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箧印陀羅尼經 白話批注(二)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箧印陀羅尼經白話批注 ()

  

叁藏沙門不空奉诏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佛門弟子葉政盛整理

  

經名批注

  ◎一切如來心:指空性、自性、法性、真如。

  ◎秘密:具有秘密智藏。

  ◎全身:色身。

  ◎舍利:智種子。

  ◎寶箧印:寶盒契印。

  ◎陀羅尼:總持、咒語、關鍵之意。

  ◎經:經要

  修行而入的自性、法性,可以起用秘密智藏(智種子),將得自諸佛法脈的智種子,藏于色身內內並布字于色身上,如同寶盒上的印字,此修行人具有無量多咒語、手印可以利益一切衆生的經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與大菩薩及大聲聞、天龍、藥叉、幹闼婆、呵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無量百千前後圍繞。爾時,衆中有一大婆羅門,名無垢妙光,多聞聰慧,人所樂見,常行十善,歸信叁寶,善心殷重,智慧微細,常恒欲令,一切衆生,圓滿善利,大富豐饒。時婆羅門無垢妙光,從座而起,往詣佛所,遶佛七匝,以衆香華奉獻世尊,無價妙衣,璎珞珠鬘,持覆佛上,頂禮雙足,卻住一面,作是請言,唯願世尊,與諸大衆,明日晨朝,至我宅中,受我供養。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婆羅門,知佛受請,遽還所住。即于夜間,廣辦肴膳,百味飲食,灑掃殿宇,張施幡蓋,至明旦已,與諸眷屬。持衆香華,及諸伎樂。至如來所,白言:時至,願垂降臨。爾時世尊,軟語安慰彼婆羅門無垢妙光,遍告大衆,宣言:汝等皆應,往彼婆羅門家,攝受供養,爲欲令彼,獲大利故。

  

(一)因緣

  本段說明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因緣:釋迦牟尼佛接受無垢妙光大居士供養,

  此無垢妙光大居士是具足福報的修行者。

  

(二)緣由

  1.釋迦牟尼佛敘述此居士的修行德行如十善、信叁寶、恒常欲令一切衆生圓滿善利、大豐富饒。

  2.恭請佛的禮儀及方法。

  3.無垢妙光及其眷屬非常隆重地張燈結彩,清潔環境持花香迎接佛,並以各種膳食供僧,此段並說出恭佛、供僧可獲得大利益。

  ◎如是我聞:阿難親自聞佛所開演。

  ◎一時:因緣成熟而說本經的某一時間。

  ◎佛:釋迦牟尼佛。

  ◎摩伽陀國:說法地點。

  ◎天龍、藥叉、幹闼婆、诃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指天龍八部。

  ‧天龍:天界即龍族衆生。

  ‧藥叉:捷疾鬼、勇健鬼。

  ‧幹闼婆:樂神。

  ‧呵蘇羅:阿修羅。

  ‧迦樓羅:大鵬金翅鳥。

  ‧緊那羅:歌神。

  ‧摩睺羅伽:大莽蛇神。

  ‧人非人:人形及非人形衆生。

  ◎大婆羅門:大居士修行者,具有福報。

  ◎歸信叁寶:歸依信奉佛、法、僧叁寶。

  ◎善心殷重,智慧微細:福慧具足。

  ◎常恒欲令,一切衆生,圓滿善利,大富豐饒:經常欲令一切衆生圓滿無缺、善得利益、大富豐饒、資具圓滿。

  ◎從座而起,往詣佛所,遶佛七匝,以衆香華奉獻世尊,無價妙衣,璎珞珠鬘,持覆佛上,頂禮雙足,卻住一面:請佛的禮儀及方法。

  ◎卻住一面:倒退而行安住一旁站立著以示尊敬。

  ◎默然許之:默許。

  ◎遽還所住:立刻、急速返回住所。

  ◎廣辦肴膳百味飲食:准備做各式各樣的珍膳美食。

  ◎灑掃殿宇:清潔環境。

  ◎張施幡蓋:張燈結彩。

  ◎至明旦已:到第二天早上。

  ◎爲欲令彼:彼指婆羅門。

  ◎獲大利故:婆羅門因供養釋迦牟尼佛會得大利益。

  

于時世尊,即從座起,纔起座已,從佛身出,種種光明,間錯妙色,照觸十方,悉皆警覺,然後趣道。時婆羅門,以恭敬心,持妙香華,與諸眷屬,及天龍八部,釋梵四王,先行治道,奉引如來。爾時世尊,前路不遠,中至一園,名曰豐財,于彼園中,有古朽塔,摧壞崩倒,荊棘掩庭。蔓草封戶,瓦礫埋隱,狀若土堆。爾時世尊,徑往塔所,于時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熾盛,于土聚中,出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今日所行,極善境界;又婆羅門,汝于今日,獲大善利。爾時世尊,禮彼朽塔,右遶叁匝,脫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淚,涕血交流,泣已微笑。當爾之時,十方諸佛,皆同觀視,亦皆流淚。各所放光,來照是塔,于時大衆,驚愕變色,互欲決疑。

  

(叁)古塔來由及此寶塔密要,即爲一切智種,可使修行人成佛。此段說明:

  1.釋迦牟尼佛的佛力顯現,以佛身由空起相用,放種種光照十方圓明,使各處衆生覺醒然後入各道度生。

  2.釋迦牟尼佛由無垢妙光大居士奉引前到豐財名園。

  3.豐財名園中,一個古朽塔,仍有佛、如來不斷加持。釋迦牟尼佛泣血交流感傷萬分,因衆生業果劣故而無法得知。

  ◎從佛身出,種種光明:本師佛本尊的佛身放光加持各界衆生。

  ◎間錯妙色:各種神妙之色間雜交錯。

  ◎照觸十方:佛放光徧照接觸十方世界。

  ◎悉皆警覺:各處都受到光的覺醒。

  ◎然後趣道:入各道。

  ◎釋梵四王:帝釋天、梵王、四天王天之四大天王。

  ◎先行治道:先行開道。

  ◎奉引如來:奉請如來前往。

  ◎有古朽塔:有年久古老朽壞的塔。

  ◎摧壞崩倒:已經破壞倒塌。

  ◎荊棘掩庭:荊棘遮蔽庭院(荊棘:多刺的灌木)。

  ◎蔓草封戶:雜草叢生,無法前往。

  ◎瓦礫埋隱:碎瓦礫將此埋沒隱藏。

  ◎狀若土堆:形狀如小土丘。

  ◎徑往塔所:直接由小路前往塔之所在地。

  ◎照耀熾盛:光亮無比。

  ◎于土聚中:于泥土堆積之中。

  ◎今日所行:到此塔。

  ◎極善境界:此塔是非常好及妙有的地方(具有一切智種子的傳承處)。

  ◎獲大善利:獲得極大利益。

  ◎右遶叁匝:向右繞塔叁圈。

  ◎用覆其上:覆蓋在土堆的塔上。

  ◎泫然垂淚,涕血交流:傷感落淚,悲泣垂淚。

  ◎皆同觀視:皆同來觀看。

  ◎各所放光:十方諸佛皆放光加持。

  ◎于時大衆:處于當時的大衆。

  ◎驚愕變色:形容非常驚訝。

  ◎互欲決疑:想要解決疑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