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報時法器
報時法器是叢林中用于報時集衆或提醒大衆休息時所使用的法器。叢林中最常用的報時法器有鍾、鼓和板等。
一、鍾
鍾是寺院報時、集衆所敲打的法器。在印度,在召集大衆時,常常打擊木製的犍椎。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記載,在七月十五日比丘夏安居圓滿而增長戒臘的日子,稱爲受歲日,佛陀告訴阿難,在露地上速擊犍椎,召集大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于是便將中國固有的鍾、鼓等代替了犍椎。
鍾有梵鍾與喚鍾兩種。梵鍾,就是大鍾,因爲能清淨梵刹,所以稱爲梵鍾;因爲大鍾“聲振而遠”,所以稱爲洪鍾;因爲吊在鍾架上及撞擊令響,所以又稱爲釣鍾、撞鍾。大鍾又可以名鯨鍾,根據北宋釋善卿所編的《祖庭事苑》卷四引《物類相感志》,海邊有野獸名蒲牢,常在岸邊覓食,但它很怕鯨,見鯨便大叫,其叫聲與鍾聲十分相似。于是,人們將蒲牢的形狀鑄在鍾上,把撞鍾的棰做成魚形。鯨本無音,因其引起的聲音稱爲“鯨音”,所以鯨音稱爲“鯨鍾”。
梵鍾,通常高約一米五左右,直徑約六十公分,懸挂在鍾樓上,是用來召集大衆,或者在早晨、晚上報時。梵鍾的上部雕有龍頭,稱爲釣手;下部有相對的二座蓮花狀撞座,也稱爲八葉,兩座用兩條交叉呈直角的條帶相連結,稱爲六道;在上部列有環狀的小突起物,稱爲乳廓;從撞座以下稱爲草間,下緣稱爲駒爪。
在寺院中,懸挂在鍾樓上的鍾最大,另外有一些比較小的鍾,稱爲小鍾;因爲小鍾只有大鍾的一半大,所以又稱爲半鍾。小鍾一般吊在大雄寶殿的左側,或者吊在禅堂的進門處,用來擊鳴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所以稱爲行事鍾。另外,一種懸挂在方丈寮外,由侍者擊鳴,傳喚學人單獨入內參學,稱爲喚鍾。其實,這些小鍾都可以稱爲喚鍾,因爲都是喚人用的。
鍾亦有集衆的功能,在《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阿難升講堂,手執楗椎言:
“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衆者,盡當普集”。”
在佛教中,鍾不僅是寺院報時、集衆的法器,而且對于修道有很大的功德。
據敕修清規法器章說:“大鍾,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味。”又經典中說:“洪鍾長聲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付法藏因緣傳》卷五記載,古代月支國王因爲與安息國發生戰爭,殺人九億。因爲殺業而受惡報,死後化爲千頭大魚,被劍輪繞身砍頭,隨砍複生,痛苦難以忍受。因此求羅漢僧常擊鍾聲,使他的痛苦能夠熄滅。《高僧傳》“智興傳”記載,有一位亡者,托夢給他的妻子說:“我病死後,生在地獄中,有幸依賴禅定寺僧人智興鳴鍾,響震幽冥,使同受苦者,一時都得到解脫”。又經典中說:“洪鍾長聲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又增一阿含經說:“若打鍾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
俱舍論及佛祖統記(智者傳)也說:“人命將終,聞擊鍾磬之聲,能生善心,能增正念。”又祗圓圖經大略說:“祗園精舍無常院中,有銀鍾、頗梨鍾(可能是“琉璃鍾”或“水晶鍾”)各四座(臺)。銀鍾放置無常堂內,此堂乃病僧所住。僧病垂危,鍾即自鳴,音中宣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僧聞音已,苦惱即除,如入叁昧,得生淨土。又大唐西域記卷一說:“迦膩色迦王受惡龍請,建寺鳴鍾,息其瞋心。”
佛教徒對鍾都極其尊重,寺院鳴鍾以一百零八下爲准,象征破除百八煩惱,所以稱爲百八鍾。根據《百丈清規》記載,鳴擊手法是:引持鍾杵應該緩慢,擊鍾揚聲應該悠長;分叁通,各叁十六杵,快十八下,慢十八下。並且敲鍾的鍾頭在擊鍾時都要念鍾聲偈。早晨先接板聲叁下,敲叁下鍾,然後便快敲十八下,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每字一下。接著,敲慢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敲鍾時念誦的偈語爲: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衆。
將此深此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
伏請世尊爲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衆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南無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南無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峨眉山銀色界大行普賢王菩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九華山幽冥界大願地藏王菩薩
叁通都敲完後,最後念“南無叁洲感應護法韋陀尊天菩薩”叁遍,敲叁下,接叁下鼓。
晚上先接鼓聲叁下,敲叁下鍾,然後先慢敲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
洪鍾初(再、叁)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上祝當今元首,大統乾坤;下祈人類相親,世界大同。叁界四生之內,各免輪回;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五風十雨, 免遭饑馑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日。幹戈永息,甲馬休征;陣敗傷亡,俱生淨土。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井。無邊世界,地久天長;遠近檀那,增延福壽。叁門鎮靖,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曆代先亡,同登彼岸。(下接佛菩薩名號,同上)然後,快敲十八下,念“南無大乘妙法蓮花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叁通都敲完後,最後念“南無當山護教伽藍聖衆菩薩”叁遍,敲叁下,接叁下板。
鍾在中國的用途爲禮、樂器,因此沿用于佛門中,每月禮祖及佛前大供等法事或各種法會中,也以鍾爲樂器配合僧衆清淨的梵呗唱誦響叩,供養諸聖賢並攝受與會大衆,顯發出佛事、法會的莊嚴隆重。同時,若有諸山長老或賢達政要參訪莅臨道場時,也以叩大鍾的儀式,作爲隆重迎接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