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聞思修中的“思”,是解決問題時的思考嗎?是對照嗎,還是和觀照一樣?

  問:第一個,聞思修中的“思”,是解決問題時的思考嗎?是對照嗎,還是和觀照一樣?第二個,觀照是念起不隨,如果總是有相似的念頭,是否要思考一下思想根源是由什麼心引發的?第叁個,“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是否做事只看發心不看結果?可凡夫智慧有限,不看結果不知道自己的漏失所在。大智慧是心無障礙,了了分明,可我們凡夫日常用功沒有達到了了分明,總是不自覺地用思考來幫忙,是否錯了?

  答:第一、“思”就是思維、考察,是指對于所聽聞的正法進行理性思維的過程,與對照觀照都有點相似。第二、觀照是指對所觀境提起專注,並不動不離于所觀境,如果念頭來了說明所觀境會模糊掉,就要及時再提起來,再專注不動。提起來就是觀,專注不動就是照。第叁、“菩薩畏因”是因爲知道有因必有果,“凡夫畏果”是因爲受苦不知起因,這是就通常情況而言的。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會逐漸具備因果觀念,觀察事物前因後果的智慧,然後自己也就會慢慢的知道怕惡因、怕惡果了。開始用思維來幫忙是對的,也可以用信仰來促使自己進步,只要能夠在正法的路上進步,什麼方法都是可以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