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觀念的修行並不圓滿
以前我每到某一個地方爲信衆開示,都會從理論或者綜合的角度當中講解佛法的理趣,因爲從總體的角度當中理解何爲佛教,並且以佛教的理論來指導我們修學的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從實修的角度而言,我們更需要了解成辦解脫最殊勝的捷徑之道在于何處。就時間而言,密法是最接近于解脫的殊勝之捷徑,因此往昔我也會在很多地方傳講密法。
但後期我發現,如是講解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因此最近兩年我也告誡很多修行者,還是先從加行開始入手會更加合適。因爲對初行者而言,在修加行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成就感。爲什麼這麼說呢?
現在很多信衆希望導師給弟子布置功課,導師也會給弟子布置一些功課。例如導師要求弟子每天念誦一千遍咒語,弟子每天念誦完一千遍以後,就會覺得自己今天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雖然我們都知道,僅僅憑借完成任務的修行是很難成辦解脫的,因爲任務觀念的修行是有缺陷的,它令我們的修學僅僅走個過程而忽視了修學的本質,但即便如此,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把完成功課當作一種任務,並且每天完成任務之後還會有一種成就感,覺得今天功課已經完成了,明天繼續做這個功課。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重視積累資糧,從迅速成辦解脫的角度而言,這些都是修學不圓滿的地方。
再舉個例子,現前有很多人喜歡去某一個寺院燒香拜佛,因爲當他一想到要到那裏去的時候,內心就有一種新鮮感甚至是有一種喜悅感。去了以後想到自己已經去過了,心裏又有一種滿足感。但這種感覺除了說明自己做過這件事情以外,又能令自己的心相續改變多少呢?
當然,對初行者而言,由于多方面條件不具足的緣故,目前也只能這麼去做,並且這樣做也是最適合自己的根機的。但是在修行過程中,僅僅停留在一種滿足感當中是遠遠不夠的,要盡量圓滿每一個細節,這樣無論是修學加行還是密法,才會與解脫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