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後學看了師尊元音老人的書後,對“佛性”一詞有了點理解,産生一些聯想,不知對否祈請師父指正。
1、佛性表述爲根塵雙亡時的了了靈知、見聞覺知的性能,也表述爲大能量。是否有情衆生的佛性指以上表述的合一,無情衆生的佛性僅指大能量,又被稱作法性?
2、《中陰救度法》中講:“在死位中有階段死光明顯現時,能認識了了分明的覺知性就是你的法身,于空寂中起現的明空景象就是你的本性光明,與光明合上去即可證成報身佛。”由此聯想到《楞嚴經》說:“性覺必明,妄爲明覺。”性覺就是覺明合一,妄覺就是覺明分開。在死位中有階段前六識已死,第七識(我執)“識悶絕位”,此時能認取本性光明與之相合,即覺明一體,即證法身佛。但這要第八識清醒才行,須身前已證到法身有很深的功夫才作得了主。在法性中有階段第七識已經清醒,所以感得本性光明顯化成佛菩薩的形象放光接引,這時能認取這也是本性光明顯發的,並與之相合(即覺知性與報身佛光明相合)即證報身佛。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爲第六識已死才使成佛變得簡單。這又聯想到佛性的“覺知性”和“大能量”“一體化”正對應著中有成就的“認知”、“佛光”和“合上去”。這樣聯系起來理解對嗎?
答:1、對,是“了了靈知、見聞覺知”的性能,一切言語舉止、待人接物的性能。2、聯系起來去理解,雖然不妨易于記憶,但還是比較勉強啊。這樣去理解,也是不對的,所以還是要當下直接契入、徹底放舍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