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叢林觀 第四章 僧人服飾 第叁節 僧人日常服飾 四、僧鞋與僧襪

  四、僧鞋與僧襪

  因爲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以爲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出家人是不用穿鞋子的。其實,根據《禅林象器簽》卷下列舉《鴛掘摩羅經》中的記載,如果有施主,買牛皮做革履,允許接受。另外,根據《釋門歸敬儀》,印度地多濕熱,允許用皮革做履,僧衆參谒上座時,應該馬上脫掉,以表示尊敬。另外,《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卷中四記載,鞋、襪等爲此丘百物之一。所以,印度的佛教出家人是准許穿用鞋子的。

  我國處于溫寒地區,人們爲了禦寒,當然更需要穿著鞋子。我國僧尼們所穿的鞋子,大致有叁種類型:第一種是芒鞋,是用草類編織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從前居住在鄉間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時多穿用這種鞋子。第二種是用布料做的羅漢鞋,鞋面的尖部是用叁片布條排列縫牢,鞋幫縫綴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樣差不多。現在的出家人,在夏天時都穿用這種鞋子,因爲鞋子面有孔,所以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義。第叁種是用布料做成的僧鞋,全身無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縫起一條硬梁,其式樣與世俗的“便鞋”沒有差別。

  僧鞋的顔色,有黑色、灰色、黃色、褐色,從習慣上來說黃、褐兩種顔色似乎莊嚴一些。

  我國的僧尼們,于“僧鞋”之外,還穿著長筒的“僧襪”。所謂“僧襪”,實際上也就是我國的古裝襪,于今並且有人把它叫做“羅漢襪”了。“羅漢襪”的顔色,在習慣上都是以灰色爲主。穿著“羅漢襪”,不但可以冬季禦寒、夏季防範蟲蛇,並且可以莊嚴威儀。

  說起“僧襪”之製,也有它的出處。四分律說:“寒聽著襪”。釋氏要覽說:

  “鈔雲:襪亦是衣”。又說:“釋名雲:襪,末也;在腳末也”。又五代人馬缟撰中華古今注說:“叁代及周,著“角襪”,以帶系于踝。至魏文帝,吳妃乃改樣。”

  以上這些典籍,都是僧襪在僧團中早已存在的明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