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淨業障經》

「律部」經文1494卷24頁碼:P1095
失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于衆生起大悲心發平等意。雲何當令一切衆生受行佛法使不斷絕。又如良醫所有醫方經書咒術不斷絕時。心生歡喜踴躍無量。文殊師利。菩薩亦爾。諸佛種性不斷絕時。心生歡喜亦複如是。文殊師利。一切衆生不盡如醫能治衆病。設有能者是亦難得。文殊師利。菩薩亦爾。不盡如佛起菩提心而自莊嚴。設有能者是亦難得。又如良醫于諸醫方經書秘術不應懈怠以修醫法。文殊師利。菩薩亦爾。不應懈怠如羸病人發菩提心。文殊師利。自然無師是爲難得。不從他知是亦難得。妙勝之心是亦難得。修行佛法是亦難得。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于一切法心無障礙逮得清淨。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若有菩薩觀于貪欲是一切法嗔恚愚癡是一切法。是則名爲淨諸業障

  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于諸五欲不生愛樂亦不放舍。觀欲實性即是佛法。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而于五蓋以求菩提。如是觀時不得五蓋及與菩提。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九惱法即是慈心。思惟觀察九惱法時。不得他人及與己身。名最上慈。以于諸法無所得故。菩薩觀忍亦複如是。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于犯戒即是不犯。觀非毗尼即是毗尼。觀于系縛即是解脫。觀于生死即涅槃界。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貪欲界即涅槃界。嗔恚愚癡亦複如是。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一切法無有體相亦無根本。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悭及施不作二想。持戒毀戒不作二想。嗔恚忍辱不作二想。懈怠精進不作二想。亂心禅定不作二想。愚癡智慧不作二想。是則名爲淨諸業障。複次文殊師利。若有菩薩觀諸煩惱即是佛法。是則名爲淨諸業障。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觀諸煩惱即是佛法。佛告文殊師利。于意雲何。汝頗見法能還與法作系縛不。答言。不也世尊。文殊師利。于意雲何。頗見有法能爲諸法作解脫不。不也世尊。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得無生忍。文殊師利言。一切煩惱即無生忍。所以者何。一切煩惱同虛空性。以是義故。我觀諸法無智無斷無證無修。而諸凡夫障礙所蔽。無有佛法見有斷結。修佛法故。爾時世尊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能解說無盡之法。文殊師利。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無垢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于世。文殊師利日無垢光如來壽九十劫。國名衆香。彼佛世界多諸衆生好樂小法。少能修習無上大乘。彼佛世尊般涅槃後。法住千歲分布舍利。如我滅後等無差別。時有比丘名曰勇施。慚愧樂學善修戒身。多聞智慧顔貌端正。成就第一清淨妙色。爾時勇施著衣持缽入難勝城。次行乞食到長者舍。其家有女容貌端正未適夫主。時長者女見勇施已生愛染心。作如是念。我若不得勇施比丘以爲夫者。當自殒命。初不向人說如此念。欲心內結遂以成病。爾時勇施乞食得已還詣精舍。而于後時女父命終。爾時其母而問女言。汝何因緣而致斯病。女時默然遂不飲食。爾時女母密遣余女先來親善同苦樂者。而往問言。以何因緣而致斯病。時女答言。我于先時見一比丘顔貌端正。便生欲心以致斯病。若得從意我病則愈。若不得者便當殒命。是時余女聞此事已。還向其母具說上事。其母聞已作是思惟。今我此女病患如是。若使不得勇施比丘。當作何計。複作是念。我今當請勇施比丘數至我家。當使此女從受經法。爾時勇施而于異時。入城乞食複至其家。見長者女身體羸瘦。而問之言。此女何緣而有此病。時母答言。而我此女好聽經法。我常固遮不遂其意。以致斯病。爾時勇施語其母言。莫遮此女使不聽法。母還報言。尊者。若能教授此女經法我當聽之。爾時勇施即便許可。其母語言。從今已往常至我家。答言可。爾時長者女聞是語已心大歡喜。我今當作種種方便。令此比丘于我生著。時長者女語勇施言唯願尊者。哀愍我故常至我舍。爾時勇施默然許可。即受其食還詣精舍。爾時其母語其女言。從今已往好自莊嚴。以好栴檀種種雜香以塗其身。更著新好上妙衣服。如是莊嚴可得從意。其後勇施數到其家轉相親厚。數相見故便失正念而生欲心。即與彼女共行淫法。心遂耽著往來頻數。時彼女夫見此比丘往來頻數心生疑恚。即設方便欲斷其命。勇施比丘聞是事已。即作是念。當以毒藥持與彼女令斷夫命。爾時勇施即以毒藥持與彼女。而語之言。若必念我可持此藥以殺汝夫。時長者女即以毒藥和著食中。敕其婢使。持此飯食以飯我夫。夫食飯已即便命終。爾時勇施聞彼命終。心生大悔作是思惟。今我所作是大重惡。何名比丘。受行淫法又斷人命。我今如是當何所歸。生大憂惱。我若命終當墮惡道。誰能免我如是之苦。以是事故從一精舍至一精舍。惶怖馳走衣服落地。作如是言。咄哉怪哉。我今即是地獄衆生。時有精舍名曰醯無中有菩薩名曰鼻揉多羅。勇施比丘即入其房舉身投地。時彼菩薩問勇施言。何爲以身自投于地。答言。大德。我今即是地獄衆生。又複問言誰乃令汝爲地獄人。勇施答言。我作大罪。犯于淫戒又斷人命。時彼菩薩語勇施言。比丘莫怖。我今力能施汝無畏。爾時勇施聞彼菩薩施無畏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爾時鼻揉多羅菩薩。即時從地接起勇施牽其右手。將至異處坐林樹中。時鼻揉多羅菩薩湧身虛空高一多羅樹。語勇施言。今汝于我生深信不。勇施即時叉手合掌而答之言。我見仁者。如遇大師亦如世尊。爾時鼻揉多羅菩薩即時入于諸佛境界大乘妙門如來寶即叁昧。入叁昧已即于身上出無量佛身。皆金色叁十二相遍林樹間。爾時諸佛即時同聲。說是偈言

  諸法同鏡像  亦如水中月

  凡夫愚惑心  分別癡恚愛

  法無作無處  如虛空清淨

  亦無有覺知  虛诳不牢固

  于內求恚愛  未嘗有得者

  凡夫生染愛  實無有染著

  如于眠夢中  染著于諸色

  亦如刀割物  而刀無所知

  凡夫亦如是  愚惑妄分別

  于愛生染著  于恚增诤訟

  世間猶如夢  空無不牢固

  如焰空中雲  癡愛寂無相

  諸法如草木  心不在內外

  愛非壽命人  自性無所有

  凡夫見諸法  計從因緣生

  無作不可取  性離常寂靜

  諸法猶如幻  凡夫生取著

  幻性無堅固  貪嗔癡亦然

  諸法常無相  寂靜無根本

  無邊不可取  欲性亦如是

  衆生如鏡像  計著于我所

  離如妄分別  無堅固可取

  諸法如影響  欲恚無處所

  如幻夢水月  實無染恚者

  境界不真實  空無不可取

  分別法無主  根本常寂靜

  譬如幻化人  無有貪恚癡

  幻夢等諸法  其邊不可得

  如月現于水  而不在水中

  凡夫染癡恚  癡愛恚無性

  貪嗔恚愚癡  諸緣常空無

  無衆生壽命  虛無常寂靜

  無眼亦無耳  鼻舌亦複然

  凡夫癡無智  虛妄生牢固

  如虛空無邊  無盡無去來

  諸法亦如是  如手摸虛空

  種種分別法  實無分別者

  凡愚計諸陰  而實無有生

  我觀一切法  性相無所有

  無生亦無滅  未曾有聚散

  諸法性解脫  寂靜無處所

  無能悕取者  解此名爲智

  爾時林中萬二千天子。詣鼻揉多羅菩薩來聽法者。聞說是偈即時皆得無生法忍。勇施比丘見諸化佛神通變現。于諸法中思惟選擇。離諸蓋纏得無生忍。文殊師利。汝莫生疑。爾時鼻揉多羅菩薩豈異人乎。今彌勒菩薩是也。勇施比丘豈異人乎。寶月如來是也。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勇施比丘已成佛耶。佛告文殊師利。今已成佛在于西方。去此佛土恒河沙數諸佛世界。有國名常光。寶月如來于彼成佛。文殊師利。汝觀是法能令衆生離諸業障。受行淫法斷人命根。能令現身得無生忍。所以者何。能觀叁界如影響故。猶如幻師觀于幻人無有障礙。文殊師利。諸凡夫人于無有法妄生分別。墮諸惡趣受于無量百千萬苦。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經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尊重贊歎。而于現世得何等利。佛告文殊師利。于意雲何。如日光明照閻浮提。于諸衆生有幾所利。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日光明照閻浮提。于諸衆生而作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文殊師利。當知是經亦複如是。能令菩薩破諸結縛。能生無量智慧光明。亦于諸法得無障礙。速疾能生無礙智辯。若說法時不爲衆魔及外道之所破壞。斷其樂說。文殊師利。譬如大火焚燒草木無有遺余。當知是經燒一切結。亦複如是。文殊師利。如雪山王諸余黑山不能障翳。若有菩薩得聞是經。亦複如是。諸余外道不能如法而毀壞者。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諸小國王無敢拒逆。若有菩薩得聞是經。亦複如是。一切雜論嚴飾章句。如是之人不能抑製。文殊師利。譬如比丘善能持律能除他人破戒疑悔。當知此經亦複如是。能令衆生離諸憂悔。文殊師利。如日天子所至之處能破衆冥。若有菩薩得聞是經。亦複如是。能破一切無明黑闇。能生一切智慧光耀。所以者何。以因是經善修慧故。爾時惡魔來至佛所白佛言。世尊。如來大悲憐愍一切常施安樂。唯願世尊莫說此經。所以者何。若說此經諸魔宮殿皆悉震動。諸憂惱箭入我身中。以此經典行閻浮提故。世尊。我今當令如是經典無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之者。當使此經似如邪道。令諸衆生起于邪見。讀誦方廣大乘比丘。心生疑悔誹謗此經。爾時釋提桓因以佛神力。即于佛前頭面禮足。以天曼陀羅華而散佛上。白佛言。世尊。惡魔波旬設諸方便欲爲此經而作留難。世尊。我當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恭敬。如來滅後我與阿難。當令此經行閻浮提。普令周遍。我與四王諸鬼神等。常當擁護說是經者。若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恭敬是經典者。于諸擁護我爲宗主。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恭敬如是經典。亦爲他人流布顯現。所以者何。阿難。此經則是諸法之鏡。阿難言。如世尊教我當受持。當何名斯經。雲何奉行。佛告阿難。此經名爲淨諸業障。亦複名爲入于諸法無障礙慧。說是經時六十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八十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尊者阿難文殊師利法王子。及諸天世人乾闼婆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 继续阅读 ▪ 善恭敬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