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忏悔?

  同修:請問師父,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忏悔?

  師:“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能忏的心滅了,所忏的業也亡了;“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能忏的空了,所忏自然也空了。空了,這個業障在哪裏?如虛空,沒了。

  

  證得了阿羅漢果,六道的業障你就忏悔圓滿了;證得了法身菩薩,十法界的業障你就忏悔圓滿了。你生天了,叁惡道的業障你伏住了,你用你的福報或者你未到定的禅定把叁惡道的業報伏住,只是臨時把惡業壓住了,要真正證聖果了,才算你六道的業障忏除掉了。

  

  怎麼樣才能證聖果呢?忏悔。老實念佛,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落實到一分兩分的時候,叁惡道沒有了;你落實了五分,六道輪回沒有了;落實了十分,十法界沒有了,你就回到一真法界,就到極樂世界了。

  

  現在的忏悔都是浮在表皮上,爲什麼進不去,不能深入一層?就是你的心妄念太多了,障礙著你想深入,卻沒法深入!這個時候,怎樣把煩惱化解非常重要。你若一邊起煩惱、妄念,一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力量就很弱,大多數都被你的煩惱障礙住了,念佛就不能有明顯的效果。這時最主要的是要把自身的煩惱給忏空了,這也是個修行的過程。

  

  忏悔,怎麼樣忏呢?在佛菩薩面前用至誠的心(有一個妄念就不至誠了),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把一切的妄念都拉回來,全變成“阿彌陀佛”,至誠忏悔。不能一邊念佛,還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一邊想家裏的人,想自己的事情——這叫有所求,業障永遠也忏不了。你這是增加了業障,增加了執著。

  

  念佛的時候,忏悔的時候,要無所求地忏。你想解決一些問題,你想幫助你家人,你這不是在忏悔,你這是跟佛談條件:“我在念佛,你要保佑我家人。”這是衆生的煩惱,是以煩惱心來跟佛溝通,這是錯誤的。

  

  一念不生,至誠地念“阿彌陀佛”,力量才強!你的家人本來有業障的,通過你的功德,說不定就大災化小、小災化了,就轉過來了。如果你光想:“我要念這些佛號回向給我的家人,一定會好的。”不一定有效,爲什麼?因爲你是妄心,妄心的功德太小了,力量太小了。

  

  真心充滿法界,真心充滿宇宙,和佛感應道交。真的要像《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講的婆羅門女一樣,知道家人墮惡道了,真正是不休不眠至誠念佛,成菩薩了,自自然然的那些需要得度的衆生,都得福報生天了。這才叫真正對你的家人好,對你身邊的朋友好。

  

  婆羅門女一個人念佛成就,和她母親一起同在地獄受苦的衆生,那天都受益生天了,這多麼殊勝。我們天天忏悔、念佛、回向,都在表皮,一點也深入不了,所以家人痛苦的時候照樣痛苦。

  

  同修:佛告訴我們了,我們就是有妄心,有所求,有妄想,才那麼迷。

  

  師:所以心量要放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不要單單執著現前的幾個親人,有緣的都要照顧,但是不能執著。心量放到大的境地,他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和福報。你心量小的時候,你本來就沒有福報,怎麼能庇佑他?佛爲什麼能有福報?因爲佛的心充滿虛空,虛空的福報是無量的,所以佛的福報也是無量的。

  

  衆生遭受到苦難,還不知道什麼道理。信佛了,又用妄心去忏悔、修行,結果沒起多大效果,還怪佛菩薩不靈,這都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的表現。有的人遇到正法了,聽不明白,不能照做;有的幹脆是遇不到正法,遇不到善知識,只能一直痛苦下去,還找不到根源。最後念得謗佛、謗法:“我天天上香、磕頭,爲什麼不保佑我?”你把佛當作神仙了,當成保家的了,那能行嗎?

  

  佛是教導你方法,教導你怎麼樣把障礙、業障消除掉,恢複你本來的福報和智慧,真正地讓你得到圓滿的加持、圓滿的保佑。靠別人來保佑你是有限度的,你自己長能力、長智慧了,那你生生世世都獲救了。

  

  一定要痛改前非,下定決心,你才能成就。因爲一生的時間太短了,未來無量劫的時間太長了;能遇到佛法的時間太短了,遇不到佛法的時間太長了。遇到佛法了,而且是有限的時光,爲什麼不把自己超越出來,當生證得無量壽?爲什麼還心甘情願地白受輪回的冤枉苦?這就是因緣不具足,愚癡的根本,所以痛苦。

  

  一定要從心裏面改!事相上怎麼樣忏悔怎麼樣去做,這僅僅是一個形式,通過這個形式,要入心。一定要通過現象,進入自己的真心裏去真忏悔,真正地轉變自己的思想、行爲和起心動念!只有這樣,你忏悔的力度才能夠加強。

  

  發自內心地改變!忏悔的過程就是轉變的過程。問問你的業障忏悔多少了,就是看你的思想、念頭轉變多少了?嗔恨心、愚癡心、貪心又轉變了多少了?轉變一分,業障就減少一分;轉變兩分,就減少兩分;什麼時候貪嗔癡全沒有了,那恭喜你,叁惡道決定沒有你,叁惡道的業障也忏悔掉了。這叫忏悔業障!

  

  不是我們在佛前言語幾句叫忏悔,是通過這個方式,把自己的身心全改過來了,那叫真忏悔!真正起作用了就有力量了,能夠從你內心深處把你的障礙全去除掉,把貪嗔癡的種子全給拔掉,這樣,你就把叁惡道的業障忏除了。

  

  現在我們往往都流于形式——我磕了多少大頭,念了多少萬聲佛,誦了幾百部經,不知道這些僅僅是方法。你誦經、拜佛有沒有入心?有沒有轉變自己的思想?有沒有轉變自己的念頭?你轉變幾分就是幾分的受用。沒轉變,只是跟佛結個緣,在八識田中種個佛種而已,只起這個作用,這一生不起現行。起現行還是從根本,根本就是你的業障。業障是什麼?妄念,妄想。這是根,然後分別執著,使你墮入六道輪回,得到苦樂的受用。

  

  衆生的心每天所能認識覺察到的相,太粗太粗了!他認爲這個粗相是現實的,他不知道粗相的根源是什麼,所以才堅固地執著。種種的痛苦,他們沒辦法擺脫,因爲執著太重,沒有辦法找到真正的病根,就只能迷在表面的浮層上。遇到順心的,盡管是表面的,馬上歡喜心起來了;看到不順心的,馬上起心動念,煩惱心起來了。這是表面的,你被現象轉了,你被境轉了。

  

  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就是說六根見到外面的境界,你是用什麼心來對待的?惡的,你用善心去對待,你的心是善的,感應的果報就是善的,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轉變境界。佛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他轉得徹底。我們只要能做到:遇到逆境不生嗔恨,遇到惡緣不生煩惱,我們就把叁惡道的境界轉了,決定不墮叁惡道了,這個殊勝。

  

  同修:這次我父親離家出走,我有一念閃過:“我念佛念得還可以啊,善事做得也不少啊,怎麼會這樣呢?”

  

  師:你千萬不要以爲你念佛了,你父親就不應該走丟了。你用這個心來念佛、揣摩,就可以看出你往昔的念佛,抵擋不了你父親的業障,因爲你是妄心。用妄心來念佛,妄心沒有轉變成佛心,力量太弱了,作用也太小了。如果業障再重的人:“你看我念那麼多佛了,也誦經磕頭了,我父親怎麼還走丟了呢?佛沒有保佑我家,算了吧,別學他!”就退心了。

  

  同修:我自己也有所警覺,說我是不是想錯了,不該這麼想?

  

  師:所以你的善根還是比較深厚的,如果善根薄一點的人就退心了:“這個佛不靈,我每天虔誠地信你,你沒保佑我,還讓我父親走丟。”這是錯誤的。你虔誠地念佛,你父親該走丟照樣還走丟,因爲這是業力!往昔的業力、業障還沒有消除掉,在功夫還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沒法轉變。這不是佛不靈,是自己抵擋不了業力。

  

  佛靈不靈不在佛本身。佛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他”所謂的靈不靈,在于我們衆生心境覺悟的程度,你自身覺悟一分,佛對你靈一分;你覺悟兩分,佛對你靈兩分;你圓滿覺悟了,你本來就是如如佛,哪來不靈的道理呢?決定靈!所以心想事成,圓滿自在。你沒覺悟,你用煩惱心、妄想心去求佛,求來的是什麼佛?妄佛,假佛,所以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一段話要是能記住,你也開悟了。所以理論上成佛很簡單,關鍵是衆生的煩惱太重,妄念的力量太強了,聽完一閃光,一會兒又被烏雲遮蓋住了;再一閃光,又被烏雲給遮蓋住了。什麼時候烏雲被你驅散不再來了,或者來了以後也是很輕淡的一層,不能障礙你的光明,你就進步了。什麼時候你到自在了,該下雨的時候,烏雲來一陣;不需要了,烏雲就沒有了。這叫什麼?這叫受用自在。

  

  (2010年10月16日在東北主法放生途中給同修的答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