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王舍城東庵羅園。大婆羅門聚落之北。毗提呬山帝釋岩中。與大衆俱
爾時帝釋天主。聞佛在摩伽陀國毗提呬山帝釋岩中。即告五髻乾闼婆王子言。汝可知不。我聞佛在摩伽陀國毗提呬山帝釋岩中。我欲與汝共詣佛所親近供養。是時五髻乾闼婆王子聞是語已。白帝釋言。甚善天主。作是言已。即持琉璃寶裝箜篌。隨從帝釋。時彼天衆。聞帝釋天主與五髻乾闼婆王子。發心往詣佛所親近供養。亦各發心樂欲隨從往詣佛所親近供養。爾時帝釋天主與五髻乾闼婆王子及彼天衆。從彼天沒。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即到摩伽陀國毗提呬山側。是時彼山忽有大光普遍照耀。其山四面。所有人民見彼光已。互相謂言。此山何故有大火燃。映蔽本相猶如寶山。爾時帝釋天主告五髻乾闼婆王子言。汝見此山有如是殊妙色不。爲佛世尊安止其中四事清淨。又複此山所有堂殿悉皆寶成。人所居者。盡諸煩惱悉證聖果。乃至大力諸天亦常止此。又複告言。是故我等難逢難遇。如先所說親近供養。今正是時。汝五髻乾闼婆王子可以所持之樂。當作供養。何以故。過此已往。實難值遇。時乾闼婆王子聞是語已。白帝釋言。甚善甚善。說是言已即起思念。諸佛如來具天耳通。無遠無近皆悉能聞。作此念已。即動所持琉璃寶裝箜篌。于其聲中而出伽陀。于伽陀中說所樂事。彼伽陀曰
如日光賢女 當請求父王
與我爲眷屬 是知如賢良
我所戀慕汝 譬如熱惱者
思念于清涼 如渴人思水
如病者思藥 如饑者念食
如大象被鈎 而不能前詣
又如阿羅漢 樂求寂滅法
今我所求願 其義亦複然
貪欲增煩惱 此無有真實
不果所願求 受種種苦惱
我所作福業 供養阿羅漢
所獲得果報 當與汝共之
我求日光女 是意甚堅固
帝釋諸天主 當施我所願
爾時世尊于帝釋岩中。以天耳通遙聞其聲。即以神力遙告五髻乾闼婆王子言。善哉善哉。乾闼婆王子。汝善于樂鼓動弦時。出微妙音如妙歌聲。作歌聲時複如弦音。以何因故。久發音樂于彼弦中而出伽陀。複于伽陀說叁種音。謂愛樂音龍音阿羅漢音
爾時五髻乾闼婆王子承佛神力。遙聞佛語即白佛言。世尊。我念一時有乾闼婆王名凍母啰。其王有女名爲日光。我心所樂求爲眷屬。我時雖設種種方便亦不果願。遂于女前動如是樂。于樂弦中而出伽陀。于伽陀中說叁種音。世尊。我當動此樂時。彼善法會有諸天衆。互相謂曰。此五髻乾闼婆王子不見不聞。我佛世尊十號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于是我謂諸天衆言。汝等諸天善贊佛德。諸天答言。五髻幹婆闼王子。我等所有贊佛功德與汝共之。五髻乾闼婆王子。聞諸天言忽有省覺。報言。仁者。我今歸佛世尊。我以此事故。向于佛動如是樂
爾時帝釋天主作如是念。今此五髻乾闼婆王子根緣成熟。未至佛前。已伸供養。作是念已。告五髻乾闼婆王子言。汝持我語。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如我詞曰。天主帝釋。稽首雙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進止無惱不。我今與彼忉利天衆。欲來詣佛親近供養。當聽佛旨。是時五髻乾闼婆王子聞此語已。白帝釋言。甚善天主。作是語已。往詣佛所。頭面禮足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帝釋天主與忉利天衆。遣我來此禮佛雙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進止無惱不。我等今日欲詣佛所親近供養。故遣我來聽于佛旨。佛即答言。汝可回還告語帝釋及彼天衆。今正是時。五髻乾闼婆王子承佛聖旨。還帝釋處傳世尊言。今正是時。爾時帝釋及忉利天衆便詣佛所。到佛所已。禮佛雙足住立一面。是時天主即起是念。此帝釋岩。其相迫窄。天衆無數如何坐耶。佛知其意。即以神力令岩寬廣。容諸天衆各不相礙。帝釋天主及彼天衆。各各禮佛次第而坐。衆坐已定。帝釋天主合掌白言。世尊。我于長夜樂欲見佛樂聞正法。世尊。我念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入火界叁昧。是時我在毗沙門宮。見彼宮中有一夫人。名曰妙臂。見佛入是火界叁昧。合掌恭敬專心念佛。我見世尊未出叁昧。告妙臂言。待佛世尊出于叁昧。傳我至誠問訊于佛。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進止無惱不。又複告言。待佛出定。傳我至誠。勿使忘失。世尊。是事實不。佛言帝釋。此事實爾。而彼夫人曾代于汝致敬問訊。佛又告言。天主。我在叁昧亦聞汝語。其後非久。即出叁昧
爾時帝釋白言。世尊。我昔曾聞。有佛如來正等正覺。出現于世作大利益。以大方便隨類引導。或隱人相。或現天身。我今自知。佛出世間作大利益。以善方便隨類引導。或隱或顯。世尊。所有聲聞。從佛出家修持梵行。命終之後生忉利天。而彼天人樂叁種事。謂壽命色相及與名稱。世尊。昔有釋女。名曰密行。從佛出家持于梵行。常厭女身求男子相。命終之後生忉利天。爲我作子。名曰密行。具大威力是大丈夫。世尊。複有叁苾刍修聲聞行。而未能斷貪欲之心。命終之後生于天界。作尾那乾闼婆子。常來爲彼密行天子作承事者。時彼密行天向尾那乾闼婆子。說伽陀曰
我昔爲女人 具智名密行
厭女求男相 常供佛法僧
時見汝叁子 而修聲聞行
今生于下族 爲我作承事
汝等今當知 我爲汝說實
汝昔爲人時 四事鹹豐足
不依佛禁戒 今可懷慚恥
了心即正法 唯智者能了
我昔汝同行 近佛聞正法
起信持佛戒 及供養聖衆
我因行正行 得爲帝釋子
具天大威力 自知名密行
止殊勝宮殿 轉女成男相
汝乾闼婆子 從佛持梵行
聞佛最上法 卻爲承事者
我于天界中 未見事今見
修持聲聞行 而生于下族
汝乾闼婆子 受我密行化
汝等所受生 非彼諸佛子
乾闼婆子言 天所說誠實
我等因貪欲 墮乾闼婆趣
我今起精進 唯念佛正法
知貪欲生過 斷彼貪欲心
貪爲煩惱縛 其力勝魔軍
棄佛真實法 故不生勝天
帝釋與梵王 坐于善法會
觀諸天勝行 經遊天界者
見我生下族 經遊于天界
我由行不正 而不獲勝果
爾時密行天 白父帝釋言
父王今當知 我佛最上尊
出現于世聞 善降諸魔軍
名釋迦牟尼 此叁乾闼婆
是彼佛之子 忘失于正念
墮乾闼婆趣 而于彼叁中
唯一不正知 余二歸正道
常向佛菩提 而行于正法
所見諸聲聞 無有能及者
彼遠離所欲 能斷于煩惱
唯念佛世尊 不複生余想
所有未了法 彼二悉正知
當得勝果報 而生于梵天
世尊。我于爾時聞密行天子說是偈已。我于此事有所未決。故來佛所。欲伸請問。願佛垂愍。爲我宣說
爾時世尊而作是念。帝釋天主于長夜中無懈無廢無塵無垢。如有所問是真不知非作魔事。彼有所問當爲宣說。作是念已即說伽陀。告帝釋曰
帝釋今當知 汝心中所樂
欲有所問義 當問我爲說
爾時帝釋天主即說伽陀。白世尊曰
今蒙佛聽許 如我意所樂
我今當啓請 願佛爲宣說
帝釋天主說伽陀已白佛言。世尊。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及諸異生等。以何爲煩惱。佛言。以憎愛爲煩惱。帝釋天主。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乃至諸異生等。而作是念。嗚呼我自于他先無侵害亦不怨枉。不鬥不诤無訴無訟。又不相持。雲何于我返作是事。天主。如是之事由憎愛起。憎愛起故煩惱遂生。帝釋白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今從佛了知此義。憎愛爲煩惱。斷于疑惑。滿所樂心
爾時帝釋天主得聞佛說歡喜信受。複白佛言。世尊。此憎愛煩惱。何因何集。何生何緣。何因得有。何因得無。佛言。天主。此憎愛煩惱。怨親爲因。怨親而集。從怨親生。怨親爲緣。由怨親故。有憎愛煩惱。若無怨親僧愛即無。帝釋白佛言。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今從佛了知此義。憎愛煩惱怨親爲因。若無怨親即無憎愛。又複白言。世尊。怨親因何有。從何集。由何生。依何緣。何因得有。何因得無。佛告帝釋。所欲爲因。從所欲集。由所欲生。依所欲緣。因其所欲故有怨親。若無所欲怨親即無。帝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而彼怨親因所欲有。又複白言。世尊。而此所欲。何因而有。從何而集。由何而生。依于何緣。何因得有。何因得無。佛言。帝釋。所欲因疑惑有。從疑惑集。由疑惑生。依疑惑緣。因疑惑故而有所欲。若無疑惑即無所欲。帝釋白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所欲因疑惑有。又複白言。世尊。疑惑何因何集何生何緣。而此疑惑。何因得有。何因得無。佛告帝釋。以虛妄爲因。從虛妄而集。由虛妄生。依虛妄緣。以虛妄故即有疑惑。由疑惑故致有所欲。因其所欲故有怨親。由彼怨親遂有憎愛。以憎愛故乃有刀劍相持訴訟鬥诤。情生谄曲。語不真實。起如是等種種罪業不善之法。由此得一大苦蘊集。天主。若無虛妄即無疑惑。若無疑惑即無所欲。所欲既無怨親何有。怨親不立憎愛自除。憎愛無故。刀劍相持訴訟鬥诤。谄曲之情不實之語。如是等種種罪業不善之法。皆悉得滅。如是則一大苦蘊滅。帝釋白佛言。如是如是。如佛所說。因疑惑故則有虛妄。複白佛言。世尊。虛妄之法以何法滅。乃至苾刍當雲何行。佛告天主。滅虛妄者。謂八正道。八正道者。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由是八法虛妄得滅。若諸苾刍行是法者。是即名爲滅虛妄行。帝釋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滅虛妄者是八正道。帝釋複白佛言。世尊。所滅虛妄法。若苾刍行者。當于別解脫法中有幾種法。佛言天主。虛妄法者。于別解脫法中。有六種法。何等爲六。所謂眼觀色。耳聽聲。鼻">齅香。舌了味。身覺觸。意分別法。天主。眼觀于色有二種義。謂可觀不可觀。不可觀者。謂于一切染法境界而不可觀。可觀者。謂于一切善法境界…
《佛說帝釋所問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