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佛的世界裏,他是得還是失?

  問:在佛的世界裏,他是得還是失?

  答:在佛的世界裏,是沒有得也沒有失,可失也可得,再說對于佛的世界,可能要去問佛比較好。我們的世界是有得有失的,但我可以按照聖言量——佛講的道理。實際上佛法對我們整個生命狀態的認識,可以用分開用叁個比喻來形容。

   第一種人生,是指一般的人的生命——得失的生命。一般人的生命是平面的,就像這張紙,沒有立體感,需要靠在哪裏才能靠得住;如果沒有依靠的話,它根本站不住。很多人的個體生命就是站不住的,他一定要找一個家,找一個愛人,找一個事業,找一個名,找一個利,找一個東西,反正不找一個他就活不成。這是一般的人、普通的人,實際上他的生命是沒有生命力的,就像平面一樣。它寫上了很多字,你如果問他他的人生經曆,他會像寫流水帳一樣地寫下來,他會想起小時候怎麼樣、長大怎麼樣。他想的生命永遠是流水帳一樣的,就是在一張紙上寫上了很多東西。這是平面的人生,是最脆弱的、最需要依靠的。

   第二種的人生,就像杯一樣,是立體的。一個立體的生命,他自己可以獨立、可以站住,但是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面,背後一定有另外的東西。比如有些人有自己的事業,另外他背後還有藝術追求,他的事業倒了,他的藝術追求還不會倒;前面垮了,但是裏面還能撐住。有些人有家庭的責任感,即使他其它方面都不行了,但他家庭的責任感還在;有些人就爲了親人而活著,雖然他煩死了,但他還覺得自己不能死,死了別人會痛苦。所以一般有智慧的人,他是以立體的生命而存在的,就是說他表面的背後有很多內涵,所以他不能簡單地說要死就死,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這種生命雖然是立體的,但在強力的推動下也會倒掉。當他的家庭真正破損了,感情沒有了,事業也垮了,他就活不成了。用重力推他,他還是要倒掉的。這是指立體的生命。

   第叁種生命,是圓滿的生命,就是像球一樣的、圓的。球,除非它放不住,只要放住了,那麼無論放在哪裏都能放得住,而且它所占的面積只需要一點,不會占很多。它占的那一點,就是它全部的重心。球的任何一點,都可以作爲球整體的重心,它不需要選擇哪一個面。比如說杯是立體的,它就需要選擇一個面,沒有這個面它就站不住了,就倒掉了,它必須這樣,但是球不會。球形的人生,是圓滿的人生。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笑,全部的生命力都在這裏;他哭,也是全部的生命力都在這裏;他成功,也是全部的生命力都在這裏;他失敗,也全部的生命力在這裏。所以球是踢不倒的,球永遠不會倒。所以平面的、立體的都有得有失,而球的是沒有得沒有失,他的全部生命力都在所站立的那點上:這就是得和失的關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