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叢林觀 第二章 叢林法器 第一節 法器的種類

  第二章叢林法器

  法器又稱爲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于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爲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都可稱爲法器。佛教法器根據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爲莊嚴具、供養具、攜行器以及敲擊法器等。

  第一節法器的種類

  法器的種類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狀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稱的法器,也會因爲製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時代的差異,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

  如果以法器的用途來分類,一般約略可以分爲莊嚴道場的佛具、供養佛菩薩的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梵呗法器等六種。

  一、莊嚴具,例如幡、天蓋(傘)、鬥帳、花鬘、佛龛、花瓶、香爐等可資莊嚴整飾佛堂道場之器物。

  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爐、燭臺、燈籠、佛飯器、茶湯器、水瓶(淨瓶、軍持)、花籠、盤、棹、幾等可資日常勤行供養之器具。

  叁、報時器,例如梵鍾、金鼓、磬、钲鼓、銅鑼、铙钹、鈴、雲板、魚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臨時集會之敲鳴用。此類法器除製作精美,特具美術價值外,其于製作時所刻載之作者姓名、年代、銘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獻之意義。

  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經箱、經箧、袈裟箱、戒體箱等,可收藏或裝置有關習道之具。

  五、攜行器,例如念珠(又稱數珠、誦珠)、缽、錫杖、如意、塵尾、拂子等僧侶日常隨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爲禮佛念誦時記數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華子)、水晶、琥珀等多種。其形式、顆數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

  缽爲僧侶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鐵缽、銅缽、磁缽等數種材料。錫杖之杖頭爲金屬所製之輪狀寶珠形,其間有數環相接,振之即相撞鳴,僧侶持之,既爲聖智威儀之表幟,且可于荒野行腳時,振動警覺,驅遣毒蛇等物。另有長短僅二十公分之手錫,通常爲法會時所持,振鳴之以和誦梵呗者。

  六、梵呗法器。梵呗法器指寺院日常佛事活動中所用器具。如铛子、钶子、手鼓、木魚、如意等法器。

  以上是對佛教法器的傳統分類方法,由于時代的變遷,有的法器因失去了其使用價值而不複存在;也有的法器被其他的法器所取代。本章在分類介紹佛教法器時,盡量采用傳統的分類方法加以介紹,同時也根據時代特點側重介紹現代比較常用的法器,並在傳統六種法器之外,專節介紹了佛教警策法器,以使讀者對佛教法器有個全面的了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