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情緣戒。
(2)菩薩四攝法:利行、同事、布施、愛語。
(3)居士六和敬:見和、戒和、身和、口和、意和、利和。
(4)以淨土爲依,以菩薩道爲實行的基礎。
(5)
a.緣不具足時,不強求不合適的情緣。
b.孽緣到來能避則避、勿見面,真須面對時,須有勇氣化解。
c.惡緣相遇仍要面對,終須慈悲化解。
d.善緣相遇須珍惜。
(6)兩性關系,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菩薩伴侶成。居士們修持同樣能證菩提,無上甚深微妙法。
(七)以下有十個故事分別說明,讀完後不妨想一想如果你是當事人該怎麼辦?
故事(一)外遇
原因:前世情緣未了,今生再聚,緣聚緣散半點不由人,另一半須有耐心,家中須支持,才不會讓婚姻破裂。
有位翁先生年齡四十五歲,太太四十歲,二人在山中歲月生活清苦,孕有子女二人。打柴、賣蜂蜜、茶葉,日子簡單。沒想到一日有位十八歲的妙齡女子阿美前來問路,看見翁先生的神奇,突然慌亂難以言喻。隔了一星期,阿美又帶著禮物,以謝謝爲由前來探訪。她的內心其實想見翁先生,恰巧翁太太不在家中,兩人一見如故,談笑自若,婉如多年的老友交換電話、互相了解。翁先生也不自覺的莫名奇妙,心中有所變化,但終不自覺、莞爾一笑。電話鈴聲聲聲響,原來是阿美甜美聲音,一句老伯好,讓翁先生多高興。日子在前進中慢慢産生了變化。翁太太發現翁先生的精神很好、愛漂亮、定時等電話……。她雖然覺得奇怪一個老頭子還有喜事,也不在意,每天忙她的生意。一天阿美放假,約翁先生出外吃飯,阿美總覺得翁先生是她的親人,非常依賴他,什麼話都說給他聽。翁先生也默默聆聽,兩人沈醉在時空中。如此多次相交往兩年,追阿美的男生也很多,但她總覺得對方不夠成熟,還是喜歡年歲大的翁先生。到了第叁年,翁先生也顧不了社會輿論的壓力,自動與阿美同居。翁太太非常生氣,真不可思議,大吵大鬧了叁年,最後也只有眼看此事成定局。孩子也上大學了,翁太太只有到觀音殿中求觀音,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嚎啕大哭,哭盡心中所有的委曲,到底是爲什麼?該如何做?翁太太回家晚上做夢,夢中清楚了知因果事,知阿美是翁先生過去生的太太,情緣未了,此生尚有叁年同居日,待情緣了完後,自然會回家門,而阿美也自會再嫁。
翁太太收回心情,仍然照顧生意、照顧孩子,把翁先生的事情暫且擱在一旁,放他叁年長假,待叁年後再說。果然叁年後,阿美覺得人生美麗,何必爲此翁老守一輩子,當名不正言不順的第叁者,漸漸情意淡卻,開始交其他男朋友。翁老也自覺對不起太太、孩子,也很想家。午夜夢回,也自責自己往日的行爲,鼓起很大的勇氣,在太太生日那天,買份生日禮物回家忏悔,從此又回到往昔。但是,翁太太總是女人心,雖然先生回來了,但氣總是不順,常常想去罵他!漸漸的,憎恨心、怨氣爆發出來,翁老又可憐了,叁不五時的又被太太責罵(只要出門一定被罵),或指桑罵槐的羞辱翁老,眼看家中又要面臨風雨天,翁老信用破産。晚上觀音淨瓶佛祖現,慈悲忍辱是修行,漸漸的翁太太也平靜了,家中也一團和氣,皈依觀音佛祖,真是不容易。
故事(二)姊弟戀
原因:縱使情投意合的姊弟戀,終逃不過社會的禮俗,所以婚姻有條件、愛情無條件。
話說有一大學教授李仙貌如仙女、氣質超脫、學問品行皆好、自我要求高。追求她的男性如過江之鲫,但她的內心平靜如止水,每天努力工作。她自己也很認命,心想若真沒有適合的伴侶,也就一人過。
偶然機會中,赴美開會參加一個工作計畫,本來也抱持著輕松的精神。在會議中,遇到了比她小十歲的年輕工程師張桦,彼此印象很好,一見如故、再見鍾情,就這樣觸動內心的心弦。午夜夢回蕩漾著心緒,情不自禁的很想見到他。這位男性工程師張桦英俊潇灑、風趣幽默,每每能讓李仙的情緒安定,沒多久他們兩人就像男女朋友一樣進進出出,一年後兩人秘密互訂終身,以爲快樂不受別人影響。哪知男方張桦父母有意見,認爲年齡不恰當,但無論如何說明都擋不住那如磁石般的愛情,最後只有暫時讓時間來解決。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叁年了,女方又回原地工作,男方也回香港,從此兩地奔波。時間讓雙方再度冷靜發現無法與社會融合,終究只是如虛幻的夢幻,午夜夢回淚衫襟,最後感情平複又回到原點。愛過才知情深,醉過方知酒濃,內心深處不可言喻,只能怨恨時間的安排,無法有終。
故事(叁)姑嫂惡緣情
原由:姑嫂關系要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五情需圓滿。人生無遺憾,還是須多爲對方著想。
話說有位女性外科醫生趙美,美麗大方、外向、人緣好,經媒妁之言介紹一位高中學校的教務主任王強給她認識。王強做事負責認真、研究所畢業,兩人相約多次,雙方經家長同意共結連理。
王強住在臺北,小姑王麗叁不五時會來探視,並做些好吃的東西。其父偶而也由南部上來相聚,一家在臺北仍如往昔在南部一樣和樂過日子、很快樂。
當趙美與王強要結婚時,立刻整修房子,小姑也好快樂,共同參與家中喜事。結婚後,趙美與小姑王麗關系日益惡化。經常爲了一點小事情,吵得不可開交。一日王麗正在泡面,只因垃圾未丟入垃圾桶,惹得趙美非常不高興,在王強面前叨叨不停。小姑王麗也不是省油的燈,因趙美回家脫鞋不擺好、亂放,也對王強抱怨嫂嫂的不是。王強如夾心餅幹,介于姑嫂中間過日子,叁不五時總有一些事情煩心,好日子沒有幾天。一年後,趙美生了一個男孩,全家都很開心。趙美想請一個傭人,心想房子不夠住,想小姑應該搬出去住,這下子又開始大吵大鬧,小姑王麗不同意,最後經其婆婆勸導,王麗終于搬出去了。
趙美得到嬌寵,更是誇張,經常以命令式的語詞令其先生泡奶、照顧孩子、換尿布,自己更是自主強烈,不然就威脅著要離婚。先生爲了孩子只好忍氣吞聲,但終究不快樂,自己的親人漸漸疏遠,妹妹也不常來,突然覺得自己很孤獨,想家想親人,如何面對此情,真需要多多爲對方想一想。
故事(四) 婆媳惡緣,家事難解
原由:章文前世與其妻子,乃是明媒正娶之姻緣,夫妻恩愛、鹣鲽情深,其間經商也頗爲成功。但是好景不常,其後章文爲家中婢女色誘,收了婢女作爲小妾,從此家庭紛爭不斷。幾經時空輪轉,大小老婆直至今生相遇,仍是水火不容,形成婆媳惡緣。
話說有一位家住新竹竹東的老太太——阿妹,年輕時便守寡,育有一子名叫章文,阿妹年輕時工作努力、態度認真,得到老板的賞識代管臺北的商店,所以生活得以安定,阿妹的見識、談吐、氣質非一般女子,待人寬厚有禮,只要是寺廟的事,不論大小事、香油錢或是贊助款,皆熱心護持,不落人後。
而阿妹之子章文,一表人才,聰明有禮,待人接物均如其母,頗爲人所稱贊。章文成年後,阿妹托媒人,爲章文娶了一個妻子,其後生有一子,一家叁口一同生活,家計無慮,可惜好景不常,五年之後婆媳問題漸漸展開,阿妹每次一看兒媳婦心中便有氣,對媳婦說話也是聲音拉高、嚴厲命令。久而久之,媳婦見到阿妹就如同老鼠見到貓一樣,能閃則閃,能躲則躲,之後婆媳關系每況愈下,漸行漸遠。而夾在中間的章文也不好受,只要言語間偏袒某一方,立即會遭到另一方的非議,每日就像生活在沸水之中,水深火熱。也因如此章文常想出家,渴望自在、甯靜、無爭的日子。一日章文及其妻子有緣來到道場,在觀音佛祖及大師面前哭訴所過的悲苦日子,大師深知其中因果,便勸章文及其妻子要善待母親,有時間要多陪母親,化解其心中的怨氣。
但是誰知章文夫妻並沒有聽入大師所說的話,反而依舊想與母親阿妹劃分界線,這使阿妹更是怒氣沖天,變本加厲的對待兒媳婦,每日指使媳婦打掃房間、不許偷懶,也不許離開其住處,每日眼睛盯著媳婦的一舉一動,使得媳婦如坐針氈,連吃飯睡覺都不得安甯。
後來章文身體檢查得知患了癌症,只剩叁年壽命,此時大師也早已規勸章文要多休息,須照顧身體,但是章文不以爲意,只說工作忙碌無法休息。叁年之後章文還是因病而終,阿妹白發人送黑發人泣不成聲,章文往生後,由阿妹照顧媳婦及孫子,雖說阿妹願意負起照顧的責任,但是心裏深處最終還是不願坦誠相待媳婦,媳婦也依然無法遠離每天受阿妹诃責的日子,前世結下惡緣,今生當得再受,怎可不慎。
故事(五) 婆媳善緣
原因:前世即爲藥商布施、善緣增廣、福壽永康甯
王先生家住臺中,是位藥商,家中育有叁子,均爲人忠厚老實,王先生及王太太皆爲佛門信徒,依十善業、布施…等爲行爲准則。
家中分別娶了叁個媳婦,王先生及王太太將家庭當做公司來企劃經營,大事原則家中訂規,小事則分別…
《居士婚姻兩性觀 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