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看見失敗的價值

  看見失敗的價值

  西方有一句諺語:「失敗的人,沒有資格悲傷」。

  因爲失敗已經發生,繼續悲傷只是浪費精神力量!

  應該做的是:反省、檢討失敗的原因。

  這就是佛教對解脫的概念。

  要學會如何〝謙卑地〞在沙裏淘金

  佛法的弘揚,依于衆生的根機、時代的因緣及弘揚者個人的修道經驗與願力的不同,而有各種權巧方便的階段性差異,是很自然的事。

  這當中雖不免有少數的〝質變〞與不當的〝異化〞發生,須知這是末法衆生的共業使然,具足正見、對大乘有信心的佛弟子,應該要學會如何〝謙卑地〞在沙裏淘金,而不是一味地悲觀或做一些自以爲是的批評。

  這樣不但于整體佛教沒有好處,對自己的修行及信仰心的建立更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傷害!

  修行,難!不修行,盲!

  修行雖有點難,但難而有未來,是倒吃甘蔗;

  不修行看似自在,但看不到未來,是盲眼懸崖。

  佛法體解

  與無常、無我、清淨離欲、持戒調柔等相應的法;能漸漸淡化我執、減少煩惱,能坦然面對苦難逆緣;並深信體會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而逐漸加深慈悲心的法,── 就是佛法。

  及時修行

  人生、人生!

  需要的不多,

  何以想要的太多?!

  寶貴人身,剎那即過;

  何仍埋怨,不勤修行?

✿ 继续阅读 ▪ 人生像一面鏡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