轉當自還物欲得福道定意故得念余事已自解
有身得福。有口意得福。有空得福。亦有身得罪。亦有口意得罪。亦有空得罪。空得福者。謂夢得金銀珍寶豪貴富樂。是爲空得福。空得罪者。夢人來殺人若侵人。是爲空得罪。口教人作惡。若勸人殺人。後因緣橫爲人所捶。是爲坐口罪意自作因爲緣。人所傷殺。是爲意罪
人所以有善惡夢者。欲飲食無有物但有意。因夢好飲食。意欲殺人因夢人來殺之。皆有因緣。或前世後世或現世。上夜夢者。朝暮現在事
夢所爲善惡。皆意所作。所對亦俱意。譬如有人直取一物觀視已。便藏去之。雖不見意念即來。與見無異。前世所作便自與今世意作對
人死後複坐住者。用生時喜作鬼恐人。或世得病時語邊人呼我覺。以是故已死複起坐住
墮龍中有四因緣。一者多布施。二者多嗔恚。叁者輕易人。四者自貢高坐。是爲四事作龍。上頭一得福。後叁事得龍身
律經說。諸畜生有角者。爲前世喜著角橫叉。爲好得角罪。畜生身。或有異色者。爲著彩衣有惡意。貪以爲好故得是罪
鹦鹉有赤唇嘴赤足者。前世喜彩衣朱唇女人。喜著長裙。後世墮雉鸐中長尾。皆過世所喜。今因得之
人及畜生。身體多瘡者。前世以木竹。刺生魚畜生口故。今世得罪如是
若人畜生視見有喜者。有嗔恚者。爲前世相與善。今世相見便喜。前世不可故。今相見不喜
作畜生爲惡福得食便喜。是爲惡喜。謂其人前世作惡。已便喜故。得是福。畜生不得美食。有叁因緣。一者不習。二者善福盡。叁者罪使自然
畜生亦欲色聲香味細滑。亦自相與語。但不能如人語耳。女人有須者。故世從羊中雞鹜地中來。以故有須
魚鼈無聲者。前世斷人語頭故。魚生不即生。乃七日乃生故。著草木在幹處四五十歲。得水乃生。所以多子者。作惡人多。罪同俱生好嗔恚嫉妒癡淫。行是四墮猕猴中。作事不安谛。亦墮猕猴中。人好作倡伎。後世墮鳥蟲猕猴中。喜學殺祠祀。後世墮羊中。何以故。斷人頭皮剝皮解。或前世喜劫人解取人衣被。故得殃蟲。亦複前世劫人解取人衣被。令寒凍向火故。自先得是殃。吐絲自凍入湯火中死。愚癡喜殺。後世作豬。驚怖人後世作鹿。多貪嗜美後世作蠅。好捶人後世作驢。所以長耳者。好挽人耳畜生好搏人耳。或故世征卒。何以故。一卒傳余卒皆作聲。一驢鳴余驢亦鳴。負債不償作牛牛。所以破蹄者。有二因緣。一者負債。二者好著木屐以作好馬。所以完蹄者。有二因緣。一者負債。二者好著木舄以爲好
有六人共爲伴。俱墮地獄中。同在一釜中皆欲說本罪。一人言沙。二人言那。叁人言持。四人言涉。五人言姑。六人言陀羅。佛見之便笑。目連問。佛何以笑。佛言有六…
《佛說罵意經佛說罵意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