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叢林
來果
參禅人,發明心地後,自既能利,必設法利人。利人之法甚多,最大之利,莫如開從林,建道場。何以故
佛出世後,開給孤獨園,屍陀林,闍窟山,靈鹫山,及諸山等各大叢林,乃十方祖師降臨之地,一切賢聖雲集之地。有龍天捍衛,伽藍守護,度人之廣,容人之衆,守法之嚴,安居之久,較任何法門,高無再上。佛既如是,吾亦如是;正是代佛宣揚,助佛行化。既建叢林,必依古法。古法有二:一、古法者,佛居世間,弘法之所,度生之處,悉爲叢林。二、唐代以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如大冶爐,如陶家器。陶佛模,出佛相,鑄祖模,出祖相;好模型,出好貨。壞模型,出壞貨。林下主人參禅,一寺人參;主人念佛,一切人念佛。主人做經忏,一切人仿經忏;主人破戒,一切人破戒;主人持戒,一切人持戒;主人犯叢林法,一切人犯規矩,主人守叢林法,一切人守規矩。最關重要者,先得其地,次得其人;有地與人,則成弘法基礎。正弘大法,必需大人。有此大人,弘此大法。是名大人弘法基礎。何爲大法
盡各人力量思惟,看誰大,誰爲大法
思之!又思之!世間最大,莫過于心。心能包虛空,心能含大地,心大莫如悟心之法大,是名最大。最大之法,即參禅正法;有參禅之地,居參禅之人,行參禅之法,方許大人住大叢林,弘大法化,能將此叢林,遍立大地,盡人安居,普學大法。則真開叢林,真叢林主人,真弘大法。願僧如是,俗亦如是,方稱我心。
摘自《弘法》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