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甯瑪派的傳承▪P2

  ..續本文上一頁將其分叁處埋藏。30年後,絨那達的節貢·那波將一部分伏藏取出自己精修,並廣傳他人。約在公元1076年,朗仲伽巴達的香巴熱巴又繼續取出伏藏,在節貢取出伏藏約十年後,羊卓的向·紮西多吉也開發了伏藏,將這些伏藏經典向大衆普遍講說,並傳其子尼邦(1158-1213),尼邦傳覺白。

  覺白或稱古汝覺白,是尼邦兄之子,他得其叔傳授《甯提》法門,後又廣從名師學習新派密法並注重顯教學習(《青史》上242-243頁、《智者喜筵》上576頁)。

  覺白的弟子楚西·僧格郊巴(1223-1303),僧格郊巴弟子梅龍多吉(1243-1303),梅龍多吉的弟子仁增·鸠摩羅奢(1266-343),鸠摩羅奢的弟子隆欽然绛巴。

   隆欽然绛巴(1308-1364),本名智美沃色。他在鸠摩羅奢座前求得《大圓滿甯提》的全部教授,又在鄧壩從阿奢黎迅努鄧朱學《經·幻·心》等教授,依照《甯提》的教授解釋《秘密藏續》經義,著有《甯提》法類數十種,總名《喇嘛央提》,還著有《七寶藏論》,分別闡發了大圓滿的要義,成爲甯瑪派《甯提》法門中最重要的論典。他曾到過不丹,把甯瑪派的教法首次弘傳于不丹地區。晚年又累次講《空行甯提》。這一派的弟子很多,稱爲隆欽甯提派(《青史》上248-250頁、《智者喜筵》上576-578頁)。

  《空行甯提》的傳承。是由印僧噶饒多吉傳仁增室利增诃,僧诃傳蓮花生,蓮花生傳佛母耶協措傑,耶協措傑爲利益未來衆生,將大法作爲伏藏埋藏。在公元12世紀時由白瑪勒哲則將伏藏取出傳傑賽·勒巴堅贊和雍敦·多吉白等人(《土觀宗派源流》66-67頁)。以上是甯瑪派的經典傳承,也包括一小部分伏藏傳承。

  自公元14世紀以後,很少有經典傳承的情況記載,從公元13世紀起,伏藏法門極爲流行,很多人轉向學習伏藏,如經典傳承人錫布杜滋之子木局多吉就傳持伏藏法,14世紀時的雍敦·多吉白也是一位大掘藏師。此時的經典傳持者大多轉入伏藏的傳承中去了。

  第二、伏藏傳承

  伏藏的來源是:前弘時期由連花生大師、無垢友、赤松德贊王、耶協措傑、魯·南喀甯布、白若咱那、魯·桑結耶協等人,先後將密乘經典法門埋藏于山岩土石之間。到後弘期時,逐漸有人將這些經典發掘出來,弘傳于人,這些經典便稱爲伏藏法。《集密意續》、《密集續》、《幻變網》、《修部八教》、《如來總彙》、《文武百聖》、《閻曼德迦》、《馬頭金剛》、《金剛橛》等經典講解、教敕、灌頂以及修法的儀軌事相等,皆是伏藏法要。伏藏中最重要者爲《大圓滿》,伏藏中所發掘出來的經書與經典傳承所傳之經典大多相同。不過,有的經書中當然有僞造改篡之事。伏藏之法,天竺古來就有,藏地其他宗派是屢見不鮮的。甯瑪派的伏藏法從根本續到實修事相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

  至公元11世紀時,紮巴恩謝堅將所掘出之伏藏收集在一起,修建了以紮塘爲首的108處道場收藏之。當時最重要的發現是發掘了《醫明四續論》。至于甯瑪派最主要的密典發掘是公元12、13世紀之時,由有名的上下大掘藏師掘出的。上掘藏名安達娘,本名尼瑪沃色,或稱娘熱巴。他在洛紮的昆庭、紮森摩八吉和馬沃角等處掘出密宗最重要的法典和法器。他把伏藏大法傳給其子安達·卓衮南喀白,南喀白傳子羅丹,羅丹傳子兌杜。下掘藏師名古汝卻季旺秋。他曾在洛紮的喀曲和朗格紮等處掘出《修部八教》、《密集》、《金剛橛》、《馬頭明王》等重要密法。他的弟子白旺欽繼承了他的事業。

  伏藏中最大的發現是《甯提》四部:

   《毗瑪甯提》:暗藏在桑耶秦浦,由掘藏師鄧瑪倫傑掘出;

   《堪卓甯提》:系佛母措傑獨得蓮花生大師傳授,由掘藏師白瑪勒哲則掘出;

   《喇嘛央提》:此爲隆欽然绛巴所掘,是廣釋《毗瑪甯提》的書

   《堪卓央提》:亦是隆欽然绛巴所掘,是廣釋《堪卓甯提》的書

  上下掘藏大師等掘出之伏藏法是甯瑪派根本典籍,作爲講解和實修的重要依據。繼上下掘藏大師之後,又出現了許多有名的掘藏師,掘出了不少重要密典,尤其是還掘出了重要的曆史文獻。如公元14世紀邬堅林巴掘出的《五部遺教》等等。

  公元15世紀時,熱特林巴將上下兩大掘藏師等所掘出的伏藏彙集到一起,稱爲南藏。公元17世紀居美多吉在雅魯藏布江南岸建敏珠林寺,寺中講修教典以南藏爲主。公元16世紀仁增郭季定楚堅也掘出不少伏藏,並與前代所掘的彙集一起,稱爲北藏。公元16世紀北方绛地的紮西多吉在雅魯藏布江北岸建艾旺噶巴卻德道場,其子仁增阿格旺布始正式擴建爲多吉紮寺,寺中講修教典則以北藏爲主。以上是伏藏傳承情況,由于後期所有掘藏大師都各建寺廟,弘傳自己所掘出的教法,遂以寺廟爲單位,形成了各自的傳承系統。

  

《甯瑪派的傳承》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生長神靈的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