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叢林觀 第二章 叢林法器 第七節 贊呗法器 四、鈴铎

  四、鈴铎

  鈴铎,樂器名。也叫做“手铎”、“手鈴”、“寶铎”、“風铎”、“檐铎”。這些鈴铎,各爲“鈴”的一種,都是用“金、銅、鐵”等金屬所製造的。

  鈴铎的起源,一般都認爲是開始行於印度,這一個說法,有佛教的經典可資證明。大般若經第一曾說:“天花垂蓋,寶铎珠幡,绮飾紛綸,甚可愛樂。”又有理趣經說:“鈴铎缯幡,微風搖擊。”又寶箧印陀羅尼經說:“其塔乃七寶所成;上下階級,露盤傘蓋,鈴铎輪樘,純七寶所爲。”另外還有千手觀音及叁十臂彌勒之聖像,各有一手執持“寶铎”。由於以上這些佐證,便可以確定鈴铎最初是出現於印度的了。

  手铎有柄有舌,振之即鳴。它的“柄把”是獨钴(一股)乃至五钴(五股)之形,略如“杵”狀,所以也叫做“鈴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臺宗的呗器。

  手铎的用場,除了在“密法”中時常和“金剛杵”並用之外,最常見的場合,則是在“瑜珈焰口施食”壇場使用它。在“顯教”來說,則是在“引魂、禮忏”,主壇者指揮贊誦,莊嚴韻調時用之。

  鈴铎中除了用手振擊的“手铎”之外,堂塔之“相輪”及檐端所懸者曰“大鈴”;周禮鄭玄注有雲:“铎大鈴也”。我國寺院懸於塔檐殿角的“鐵馬”,叫做“風鈴”,它也是“鈴铎”的一種。洛陽伽藍記第五有謂:“旭日初開,則金盤晃朗;微風漸發,則寶铎和鳴。”這就是描述著“風铎”的韻味的。

  契經中說:供鈴铎於塔廟,世世得好音聲。釋門歸敬儀中曾說:“聲駐軍馬,由與鈴供”。這是記敘釋尊的弟子呗比丘的故事。呗比丘於多生多世之前,曾經布施,風铎懸於佛塔檐下。因而感得生生世世聲音清雅,足以感動禽獸的果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