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薩迦法王訪問記
頂禮大恩上師薩迦崔津仁波切!
頂禮大恩上師桑吉銀登仁波切!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譯者前言
公元2003年4月-6月間,偉大的薩迦教主、文殊菩薩的化身薩迦法王崔津仁波切及法王子寶金剛仁波切一行駕臨澳大利亞傳法。在近50天時間裏,法王一行足迹遍及全澳洲,法王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灌頂傳法開示,而中間只作極短暫的休息。法王仁波切更是一直以英語作傳法開示不需翻譯,而于法本中所有精微難解之處揭示無余,所有目睹及親身參與的人無不贊歎感佩法王的慈悲智慧與功德!
譯者有幸參加了法王在悉尼主持的灌頂和甚深加持。法會期間,譯者親見在商品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對于佛法生起了殊勝信心,其對上師清淨的恭敬心與對法的精進心,及對待金剛道友的慈愛之心實有我等不及者,令譯者自愧、感歎不已。
法會期間譯者得到這本薩迦法王訪問記英文本。該書前5章已譯成中文,本人發心將余下的第六和第七章翻譯出來,以飧對薩迦法王和薩迦派教法具有信心的弟子。
本人于佛法實在說不上精進,唯一可聊以自慰的是對上師及密法稍具信心。所以暫且以此譯文作爲對上師叁寶所作的法供養,以期報答所有上師的恩德于萬一。因這是本人第一次將上師的開示由英文譯爲漢語,如稍有功德,普皆回向一切衆生速成佛道;如有錯誤之處,于上師金剛薩垛前發露忏悔!
願一切衆生皆證雙運金剛持之果位!
薩迦法王訪問記
第六章
問:尊者,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薩迦巴的起源以及它與甯瑪巴的關系?
答:薩迦派是由昆氏家族所創立的。昆氏家族被認爲是天人的直系子孫。後來因爲和羅刹有一些爭執所以得到"昆"這個姓氏。昆·納根達拉·拉西達與其兄弟都是蓮花生大師的親教弟子,從蓮師處學法。所以一開始昆氏家族大約有十叁代一直是修甯瑪派的法。而後到了昆·貢確傑布的時候,他們覺得到了另外創立一個派別的時候,所以可以說薩迦派創始于公元1073年。
問:薩迦派下面還分爲幾個支派?
答:薩迦派裏面有幾個支派傳承。主要的是由俄爾欽·昆嘎藏波創立的俄爾巴、由擦爾欽·羅薩爾嘉措創立的擦爾巴和貢嘎瓦·多吉丹巴昆嘎南傑創立的貢嘎巴。而且根據蔣揚欽哲秋吉洛卓的說法,還有夏魯派、布頓派和覺囊派(也可以算是薩迦的支派)。雖然這些教派各有各的不共的修法和知見,但他們都源自于薩迦派的傳承。
問:薩迦傳承和教法的共同部分有何特點?其不共的"道果法"特點爲何?
答:薩迦派傳承的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教法都來自于印度的大成就者畢哇巴,他開創了"道果法"。我們還有從那若巴和那噶舉那傳下來的極廣的修法。你可以說他們就是我們在印度的根本傳承祖師。薩迦派教法極其廣博:最重要的是畢哇巴傳下來的道果法。這是一種喜金剛的修法。還有十叁金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那若空行的修法。這些教法都非常地廣,還有其他無數教法。
問:道果法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答:實際上道果法包括了一整套的修法,從適合初修者的法到究竟證悟的法都有。它包括了極多不同層次的教授,比如有些法適合那些具備直接進入金剛乘的根器的人,也有適合那些從小乘到大乘顯宗再進入密宗的人的法。它既有顯宗的內容,也有基礎教法,也有密法部分,包括從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拙火定、紮龍、氣功的所有修煉方法。
問:法王您如何看待利美運動?
答:這是件好事。畢竟佛陀所有的教法都是無二無別的。特別是在西藏,我們已知的四種教派:甯瑪、薩迦、噶舉和格魯派,其最初發心、究竟見解和最終證悟的成就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在于從印度的祖師那裏通過不同的途徑傳下來的傳承不盡相同。所以我個人認爲各教派側重點不同但基本上是一樣的。
爲達到利美傳統的目標,我認爲最好的辦法是緊隨那些近代大成就者的足迹,如蔣揚欽哲旺波、蔣貢康楚、秋吉德欽嶺巴,這叁位大師向我們示現了如何做到不分教派,他們接受各派的教法並加以實修,而且做了很多詳細的注釋和教言。如果我們也像他們那樣去做,我想這是非常有益的。
問:仁波切,現在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開始學佛法,根據您的經驗,他們的文化背景對他們學佛有何影響?對他們來說最好的修行途徑是怎樣的呢?
答:我不覺得文化背景的不同對修行有多大的影響。全知的佛祖爲所有不同根器的衆生教授了八萬四千法門。畢竟我們都是人,我們有相同的需要,我們的心的本質也是一樣的。佛發源自印度,後來傳遍各國。西藏本來不是一個"佛國",但後來接受了佛法並令其發揚光大。同理,對于西方我也不認爲文化背景會造成多大的差異。西方人很聰明也很善于學習,所以對他們而言最好的途徑就是深入聞思佛教哲理。西藏是個非常落後的地方,一般來說沒有一個公共教育體系。所以藏人側重實修。但在西方人人都上學,人人都必須學習,你們有這樣一個學習的傳統。所以對你們來講最好的辦法就是聞思教理。當然實修也很重要,但如果你不知道真正的教理和它們的內涵,那麼即使你念很多咒語甚至長期閉關--這些當然也很好--但也許這些並不能改變你(的心)。即使你修了這麼多的法,你可能還是個凡夫。這實際上就說明你更需要深入地聞思。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你要一輩子時間全用來聞思,一生的時間很短暫而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想學一些基本的教法,特別是深入地學習《入菩薩行論》和《中觀論》還是很重要、很有益的。
問:上師的重要性?
答:每個傳承都很重視上師。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上師是一切功德之源。在密乘之中上師是最重要的,因爲只有通過上師你才能得到佛的加持。現在我們無法面見佛陀、無法親耳聆聽佛的教言,所以沒法得到佛的加持。雖然實際上佛每天都在加持我們,但由于我們自身的業障和染汙,我們無法直接感受到這種加持。所以與佛結緣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一位精神導師,他以人身化現,他教你佛的教言,通過他你能得到佛陀的教誨。所以找到一位真正的上師,而後依止他極爲重要!如果你想無師自通,特別對金剛乘的教法來說,絕對是弊大于利。
問:尊者,如何區分(對上師)真正的信心和對上師的感情依賴?
答:真正的信心不會隨環境改變而變化。而感情上的依賴會隨環境而變化,而且隨時會變。當你對上師生起真正的信心的時候,你就會像米拉日巴一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對他的上師-馬爾巴的信心都永遠不會退轉。
問:信心與悲心的關系是什麼?
答:悲心是指你對受苦的有情衆生感到一種同情,而且急于將這些有情衆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quot;信心"是真正的信心,在各種不同的信心之中,最重要的是對上師和教法的信心。
問:一個人如何確定他自己以菩提心攝持金剛乘的修習呢?
答:這點極其重要!密乘是佛陀教法的精華,所以每個密乘教法都首先強調要有正確的發心:不能只爲了自己的利益或者達成有限的一點目標,而要發心爲其他所有有情的利益而修持。所以在領受和修持密法時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
問:法王能否請您談一談自己的生活?
答:我們有別于其他教派,我們不是活佛轉世。我們是家族傳承。我對你講過薩迦被認爲是天人種姓。所以它是世襲傳承。當然它的曆史很悠久。曆史上有時候有很
quot;宮",有時候只有一個。現在我們有兩個"宮":我自己這邊是薩迦卓瑪(度母)宮,在美國的是薩迦彭措(圓滿)宮。我們當然有關系,本是一家,六代以前才分開。而且這兩宮的創始人是親兄弟。我出生在西藏,既然生在這個家族,自然,我從小就接受世俗與宗教方面的教授,並領受了各種層次的傳承和灌頂。然後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接受薩迦法王的稱號,成爲薩迦派的領袖。這兩個宮輪流擔任教主。
問:後來您結了婚,現在您有一個家庭?
答:我有兩個兒子。長子現在跟隨在我身邊,他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宗教學習,將來和我一樣繼承法位。我的幼子是受具足戒的和尚,他將主要受持戒律。 問:能否請您談談(如何獲得)"叁種智慧"--聞所得慧、思所得慧和修所得慧--也請您解釋一下傳統的宗教修行與現代的教育手段在增長智慧方面有何不同?
答:不論人們是否信教,也不論他們信仰什麼宗教,但對于世界每個角落,無論哪個種族或家族的人來說,有一件事是共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希望離苦得樂。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就不覺得東方人或西方人、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有多大不同。因爲只要你希求快樂就必須具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雖然你希求快樂,但無論你怎麼做結果只能是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而智慧增長以後,你就逐漸明白了什麼是痛苦的根源,從而可以消除這些痛苦的根源而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安樂。
對于想進入宗教的人來說,佛法解釋了叁種智慧的重要性。對進入佛門尋求真理的人來說第一件事就是要聞思。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一開始會給你講解一些基本的佛法道理: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聽到這些道理以後,你自己把它們一一對應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然,即使不用聽這些道理,我們自己也能感受得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但別人告訴你這些道理以後,能夠幫助你強化你內心對這些的理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聽聞得到的智慧。然後你自己進一步去分析那些道理,並通過日常的生活和外部世界的體驗去驗證那些道理,這樣你自己去發現你的老師講的確實是真理,這就進一步加深了你內心的理解,這是通
quot;思"得到的智慧;在前兩種智慧的基礎上你開始禅修,來加深內心的領悟,這是"修"所得的智慧。
現代教育訓練人們通過智力去聽,所以很多人發現要把這些教…
《智慧甘霖薩迦法王訪問 第六章 薩迦法王訪問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