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孝經-聖治章

  孝經-聖治章

  

  經文: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于孝乎

  ”

  子曰:“天地之性,人爲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做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這段話表明了章節之間承上啓下的邏輯關系,是曾子(曾參)聽到孝治章,孔夫子講明王以孝治理天下,達至和平,即贊歎孝道的偉大,其作用真正能夠使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相當不可思議。因此曾子在此請問夫子,聖人之德有沒有超過孝這個道德的

  換言之,孝道是不是聖人全部的德行,聖人之德還有沒有高于孝道的

  夫子在這一章中回答:“人之行莫大于孝。”聖人的德行,沒有超過孝道之上的。聖人的德行是什麼

  其實就是孝德。

  古聖先王、聖人,他們的聖賢之道是什麼

  就是孝悌而已。真能把孝做得圓滿了,就是聖人了。這章是曾子發問開頭,孔老夫子因曾子的詢問回答他的問題,就給他說出聖人之治,聖人能夠自己力行孝道,把孝德推廣至天下,能夠使天下和睦,風調雨順,災罹不起,禍亂不生。所以在孝治章之後,爲我們說出聖治章,“治”就是治理的意思,即聖人治理天下,就是用孝道而已。

   

  摘自《學習孝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