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我念佛的時候妄念特別多,不念佛的時候反而感覺到沒有這麼多,沒有那麼嚴重呢?
師:凡夫生妄念是正常的,不生就不正常了。你無量劫以來,它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量個念頭在冒出來,只不過是我們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們沒有覺察到自己有妄念,感覺到有妄念是正常的,沒有妄念才不正常,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
佛用他的大智慧告訴我們了,我們生死的根源,我們苦難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妄念!所以我們對它很重視。當我們去消除妄念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妄念怎麼那麼多?不是說我們誦經的時候妄念才多,而是我們誦經的時候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念頭——把念頭發現了。其實你誦經和不誦經的時候念頭一樣多,只是你誦經的功德和誦經的清淨心把念頭發現了而已。
你認爲自己念佛的時候妄念特別多,不念佛的時候反而感覺到沒有這麼多,沒有那麼嚴重。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是你沒有念佛的時候,你沒有發現你有那麼多的念頭、妄想;當你念佛的時候,你想靜下來的時候,想用一念製伏萬念,想清淨了的時候,你才發現你的念頭了,怎麼那麼多那麼亂,一刻不停地在往外冒?發現是進步的一個表現。什麼時候你真正用誦經、念佛的功力把它降伏了,叫伏煩惱,在淨土裏面就叫“功夫成片”。
我們的功夫到什麼程度了,這是最主要的。就像祖師說的,佛法是從恭敬中求來的,不是我們學來的。淨宗大德在講經的時候也講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求法若渴,並且至誠恭敬,想證阿羅漢果。有一天,他師父跟他開玩笑:“你不是想證阿羅漢果嗎?我有辦法。我給你加持加持,讓你證果。”就把他叫到一個屋裏面,讓他蹲在牆角,用球砸他,砸一下說“你證“須陀洹”了”;然後又讓他蹲到另外一個牆角,再用球砸了他一下,說“你證“斯陀含”了”;接著讓他蹲到第叁個角上,又砸了他一下,說“你證“阿那含”了”;最後讓他蹲到第四個角上去,砸了他一下,說“你證“阿羅漢”了”。結果幾句話說完之後,這個人立刻給他師父頂禮磕頭,他師父說:“我跟你開玩笑呢。”他說:“不對,您不是跟我開玩笑的,我真感悟到了。”他真證“阿羅漢”了。
這就是所謂的“至誠感通”。祖師講,你至誠地修,你的真心到一定程度,就把業障突破了。至誠到一定程度,力量爆發了,把雲給炸開了,太陽就出來了。因爲智慧不是學來的,是本來具足的。本來你就有,本來是圓滿的,只不過是我們有障礙。我們修行是去除障礙的一個過程,把它去除一分,你的智慧就顯現一分而已。所以修行是去除妄念的一個過程。
等你成佛了以後,這個妄念還有沒有用?有用,就變成如來的化身了。衆生的妄念是業報,諸佛的妄念不叫妄念,是化身、應化身,就是“衆生有感,佛菩薩有應”的應化身。
和光同塵,衆生才能夠感覺到佛菩薩那麼慈悲,跟我們一樣,我們才容易親近他。如果佛高高在上的,我們感覺:“我們是凡夫,我們能不能成佛?能不能成就?”就沒有信心。所以佛菩薩才適應衆生的根性,適應衆生的心理,也示現跟普通人一樣。釋迦如來八相成道,示現成一個凡夫,經過多年的苦修,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了。我們看明白了:“佛陀用這個方法能成就,我們也可以。”就給我們增加了無量的信心。
(2010年10月16日在東北主法放生途中給同修的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