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愛情與情苦及如何解脫
藥師山紫雲居士
前言
筆者于少女時,曾經看到一位氣質清秀的少婦,披頭散發、長發及腰,穿件破衣服扛著掃帚,邊走邊笑、喃喃自語,後面跟著一群小朋友在嘲笑戲弄她,而此少婦似乎也不理睬外面發生的事情,只顧自語自言,重複說著爲什麼…爲什麼…。剎那間筆者覺得她不理會世間的人事而是沈浸在另一個思維空間中激蕩,最後才由他人處得知他先生抛棄了她,此情景爲人世間最可憐的一幕,隨著歲月增長也過看悲歡離合的各種情景,如老榮民千辛萬苦回到大陸看當年嬌美的妻子、如今也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心中感慨萬千,訴說內心點滴的心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問『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問『情』是何其多,蕩然于心中,現在以修行者觀點看人世間之『情』,知道可以由此情了脫,同理也可以以愛欲(淫)了脫生死進入圓覺。
情緣與情苦
少女時看瓊瑤小說《窗外》、曹雪芹的《紅樓夢》、金庸的武俠小說如《神鵰俠侶》及《達賴六世情歌》等都會使人陷入了一個甜蜜的情境,如相愛的兩人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海誓山盟、至死不渝、無怨無悔在一起,此情綿綿無絕期,打坐時無法入定,情人曆曆在眼前,很想二人在一起,談天說地不累也不困、不想分離,即使身處墓地也無有恐懼心,那種精神支持力讓人歎爲觀止,大概每人多少都有上述的經曆,這是情緣顯現。
我們可能又聽到愛情像汽球、像夢幻泡影,癡癡的盼著愛人回到身邊,梁山伯、祝英臺兩地相思,要用非人間藥草才可治相思病,午夜夢回之時,百思不解,怎麼他會離我而去喜歡別人!晚上睡覺時不見人影了,大概每人也有上述的經曆,這即是情苦顯現。
情緣、情苦發生時各種煩惱即會出現,那情緣又由何處而來,情緣是由情種而來。
情種與愛種
『情種』是對愛情貪愛的種子,其色爲咖啡色,是情苦的源頭。『愛種』是衆生對淫樂貪愛的種子,其色灰白,是形成淫苦與淫魔的原因。人因潛意識(第八識)有情種,當其現前時就有愛情的現象發生,衆生因而情愛綿綿。情愛至極而生愛欲,而衍生愛種。反之,因愛種而貪淫樂,亦會由此而生情種,二者關系密切。也就是這些情種及愛種,使衆生情愛與欲愛滋生不絕,也因此使衆生深陷紅塵不得出離。
情屬無常性,須斷此情欲愛種方可解脫
了解情種、愛種、情緣、情苦的現象,佛菩薩慈悲六道衆生沈醉于愛河無法了脫,所以彌勒菩薩爲衆生請教本師,于圓覺經中之開示如下:『彌勒汝當知,一切諸衆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于生死若能斷情愛及貪嗔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現在修行者及未來世衆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本師佛弟子以出家相表示斷除愛欲、愛種的決心。居士修行最後以如幻法不著愛欲、愛種方可入圓覺。
情種也是業障之一,與貪、嗔、癡一樣,在觀想時可發現情種是有陵角如淺咖啡的果實,情液是一種深咖啡黏液,且有欲念想要沾黏所喜愛的對方。
修行者若具有此『情種』即無法入八地果位,佛法中的各種無上微妙密法,例如如幻法、叁昧法等皆無法修學。若修行者有此情種也無法『永住』淨土,即使在淨土己修到五、六地時也因情緣愛種仍須回到六道中將此情緣愛種了完後才可成阿鞞跋致,一位『阿鞞跋致』須了斷叁種情即愛情、友情、親情。若修行者要有建造淨土的能力,則更須了卻五種情:愛情、親情、友情、師徒情、君臣之情。
情苦的原因
一般人當情緣了盡之時即現情苦,情種與愛種會因時空改變,年老色衰、喜新厭舊、缺乏神秘等因素而逐漸消失,因此愛情也入于平淡,甚至生殺害之心,導致不可收拾之後果。但若能由情苦之煩惱而了悟其苦之害,由此生出慈悲心,也由此解開出情苦之法門、開出智慧的花朵,則也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方式,以下綜合各種數據源,把情苦的特點敘述于下:
1、累生累世用情不專,對不同人即有不同的情種,當機緣成熟時都會因情愛種而無法克製,在共同環境中産生一人、二人、多人之痛苦,如一夫多妻、婚外情等。
2、情愛種無免疫性,除了引發情愛,同時又造情愛種貯藏在第八識中,等待有緣再引發,由此可知情緣戒是防止再造情苦的根本方法。若本來已具有情緣與情種,則此情緣必會顯現,任何人也無法免除(除非另有安排)。
3、情緣數量因人而異,情種數量是決定夫妻關系的時間長短的一個因素,情種少可能因此而成露水姻緣、一夜夫妻等。
4、情種中夾帶嗔恨即成怨隅,由于過去累生不好的因緣,此生可能仍是吵吵鬧鬧,待情種盡時即會相安無事。
情苦心的各種狀況
由小說、書刊及一些經驗,我把情苦心中的狀況概述于下,其真正之甘苦,只有身曆其境者才可體會。
1、失落心:突然間驚愕「怎麼會如此!」,尤其兩個相愛的人已訂終生,結婚時新娘、新郎不是我,這期間會難過沮喪、心痛如刀割,一切誓言如泡沫,此期會向好友訴苦,嚴重者産生憂郁症,若有自殺行爲傾向則需要友人之支持關懷。
2、嫉妒、怨恨心:內心中嫉妒、怨恨種子挾帶帶而出,一些不良的語言由此生出,怨恨、怨氣、嫉妒表現在行爲語言中,嚴重者彼此會打架、相罵、爭吵,甚至有置對方于死地才肯罷休。
3、報複毀滅心:內心有報複毀滅的念頭,如計劃殺人、毒殺、毀容、毀屍、殺害全家等各種行爲。有時想另結新歡以達報複對方的目的。
4、猜疑防範心:對周圍的人不再相信,且防範自己被害死、下毒,更開始算命、看風水以探查是否風水不利于自己的婚姻等。
5、告發心: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得到,告發醜事使對方無法立足于社會中。
6、丟棄及逃避心:感覺自己如廢紙一樣被人丟棄在垃圾桶中,覺得自已年老色衰、被人抛棄,想要躲到無人知道自己的偏遠地方,以封閉自己內心,因而有准備遷居、賣田、賣地、賣房子的意圖。
7、複原及忏悔心:經過上述一連串的心路曆程,也很累,證實到人心是醜惡、無常變化。會忏悔自己的個性不好,如此任性、不懂尊重、驕慢、貪、嗔、癡、怒,故受到果報而落得如此下場。因自責而檢討往昔的行爲,由此下定決心改變自己、重新出發,此期會再出現交際應酬,每天上班都是美麗漂亮不再哀怨,很可能以新的心情接受第二春,也可能從此不再談情愛,以事業爲主,也有可能會怕愛情再度傷害自己。
8、慈悲心:最後會以慈悲心相待,以慈悲心化解一切,坐在佛菩薩前訴出種種一切的無奈與委曲,由此才能將不好的心轉換到慈悲心,由于慈悲心的産生,心情開朗些,願意以有限的生命利益衆生。
以修行方法解脫情苦
(1)慈、悲、喜,舍心的擴大,學習擴大慈、悲、喜、舍心以消情苦心。
(2)保持清淨心,觀煩惱如夢幻且不執著,再由禅定中消除業障達心明無垢,學習持咒保持清淨心。
(3)行布施波羅蜜:心中舍棄一切,且不染著貪欲,甚至將自己心愛的人施舍布施給別人,此期可以看佛書。
(4)行忍辱波羅蜜:心安住無量慈悲,心中常住慈悲心不起嗔恨,以忍辱對治不理智的行爲,心中常想他們也是很可憐,世間人因果業報應該是早受早了,自己不要再卷入是非之中。此期要做情緒管理,控製大腦的第六識及皮質意念且觀想轉化心念以道業爲主,依止佛菩薩修行成就道業。
(5)持戒波羅蜜:參考情緣戒,深知情愛的可怕與無孔不入,學習情緣戒盡量不再造情緣,並期望早日了卻各種情緣(一生當多生使用)。
(6)禅定波羅蜜:以禅定方進入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認識業障的種類,如咖啡色(情種)、灰色(淫業)、嗔業(白色)、驕慢(黃色)、癡業(黑色黏液)及其他業種,由定中查出情緣,並經過忏悔,懇請佛菩薩以佛力消除之,由此破除情苦。
(7)智慧波羅蜜:由修行中深入禅定中可生智慧,修行進入空性月輪或本尊次第,無量微妙深法展現,尤其一些叁昧修持如慈叁昧、悲叁昧、喜叁昧、舍叁昧、普光叁昧、大光叁昧、明叁昧,更擴大四無量心放光,如雲覆蓋大地的心顯現……此時的心境己完全無嗔恨、無煩惱、無罣礙,也就不再有情苦,如此才永脫情苦。
(8)衆生因淫業不能解脫:楞嚴經中本師開示:有淫業者修行如煮沙成飯、無法成就。衆生著淫樂以致中脈無法明亮,衆生因承襲父母交媾時之淫業而形成中脈裏的紅、白菩提,若能修持無上密法使淫業消除,福慧種增加,進一步把淫樂轉幻,如此才能解除情淫二業。
(9)菩薩道伴侶難得,在生活上應互相鼓勵扶持,以成就道業爲主。
(10)在修行中,此時期其心念之轉折非筆墨所能形容,若修行者再染淫、情二業,則無法再回淨土。
(11)修行者因根器不同,當形成伴侶時都因認知不同,多有爭吵,又因外界的誘因增多,不守情緣戒時易再造情緣,又增加下一次痛苦煩惱,此時以守住情緣戒、莊嚴身相戒、不放逸戒爲要。
(12)修行者來世間有些是了情緣因果,所以勿再造新情緣,否則永無出期。
(13)淨土阿鞞跋致的果…
《談愛情與情苦及如何解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