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教言彙集▪P25

  ..續本文上一頁義。

  過分慈愛親友,多成憎恨之因,

  過享甘蔗甜味,導致呃逆嘔吐。

  斧頭爲樹怨敵,然其柄端樹製,

  怨敵雖爲禍源,多數本爲親友。

  伐樹方法若錯,則將落于自身,

  過分危害怨敵,多成喪命之因。

  幹樹不能扳折,若觸濕潤堪能,

  仇敵若不馴服,善巧方便可調。

  日月不啓樂樹8,美女觸根即綻,

  不懂善說劣者,有以呵斥調伏。

  媳婦喜愛美宅,遊客喜歡樂園,

  窮人羨慕僧人,慢者向往在家。

  生于林中猴子,果盡前往他處,

  衰時可愛之子,亦會逃往他鄉。

  茂密森林之中,鳥類自在盤旋,

  何處具足快樂,未招人亦聚集。

  精心保護樹果,枝葉自然生出,

  精勤行持正法,世間福德亦成。

  如是二規取舍,唯以樹之特點,

  诠示之此言詞,前無智者喜宴。

  喉間乳海之中,妙音天鵝起舞,

  彼之口中飛濺,滾滾善說浪花。

  今此論典依據,美名遍及漢藏,

  薩迦智者所造,薩迦格言而著。

  有時此論好似,義之門鎖一卡,

  喻之鑰匙一尺,然依根機而著。

  欲知二規取舍,勿觀喻之手指,

  且觀義之明月,則見稀有兔影。

  此造尼枸盧樹,種子成熟善枝,

  繁多鋪蓋十方,以此願利衆生。

  此枝繁葉茂之木格言二規乃珍巴滾秋丹畢准美以所見所聞爲緣而于前往擦幹漫河途中隨憶而撰。

  譯于成都華西醫大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邬金丹增諾吾略傳

  索達吉堪布 撰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華智仁波切的四大弟子之一講法最絕的邬金丹增諾吾,公元一八七一年出生于德格縣境內,降生後由蔣揚欽哲汪波認定爲邬金自生金剛之化身。從小就具足無僞的慈悲心、出離心。洋彭塔意大師將他精心撫養長大。十叁歲時便棄俗出家,之後一直猶如眼目般地守護戒律。其先後共依止了二十五位上師,其中有具叁恩德的十叁位上師、猶如日月般的二大佛子、無與倫比的一位大菩薩、恩德無比的一位金剛持,在其前聆聽了印藏如海般的顯密教法。尤其是從十七歲至四十七歲期間依止了華智仁波切,在其座下恭聽了中觀六論、《賢愚經》、《寶箧經》、《福力傳》、《經觀莊嚴論》、《現觀莊嚴論》、《寶性論》、《俱舍論》、《戒律根本論》、《大幻化網》、《時輪金剛》、《叁戒論》、《四心滴》、《智悲光文集》等顯密深法。尊者皆以叁喜依止,謹奉師教,獲得了所有上師的密意,成爲甯瑪當代極富勝名的教主。他常對弟衆說:“我修行講法中的許多問題皆是由華智仁波切予與澄清的,從功德方面而言,我的所有上師均是得地的聖者,無絲毫差別;但從恩德來講,華智仁波切至高無上,叁界之中無有與之相比的。”一邊說一邊湧出淚水,又說:“我如今無論閱讀任何顯密經論,知曉全能歸納爲上師瑜伽及菩提心之中,這也是華智仁波切的弘恩所致。”

  尊者對于所聽聞的如海教法專致研學、深入思維,相續中生起了如烈火般的智慧。通過精進實修現見了蓮師等衆多本尊。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十二年中一心專修大圓滿本來清淨、任運自成之頂乘妙法,最後完全證悟了諸法實相,與上師的密意成爲一趣。因此,對于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的顯密經續通達無礙。盡管其證悟已至頂峰,然而在外表行爲上卻始終如一地嚴謹持戒。因其名聲遠播千裏,以致弟子信衆猶如蜜蜂集于花叢中一般紛紛湧至。當時由于尊者廣弘戒律,致使比丘、沙彌遍布各地方隅。

  尊者一生尤爲熱衷于講經說法,幾乎將畢生精力全部傾注于傳法利衆之事業中。每天至少五堂課,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爲來自拉薩以下漢地以上的樂于聞法者傳授法要,喜歡實修者賜予竅訣,使無數有緣者均沾法益。最爲絕妙的是他講法的數量,據大略統計,總共傳講《入行論》二百余遍、《中論》二十五遍、《入中論》十九遍、《經觀莊嚴論》叁十九遍、《現觀莊嚴論》十五遍、《寶性論》叁十八遍、《辨中邊論》七遍、《辨法法性論》八遍、《律藏根本論》一遍、《叁戒論》叁十八遍、《俱舍論》五遍、《量理寶藏論》一遍、《如意寶藏論》九遍、《心性休息》十叁遍、《大幻化網》二十遍、《功德藏》四十遍,此外《隨念叁寶經》、《沙彌頌》、《菩薩戒二十頌》、《皈依七十頌》、《極樂願文》、《叁主要道論》、《離四貪論》、《大手印五法》、《贊戒頌》、《攝般若頌》、《親友書》、《修心七法》、《普賢行願品》以及生命學、醫學、天文、曆算、文法等也傳講了多次。另外,爲有緣徒衆也詳細講解《大圓滿前行》、《生圓次第》、《無生智慧》、《普作續釋》、《斷法引導》等。其弟子中獲證無上果位之人不可勝數,弘法事業宛如日光普照大地。

  一覽上文的數目,不能不令人歎爲觀止,真不愧爲“講法最絕之人”。而在當今時代,縱然是公認的大法師所講之法也難達到其10%,何況是那些形象上的講法者呢?因此,無論如何應追循曆代高僧大德之足迹,有能力傳法之人應悉心竭力講經說法,無有能力者也應當虛心認真地聞法,總之,我們每位佛教徒都要爲佛教盡心獻力,使佛法廣弘于人間。

  尊者一生過著極爲平凡的生活,五十八歲前一直是自己燒茶做飯,隨身不帶任何侍者,常處卑位,不喜世間八法,平時多勸人戒殺放生,度化了無邊的苦難衆生。

  尊者六十歲時,藏曆土鼠年五月十八日,他雙目直視虛空,右手契克印,左手定印向東方行進七步,口中念誦:“我是邬金蓮花生,無生無死之佛陀,菩提心體無偏袒,沙門八果離虛名。”誦畢住立安祥圓寂,往生于銅色吉祥山刹土。

  其培育了堪布根華、雲丹嘉措、洋彭塔瓦、根嘎華丹等衆多大成就者,其所著《量理寶藏論釋》、《贊戒論》等留世,爲佛教作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二○○○年四月一日

  

  

  托嘎如意寶簡介

  索達吉堪布 撰

  土登曲彭仁波切即托嘎如意寶(1886-1957),甯瑪派著名的傳承上師之一。一八八六年誕生于四川省多康巴特地區一牧民家中,天生具足慈悲菩提心、無僞的出離心,自幼對叁寶有不共的強烈信心。童年時便前往彭措寺學習文字讀寫及共同文化知識,十九歲時于堪布雲單嘉措前受沙彌戒,二十四歲受比丘戒。在赤誠大樂寺廣泛地聞思五明、五部大論及金剛乘密續,通達無礙,並精勤修持。于諸多上師前圓滿聽受前後譯如海教法以及大圓滿竅訣等,繼承並光大了華智仁波切所傳《大幻化網》等大圓滿教法,獲得了與上師無二無別的境界。

  後于江瑪(禅定增上洲)創建學院廣轉*輪,以慈悲心攝受了不計其數的有緣弟子,賜予灌頂並傳授戒律爲主的顯宗法要及密宗大圓滿等殊勝竅訣,建立了擁有大批僧才的清淨道場,同時也爲在家信衆舉行極樂法會、勸念蓮師心咒等,使人斷惡行善,廣利有情。一生尤爲注重戒律,以身作則謹持淨戒。不積累財物,不享用信財亡財,始終追隨華智仁波切的足迹,過著普通僧人知足少欲的生活,唯一致力于弘法利生事業。因此人們恭稱其爲“托嘎如意寶”。

  一九五七年藏曆六月十九日,以吉祥獅子臥式安詳圓寂,爾時空中傳出叁聲悅耳巨響。後遺體火化時,虛空中彩虹萦繞、花雨紛紛,降下無數舍利,出現許多吉兆瑞相。法王如意寶曾說:“我原以爲我的至尊根本上師是二地菩薩,他老人家示現圓寂時才知曉他是真正的如來正等覺。”

  仁波切精心培育出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曲確、龍多嘉措、陳累嘉措爲主衆多不可多得的高僧大德,爲佛教作出了明彰顯著的貢獻。爲後人所留下的唯一論著即是此《贊戒論淺釋·智者走向解脫之教言》,勸誡後學者嚴謹守持淨戒,令戒律的芬芳妙香撲遍整個世間。

  贊戒論淺釋

  ——智者走向解脫之教言

  

  托噶如意寶著

  十方刹土之中佛佛子,印藏賢哲根本傳承師,

  一切本尊護法如海衆,恭敬頂禮祈禱賜吉祥。

  此處當盡己慧以略語,明釋叁戒律儀之要義,

  如理取舍鮮明之教言。因吾劣意淺學之過失,

  若有未證邪證之詞句,本尊智者師前誠忏悔。

  以上爲禮贊、立誓、忏悔偈,接著于此宣說所講之法:即是一切諸佛之遺迹,一切善妙功德之基礎,所有二障垢染之對治,珍愛佛教及欲使閑暇人生有意義者之無上津梁——贊戒論。

  此論分叁:甲一、題目及造論分支——初善首義;甲二、著重贊頌二種福德與勸勉守戒——中善論義;甲叁、祝願祈請造論者暫時與究竟一切所願稱心如意——尾善末義。

  甲一(初善首義)分二:乙一、宣說題目;乙二、造論分支。

  乙一(宣說題目)

  本論雲:贊戒明辨取舍論。

  釋:高度贊揚一切功德之基礎戒律如意寶,從而可使智者心目中明辨應取持戒之功德、應舍破戒之過患。這是此論所講之內容。總說命名之必要,如佛經雲:“若不取名稱,世間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諸法立異名。”分別來說也有使叁種根基之人通過題目獲得不同領悟之必要。

  乙二(造論分支)分四:丙一、唯有善知識方可開示斷絕暫時與究竟惡行之聖道而主要贊其慈悲功德;丙二、思維利害顛倒、愚昧無知之衆生而斷除傲慢;丙叁、頌揚無垢律經爲本師與教法而心生歡喜;丙四、以欲學淨戒之發心宣講攝集一切善妙功德之戒律而立誓。

  丙一(唯有善知識方可開示斷絕暫時與究竟惡行之聖道而主要贊其慈悲功德)

  本論雲:

  慈悲主尊一切上師知,願速救脫非理作意途。

  唉自無始熏習邪道者,如我濁人之行心生厭。

  釋:諸佛初中後一切功德之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心,不是空話虛言而是從心坎深處對一切衆生猶如獨子之母,令自相續生起增上生9與決定勝10之根本的慈悲大主尊,好似善妙親友般的一切叁恩德殊勝上師…

《教言彙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子日參寶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