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我們網站的共修專欄已上線了,請給大家開示一下網絡共修的意義,感恩師父!
師:共修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城市裏面,大家工作、生活都很繁忙、很辛苦,沒有一個固定的早上或者晚上的時間,來誦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又不想落下功課,那就用個善巧方便的辦法,可以登錄我們的網站,把我們這一天當中所做的功課,所念的佛號和誦的經,做一個登記。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樣生活節奏很快的環境當中,接觸的信息比較多,很容易把我們的修行,把念佛、誦經這個事情給忘掉,所以有個登記,可以提醒我們從一天繁雜的思緒當中,返回到清淨的佛號、佛經當中來,重新得到淨化。
共修登記雖然是個善巧方便,真正我們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以後,可以不用,但是對我們初學佛的人來說,非常有必要,讓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自己修行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有一個記錄,過叁個月或者半年以後,我們打開我們的記錄一看:“哦,我這幾個月當中誦了那麼多部經,還念了那麼多聲的佛號呢。”就在我們意識裏面種下了一個很深的佛緣:“我跟佛很有緣,我已經念了多少聲佛號,誦了多少部經了。”就更增強了我們的信心,這也是幫助大家提升的一個善巧方便的辦法。我們只有不斷地往上進步,將來才有可能達到“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我們現在做不到,大家都很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每天不間斷地去念佛或誦經,登記功課。比如堅持登記叁個月,那這叁個月我們也屬于是“一心系念”,因爲我們每天不管念多少,我們都沒間斷。當你看到你這叁個月的登記,就會發現:“哦,我每天都在念佛。”也許前叁個月沒有感應,有可能後叁個月就有感應了:“我是一直沒有間斷。”所以這個形式上的登記,是一種自我促進的好方法。這跟過去祖師提倡“十念法”是一個道理,我們每天在念佛,在登記,就形成了一個規律。
尤其是參加共修,能夠集中我們的心念來共同爲自己祈福也好,爲家庭祈福也好,爲整個人類祈福也好,這個力量凝聚起來是很大的。你一個人念佛這個力量很小,我們十個人同時在這一天念佛,如果我們回向的內容基本相同的話,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加持力是很強的。
因爲很多條件不具備,我們沒有機會坐在一起,或者到佛堂裏面一起繞佛,一起誦經,只有自己在電腦前。現在用電腦工作的人很多,你守著電腦在這誦經,有可能有很多的師兄每天也是在電腦前誦經、念佛,不是你一個人孤單地在做。你知道有很多人都在做,就給自己增加了信心。你在這裏念,你這個環境就是一個佛堂、一個道場,同一時刻別的地方其他師兄也在念佛,這樣放出來的磁場是非常好的。
平時我們的心是散亂的,而念佛的時候,即使你的心不是很清淨,也有妄想出來,但還是清淨的時候多,並且在不斷地淨化。你一個人念,可能念幾千聲就煩躁了,如果大家都念都登記功課,那你想著:“我知道今天這個時候有多少師兄在一起誦經,或者念佛號。”大家聚在一起的這個力量、這個磁場,就會給我們增加能量;我們能夠遇到,也是給我們培植善根福報。所以種種的這些做法,都是讓我們每一個人在菩提路上,遇到不同的增上緣,來加深我們對佛法的認識,提升我們修行的功夫。
不管我們現在每天做多少功課,都上網登記,使我們的信心不斷地提升,當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妄念就會越來越少。因爲我們現在還做不到離相,就要看我們在世間、在佛門中做了多少成績,以此來增加我們的自信心。學佛最主要的是“信、願、行”,首先有了信心:“因爲我這麼多年都在登記,都在做這個事情,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過多少年以後自己工作不繁忙了,可以發願去修、去行,這時你就有成績了。
現在大家都很忙,都在做事,只能兼修:邊修佛,邊爲社會大衆服務。不可能現在忽然間工作不要了,家庭也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躲起來了。不對。我們要照顧好家庭、照顧好工作,同時還要照顧好修行,幾者都要兼顧好。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課題,也是我們修煉的一個過程。如果你把這些關系全部理順了,全部能夠圓融無礙了,就說明你在世間的菩薩道就沒有障礙了,這個是很關鍵的。
所以,學佛是我們在接受佛菩薩的教化、洗滌,學了以後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要到現實生活當中去曆煉,去覺悟,你才能破迷開悟。佛不讓你這樣做,是爲什麼?佛讓你這樣做,又是爲什麼?這些問題在你現實生活當中都會有圓滿的答案。佛法最科學,不是佛說的是理論你聽聽而已,你到現實當中就可以驗證這個道理:佛讓做的,認認真真地做了,會是什麼結果;佛不讓做的,一些人做了又會有什麼後果。
宇宙萬事萬物是以因果律貫穿的,真正的佛法不在佛經裏,是在整個宇宙裏,活活潑潑地給我們展示的。佛經只是記載佛法的一種形式,把這個宇宙的現象與自然規律用文字的形式濃縮、傳承下來而已,真正的佛法是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這是真佛法!佛經只是用來啓發、指導我們的。像過去祖師所說,佛經就像指向月亮的一個手指頭,他爲我們指明:“這是明月!”是來給我們開啓悟門、開啓智慧,讓我們去認識這個宇宙的,是起這個作用的。
《金剛經》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就像渡船一樣。我們不會遊泳,過河很危險,又想渡過去怎麼辦呢?坐船。船,只是個工具。佛法也是如此。我們搭著佛法的這條慈船,目的是渡到彼岸。不論你搭的是小船還是大船,能夠到對岸就行了。所以佛法無定法。等你到彼岸以後,你想登岸,必須要舍船,這時候這個船就沒有用了。
但是在我們沒有到對岸之前,這個船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共修,就是我們牢牢抓住這條船,等我們“一心不亂”了,好!你就到彼岸了。到彼岸以後,這個形式就不重要了,我們就可以棄船登岸了,就自由了。
現在我們還沒有登岸,佛法無定法,所以不能夠用我們自己的一個法,執著“我就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這樣是錯的。之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是由于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不一樣,但大致是相同、相通的,只有放下執著,我們的方向、方法、理論才不會産生錯誤、偏激和過失。如果我們偏激了:“就我這個好,其他的都不好。”那不叫淨土,因爲我們的心量太小!極樂世界是無所不包的,整個宇宙都包在內,如果我們的心量小,就與極樂世界不相應。
所以我們網絡共修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爲了讓我們把心量不斷地放大。要知道,每一個人努力去做,努力去修,作爲一個影響衆,就是幫助大家。有一些人不知道要去念佛,不知道要去登記,那我們有了這個網絡共修平臺,看到的人就會想:“你看那麼多人每天都在誦經念佛,都有登記,我也去念念。”這就起到了感染別人的作用,也是自利利他——自己得到受用了,然後感染了別人,別人也得到了好處,你就是在普度衆生了。
也只有這個樣子,我們學佛才有意義,學佛的路上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往前精進。如果我們天天封閉起來自己修,把一切外緣全斷了,不一定能修得好。修了叁年,有可能沒有成就,反而修了一堆的煩惱。因爲你不了解,把佛的意思給錯會了,所以我們不如出來做一點弘法利生的事情。
做事情,是讓我們福慧雙修——我們誦經念佛,提升我們的清淨心,是修慧;我們幫助衆生,提升我們的慈悲心,是修福。福慧雙修,才能夠真正地讓我們在菩提路上沒有障礙,否則很難。很多人沒有機緣遇到佛法,我們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別人,是很愉快的事情。共修就是一個幫助自己也是幫助衆生的善巧方便法門,希望我們每天不管數量多少,都能夠堅持做功課,堅持登記,做一個帶頭的榜樣來幫助別人。
是不是說登記了,我就“執著”了?就變成“福報”,談不上“功德”了?如果你有這個心,你登記也是福報,不登記也是福報。要怎麼想呢?——我登記只是一個形式而已,就像完成一項任務一樣,出發點不是爲了炫耀自己,不是執著“我念了多少佛,有多少功德”而去登記,是爲了我這個記錄,可能會影響、幫助到別人而登記。這樣就不叫“我執”。
所以佛法在我們世間,要有表法,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接引有緣人,才能夠不斷地讓我們的心量放大,同時也在磨煉我們的不執著:“我登記了我不執著,我不登記我也不執著。”就像我們做回向一樣,回向也只是一個功課形式,回向不回向都不執著,那就算是功德。所以你執著“我一定不登記,登記了那就是福德”,這個心是錯誤的,有這個心你不登記也是不精進。這些都是小事情,不要去斤斤計較,我們就認真地去做,做一個好的榜樣就好。
(2011年3月5日給北京義工的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