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到底我們要不要給曆代宗親、冤親債主回向呢?
師:這其實是私心沒有斷,還是“我”的冤親債主,“我”的曆代宗親,“我”沒有放下。佛說了:“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皆非菩薩。”這樣最多修成阿羅漢。關鍵是知見不正,你成就不了。
爲什麼不說冤親債主?這些都是菩薩!如果我默默地行菩薩道,做的一切事情是我應該做的本分,這個時候,“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
冤親債主在哪兒呢?在你心裏啊,天天念天天念,越想越多,越念越多,累劫的冤親債主積累了那麼多,什麼時候能念完呢?心不再執著了,默默地念佛,默默地放生,默默地去做,不再去想冤親債主,一心去想怎麼樣爲衆生服務,怎麼樣不著相、不取一相地爲衆生服務,得到的果報是圓滿的。用有相的去回向給冤親債主,是有漏的福報,不是功德,是福報。比如我誦了多少部經給我的冤親債主回向,誦經,“經”是著相了,“我”誦的,又著“我相”了,“冤親債主”,又著相了。你有功德嗎?只能說有福報,有點善因,不是功德。
同修:可是師父,您說的這樣是心量、根性、聽經聞法達到一定程度了之後才能領悟的。
師:但這是正知正見,是正法,都要往正知正見這個方向努力才行。不往這個方向努力,那你哪一輩子才能進步呢?一年停在一個初級的狀態,兩年也這樣,十年、二十年還是這樣的話,那什麼時候能成菩薩,什麼時候能修成正果呢?所以大家對這個事情要有個了解,方向正確了,那麼進一步就離菩提大道更近一步。如果方向不明了的話,這樣盲修瞎練,你什麼時候能走到終點呢?走不到啊。
所以說大家有困惑,是聽經聞法不夠,然後很執著很在意自己的平安、健康、順利、不讓冤親債主障礙:“我給他回向了,他就不會障礙我;我給他回向了,他就會保佑我健康平安。”這樣就意味是有條件嘛,感應來的這些在你身邊的衆生都是來和你交換條件的:要找找你,然後給你點不舒服,讓你誦幾部經給他回向。你感應不到善神。
福德正神是保佑你正知正見的正心的,你默默地去做了以後不用求他保護你,他自然會保護你。因爲你修的是佛道,你在進步的時候,他們護持你他們也是有福報的,護持你就是福報,是這個道理。佛沒有求“天龍八部你來護持我吧”,他沒有求啊,他往那兒一坐,天龍八部都來了,自自然然地就擁護著呢。爲什麼佛來了,無上福田一切世出世間的大覺都能夠跟他在一起?是得福得慧的正神都來了。你求他來,他不一定來。“你來吧,你來吧!”“不能去,你看他在求我呢,我比他高。”我們正知正見正行,默默地去做的時候,恭敬、福報到了什麼程度,就感應什麼樣的正神護法神來護持,這個是主要的。你不能天天和你這些冤親債主、曆代宗親打交道。關鍵你打不了交道啊,是你自己一廂情願而已,因爲你不知道你的曆代宗親在哪裏,你也不知道你的冤親債主在哪裏。
我們要不要做回向呢?要。我們不著相去回向,比如我們放生是一堂功課,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我們去做。我們把回向也作爲其中的一堂功課。我們放生沒有執著,我們回向的時候,也做到回向而不回向,不回向而回向,但是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去做,就對了。不能夠執理廢事,也不能夠執事廢理,同時進行。我們認認真真去放生了,我們也認認真真去回向了,做完以後,我們一點也不執著了,這就對了。不能說:“都說了不用回向了,回向沒有意義了。”這樣也不對,執理廢事也不對,有事才能顯理,有理才能知道這個事更圓滿,合爲一體。
有人就問了:“你們回向幹什麼?我就不贊成回向,我就感覺這個回向太著相,不應該去回向。”這也是偏激,等于偏到一邊。我們就把它當作一個功課做好,回向了以後,我們心裏是幹幹淨淨的,就行了。
不能每時每刻不是在想佛,而是在想:“我的冤親債主能得到多少福報?我的冤親債主被我超度了多少?”必須把這個思路給轉過來,不轉過來就不能往生,真的不能往生!你念佛不是爲了得一心不亂,不是爲了得清淨心去念,而是爲了冤親債主而去念的話,冤親債主永遠超度不了。你是亂心,一心才能得福啊,《地藏經》上說:婆羅門女一日一夜念到一心不亂了,成菩薩了,她母親和跟她母親在一起的地獄衆生都度上去了,那才是真正的超度冤親債主。你老念“冤親債主、冤親債主”,人家還討厭你:“不要念我,念我幹什麼,念我又不能幫我超度,趕緊念佛得一心不亂我們就超度了。”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轉過來。
念一百部、一萬部《地藏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大家得到一心不亂。專啊,這幾年沒有別的,就想這個。專了以後這個心就靜,靜了以後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念佛號怎麼能不往生呢?
(2010年8月7日給北京義工的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