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閉關修行和救助救助哪個重要,哪個爲先?

  同修:我的困惑是:不是說作爲佛弟子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然後要發願救助其他的一切有情c嗎?我看一些傳記,都是修行人在寂靜處,遠離喧鬧的城市,先去閉關修行。那這個閉關修行和想做實事(比如撰文編書,幫助他人做一些事情)怎麼結合呢?哪個重要,哪個爲先?

  師:都重要!同時重要。

  

  同修:在寂靜處修行的話,需要安靜安住一段時間,比如像我們在這個都市裏,是先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能爲別人分擔一些痛苦,或者說去布施,還是應該自己先好好地去寂靜處學習之後再來幫助別人?

  

  師:不要打妄想,遇到了能夠幫助的,遇到了有這個緣去做的就去做。去寂靜處也是緣分。總在遇緣。比如寂靜處就像學校,出來做事就像你畢業以後來實踐、來服務,那兩個同時重要呀。但你沒有寂靜的功夫。在寂靜處的目的是降伏煩惱,降伏妄念,把這個功夫做好以後再來服務大衆。

  

  我們怎麼看自己的緣分呢?如果有這個環境清淨一下當然好,能夠有個正確的認識,再有個清淨的環境修上一段時間,我們更加有慈悲心,更加能夠發起普度衆生、幫助衆生的大慈悲心,那是非常好的,主要還是與我們自身的條件很有關系。你如果沒有具備這個因緣和條件,非得強求到這麼個地方去,你不但不能清淨,反而煩惱更多,你不具備這個因緣嘛。所以你要看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適合什麼樣的因緣。不能說“我要先去寂靜幾年,我再來幫助別人”,這是錯誤的;“我幫助別人以後,再去寂靜的地方修行”,這也是錯誤的。它是一起的。

  

  遇到需要幫助的,你發廣大菩提心,盡量去幫助,這同時也是在修你的福、修你的慧,也是在提升你的清淨。不一定我們只能在那種寂靜的地方才能練清淨心呀!真正在這種幫助別人的時候,在行菩薩道,發菩提心的時候,那個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你清淨一分得到真實的一分,清淨兩分得到真實的兩分。不能說:“我到清淨的地方去,我的心很安然、很自在、很清淨,我來行菩薩道發菩提心了,在社會上遇到那麼多人我又生煩惱了。”說明你那個清淨是白清淨了,沒有起到一點作用。

  

  同修:我說的那個清淨,也就是說想去那個環境去學佛。

  

  師:你不要去想,因爲總在遇緣不一樣。你看哪一個人那麼清淨呀?哪一個人是像你想象的有那個環境?少呀!你再看他從這個環境出來以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緣分呢?不一樣的。關鍵是要看自己適合不適合這個根性、這個緣分,還有自己具不具備這麼一個條件,這是最主要的。你不能夠像跟風似的,看到他那麼清淨,“我是不是也要像他一樣清淨這麼一段時間,出來以後再行菩薩道再發菩提心?”這是錯誤的。發了大菩提心以後感覺自己的能量不夠,感覺自己還是被世間轉,被境界轉,那我爲了更加有力地去度衆生,放下自己的執著,放下自己的分別,以這個目的去修行去破自己的煩惱,這是正確的。你想清淨而去清淨那是錯誤的。

  

  同修:我想表達的意思是:能夠用佛法來支持,先把自己盡量健全武裝起來,然後在別人有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夠知道怎麼去給他一種心靈慰藉,讓他不會因爲貧窮而感覺到悲苦、淒涼和無助,讓他在心靈上覺得人是平等的。

  

  師:學佛、清淨,它只是一種方法,不是目的,也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真正的目標是讓我們開悟。所謂的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是我們自己本來就有的,開了才有用;你不開智慧,在寂靜的地方照樣不免生死。這個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去觀察深山裏面人迹不到的地方,那裏面有沒有生物?

  

  同修:有啊。

  

  師:對啊,肯定有啊!但是這些生物它清淨不清淨呢?它的環境清淨嗎?很清淨。環境好,人迹都沒有,多清淨啊,那它應該成佛啊,但是它沒成佛嘛!所以我們要明了,不是在于你外在的環境有多清淨或者有多煩躁,而是在于你自身內心有沒有清淨,這是最主要的。你清淨了,有智慧了,這才是最圓滿的。

  

  所謂的“破迷開悟”,不是讓我們去找一個特定的地方去開悟,是隨著我們的善根和因緣,修行到一定的程度,無論在什麼環境下,突然間開悟了,那個開悟才是真起作用了。這是我們的一個認知的問題。你以爲你到一個很清淨的地方便可以清淨下來,但是你現在妄念很多、煩惱很多、障礙很多的情況之下,你能靜得下來嗎?

  

  同修:靜不下來。

  

  師:對呀,不但靜不下來,反而煩惱更多。因爲這個妄念的力量太強了,忽然間讓我們立刻靜下來,假如現在讓你到一個深山裏面,就你一個人,人迹都沒有,你敢住嗎?

  

  同修:我不敢。

  

  師:那不行,恐怖也是錯誤的。你說:“我沒問題,就我一個人住也行啊,狼來了跟它爲個伴,虎來了以後跟它交個朋友。”

  

  同修:現在不是有很多的學校或學院嗎?我就是想在這樣的環境裏自己先學習成長一下。

  

  師: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覺悟,書本裏面沒有。是你通過佛陀的教誨,自身真正努力修行的結果。

  

   (2010年10月16日在東北主法放生時給同修的答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