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請消假
佛教有完整的請消假製度,佛寺中的僧人,上至方丈和尚,下到一般清衆,凡有事外出或因生病等不能參加寺院的日常佛事活動,應向寺院請假,假期結束,還要消假。
佛門中的請假、告假、消假,除了要先在殿堂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或消假外,應向住持和尚及知客禀告。如果僧衆要請假外出,需得到知客或監院批准後才可離開寺院。在外出之前,請假清衆要穿海青向知客和監院頂禮告假,如果是執事的,還要向方丈和尚告假。
因事外出的僧人,假期結束回寺後,應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方丈和監院、知客處頂禮消假。
叢林中,大和尚外出一般也要向知客(客堂)請假,由侍者代勞,向知客師說:
“大和尚請假至○○。”知客聞言要立即回道:“給大和尚送駕。”
大和尚因事外出時,全寺僧衆齊集大雄寶殿,由維那敲磬雲:“大衆師排班向上給大和尚送駕,禮佛叁拜。”然後大和尚呼:“給大衆師父消假,禮佛叁拜。”
大衆一齊叁拜結束。
大和尚外出回來時,全體僧衆當穿黃海青,齊集山門口列隊迎接。然後跟隨大和尚到大殿禮佛消假。消假儀式由維那敲磬雲:“大衆師排班向上,給大和尚接駕,禮佛叁拜。”全體僧衆一齊禮佛叁拜結束。
請假的類別,有香假、殿假、坡假、暫假、長假、事假、病假、參假、私假、公假等。
香假:表示這支香不參加。(叢林中一天有十四支香)。
殿假:不參加早晚殿。殿假必須至大殿隨大衆禮佛叁拜,並向糾察師父報告:
“糾察師父慈悲,弟子○○○今請殿假。”而後才可離去。
坡假:不出坡。
堂假:不過堂用齋。請堂假要等供養咒念過後,起身到糾察師父面前:“糾察師父慈悲,弟子○○○告假。”
暫假:著海青請假,表示只出去叁至五天即回。
長假:請假時需穿海青,披袈裟。
病假:叁日不能進食者,方可准病假。
參假:外出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