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怎麼理解?怎樣正確持名念佛?

  同修:《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怎麼理解?怎樣正確持名念佛?怎樣按《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無相念佛?

  師:如果我們認真修行,就會很清楚,在我們修行的這個道路上,有很多的層次、很多的階段,每個階段的方法不同,境界也不盡相同。所以“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不能見如來”。那“如來”是什麼呢?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如來。

  我們現在人有個誤區,我們一般想如來:“哦,那個佛像大概是如來佛了。”總是有個相在我們心裏面,去不掉。那個相是不是如來呢?不能說是,也不能說不是,那是如來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如來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處不是如來。那你執著哪一個是如來,哪一個不是如來,你有分別、執著,所以你不能見如來。

  

  那以音聲求呢?這個音聲有好聽的,有不好聽的,你說好聽的是如來,還是不好聽的是如來呢?好聽的,是從心性裏面轉變出來的;不好聽的,也是從心性裏面轉變出來的。只不過是善緣感,感應的好聽;惡緣感,感應的不好聽,都是心性變的。所以說你要執著善的音是如來,惡的音不是如來,也錯了,都是如來變的,因爲你的惡心變的惡音,善心變的善音。所以不能去分別:這個音聲善,是如來;那個音聲惡,不是如來。

  

  真正的呢?如來無聲,無不聲,才是真正的如來。爲什麼說無聲?因爲法性湛然空寂。爲什麼又無不聲?衆生有感,才會出一切音聲,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有感就有聲。所以這是高深的境界啊,到底我們要不要以色去見,以音聲去求呢?我們凡夫最初修學還是要這樣的,我們要以佛像的色去見,以佛法的聲去求,就對了。

  

  通過佛的這些教法,我們不斷地回歸到本性,才能到達這個境界。別忘了《金剛經》是對須菩提說的,須菩提是大菩薩,我們還是凡夫。所以我們見色,就是見如來莊嚴清淨的法身;聽聲,就是聽諸佛菩薩的一切圓滿的法音。通過佛菩薩的教誡,回歸到、見到真正的如來就對了。

  

  所以說無相念佛就見如來了,如果我們現在做不到無相,只能是持名念佛,念到一定程度以後,念佛的人找不到了,能念的佛也沒有了,叫實相念佛,就像“叁輪體空”,是一個道理。

  

  你念“阿彌陀佛”,那問你了:“你在哪裏呢?誰在念阿彌陀佛呢?能念阿彌陀佛的人是誰呢?”雖然我們現在不去探究這些,但是我們念到一定的功夫以後,自自然然地就能夠提升自已的功夫,達到圓滿的境界,這才是正確的。

  

  初學的時候,記數、數念珠,是方便我們完成功課。念佛多少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有沒有念得清淨。念得清淨了,念一句兩句都很受用;你念得不清淨,念一句兩句生煩惱,念十句二十句,念十萬聲二十萬聲還是煩惱。煩惱了,你這功夫就沒有了。

  

  所以咱們網絡上提倡共修,也就是這個道理。大家每天到網上去登記你今天念了多少聲佛號,誦了多少部經,爲什麼呢?檢點功課。要你無相念佛你做不到,那先有相,我念一千部《阿彌陀經》,或者念一千部《地藏經》,或者念一千部《弟子規》,念一百萬聲佛號。這是從有相、從有形,慢慢慢慢地提升自己的功夫。

  

  咱們的網站最新上線,上面開發了一些很方便修學的方法,其中有一個非常適合現代人——打開電腦就可以在網上參拜彌陀大願菩薩。大家都想去拜菩薩,求菩薩加持,現在打開網頁後就可以給菩薩供水、供七寶、供香、供花,還可以頂禮、祈願,非常殊勝。這就是方便大家修學,這個時代大家沒時間跑道場,去找個固定的環境念佛修行也沒時間,怎麼辦呢?就把菩薩請到自己電腦裏來,請到自己家裏來。

  

  我建議我們網絡裏的同學們,每天打開電腦第一件事情,先把咱們網站“頂禮彌陀大願菩薩”這個頁面打開,供上香、供上花、供上水,然後頂禮菩薩,求菩薩慈悲護佑,向菩薩祈願,保佑你這一天都能平安如意,都能夠工作順利,這個加持力非常強,讓你一天心情都很愉快,所以非常的殊勝!

  

  這個事情太好了!很隨喜咱們這些在臺前幕後工作的義工菩薩們,他們的工作給大家修學帶來了方便,給大家帶來了光明,真是日夜不分地在爲衆生忙碌,這個精神非常可欽可佩,也值得我們學習。菩提心從哪裏體現的?這就是發菩提心!所以我們不能夠把這個心量放得那麼小,放小了不行呀,只有放大心量,你才能夠消除業障,心量小是不可以的。大家通過努力,雖然辛苦一點,但是法喜充滿,真的是給有緣衆生帶來了無量的方便和吉祥,功德無量啊。

  

  (選自大願講堂“學習佛法,覺悟人生”,2010年11月14日講于北京)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