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P15

  ..續本文上一頁,詩義在破斥佛教徒的教理,分送與國王和衆多學者。于是這首詩在毗史色迦家中出現。他長時研究,語義尚且不能如實理解,焉能答複,心裏想著這事而出門辦事去了。那時月官七歲,一看就知道詩的意義,認爲不難答複,于是作短文解釋其含義,並寫答複的偈頌。父親回家之後,看見了這樣的文字,就問月官的母親家裏曾有誰來。回答說;“旁人誰也沒來,是啞巴孩子看了而寫的。”

  于是父親詢問兒子,但這孩子看著母親的顔面。母親說:“說吧!”

  于是他說:“這是我寫的,擊退這個爭論者不是難事”。第二天清早月官和外道教師辯論,月官獲勝,得到厚獎。從此出現了一位對于聲明與辯論一切等共同明處不學自知的人,聲謄遍滿各地。

  之後,皈依一位大乘阿阇梨,受五學處。在安慧大阿阇梨處聽受經部與對法藏,大都只聽一次就能理解。從持明阿阇梨阿育受取經教口傳,修持明咒親見觀世音與多羅母,成爲極大學者。

  此後,在東方跋舍王的國度裏造了很多的醫藥、詩韻、工藝的論述,特別是聲明講的多。那時,娶王女多羅爲妻,國王並授與封地一區。一次,他的侍女呼喊多羅,他想,與本尊同名的做夫妻是不相宜的。這位阿阇梨正要往他國時,被國王知道了,命令道“他不與高門的女子同居,裝進箱子,抛到恒河裏去!”就這樣做了。阿阇梨祈禱至尊母多羅聖母,因而到達恒河和大海交界處的一個海島。有人說這個島是聖母所化現。因爲月官曾住在這裏,所以取名月洲,據說現在還存在,容得下七千個村莊。阿阇梨住在這個島中,在右上建立觀音像和多羅像。開頭漁民們聽見這個故事,以後,其他人也逐漸來到,形成城鎮。由于觀世音的策勵,作霍彌(官)的優婆塞(持梵行的在家人),他名字本叫“月”。以後即稱爲月官。

  以後商人們帶他到僧伽羅島,該地發生很多龍病。在此地建立聖獅子吼佛殿,龍病自息。在該地又使工藝。醫藥等無量明處得以進展,特別饒合島上的一些沒知識的人,也說了若幹大乘法。從該地的主人夜叉處受取財寶,建立很多法産。

  又回到贍部洲的南方一帶,在婆羅流支婆羅門的神殿中見到從龍聽取聲明的圖象和龍施舍所作的波你尼的注釋,貶斥說所謂注釋需要文字少,意義多,不重複,完全。但龍非常愚昧,文字多,意義少,重複,不完全。于是著《旃陀羅語法》及其支分作爲波你尼的義釋。在這部書中說,”簡短、明顯、正確、圓滿”也是對龍的諷刺。

  之後來到學術的源泉吉祥那爛陀。在那爛陀凡能與外道辯論的班智達在圍牆之外說法,不能的在裏面說法。那時任住持的月稱正在外面說法,月官在地上直立。凡打算辯論的都這樣作,不然的話,或者不聽,或者虔敬地聽。于是月稱以爲或系論敵,問:“您從那裏來?”答:“從南方來。”問:“知道什麼法?”答:“知道《波你尼聲明》、《一百五十佛贊》、《真實名經》叁種,這叁種以外就不知道了。”字面雖然謙遜,但實際即是自認爲一切聲明、經、咒無所不知。月稱心想他或者即是月官,詢們之後,他說:“世上是這樣稱呼。”月稱說:“那末,大學者突然降臨是不適宜的,應當由僧衆迎接,請暫時到城裏。”月官說:“我是在家人,焉能勞僧伽迎請?”月稱說:“這倒有個方便,正要迎請文殊像,請爲之搖拂塵而來,僧衆只當是迎文殊像。”于是准備了叁輛車,中間的車安置文殊像,右邊車中月稱搖拂塵,左邊車中月官搖拂塵,僧衆在前迎接,無數人衆前來觀看那尊像對月官現爲文殊本身,當他以”文殊雖爲十方俱胝如來所贊歎,然……”等語贊美時,文殊像示現回頭傾聽。衆人說:“那邊的像這樣動作!”像停留在那種狀態,因此稱爲“歪脖聖者。”于是月官信心增大,未控製拉車的牲口越過月稱之前。月稱心想:“此人我慢大,我應該辯論。”

  那時月官依從無著的矩矱持唯識宗義,月稱依佛護等所疏釋的龍樹論著,持無自性說。七年之間,往複辯論。經常有很多人聚攏來觀看辯論,以致連村中的幼童少女都通曉宗義,歌唱說:“噫嘻龍樹論,有藥亦有毒,慈氏無著論,是群生甘露。”

  以後辯論接近止息時,月宮正住在觀音殿中。對月稱今天所提出的多種爭辯,當晚就請求觀世音,第二天早晨回答,月稱對他不能答複。這樣經過了好多個月,月稱以爲有教他辯論的。于是尾隨月官之後來到佛殿,在門外竊聽,觀世音的石像對月官說法,好象師長對弟子那樣講授學問。月稱說:“聖者不是有遠有近嗎?”說著把門打開,當時觀世音又變爲石像。遺留下說法時豎起手指的樣子,因此稱爲“豎指聖者”。從那時起,爭論自行止息。月稱強烈祈禱觀世音,在夢中觀世音說:“你受文殊的加持持,因此不需要我來加持,略微加持月官。”一般地都這樣傳說,但密集聖系諸師說,還祈求示現聖容,觀世音說:“可觀修密集。”觀修了七天,在壇城的西門內,親見觀世音,身如赤色珊瑚聚,紅光燦爛。之後,月官住在那爛陀地方,對于教法多所策勵。由于看到月稱所著名爲《普賢論》的頌文優美,而知道自己所著的聲明經卷不好,認爲對衆生無益,于是把書投在井裏,至尊多羅聖母授記說:“你這部書由于利他善心而作,因此對未來衆上有大利益。月稱由于被學者的我慢所抑製,對他人裨益微小,所以應當從井裏把書取出來。”依照所說取出,喝了一點井水,智慧就大大增長。旃陀羅語法從那時直到現在極爲興盛,一切內外學人都要學習。而《普賢論》不久即告沒落,現在書之存在與否尚且不明。在那裏還著作百種工藝,聲明,辯論,醫藥,詩韻,歌舞,詞彙,詩歌,星象等論。對弟子們主要講授這些學術時,聖多羅母說:

  “誦讀《十地》與《月燈》、《寶樹莊嚴》、《華嚴經》、《入楞伽》諸佛之母《般若經》、虛造詩韻汝何爲?”

  于是外學諸明少所宣說,經常不斷地爲他人講說這五種殊異經典,自己也每天讀誦。並對每部經名造一部總攝經義的論典。總之,而後造有贊頌一百零八種,內明論一百零八種,外道論一百零八種,工藝一百零八種,這些零散短篇共計四百叁十二種。又造宣說一切菩提道次第的《燈鬘論》流傳不廣,據說在達羅毗羅和僧伽羅島講說此論的風習至今猶存。至于《二十律儀論》與《入叁身論》則爲後出一切大乘班智達之所學習,這位阿阇梨所著的《多羅百修法》與《觀世音百修法》西藏有譯本,總之造論確是很多。

  又,一個貧窮的老婦人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因爲沒有陪嫁之資而到處乞求。到那爛陀,聽說月稱大有積蓄,因而去乞討。月稱指示說:“我是比丘,因而不取多物,有一點也需要用于寺院與僧伽。那邊房裏有月官,可到那裏去乞求。”老婦人來到月官處乞討,他除了身上穿著的一套衣服和一部《八千般若經》外一無所有。那裏壁畫中有多羅像,他以極度慈憫貧苦人的心向像祈禱,並流出眼淚。像就變爲真度母,于是從身上除下衆寶所成的嚴飾上面有無價的珍寶。給予阿阇梨。他就給予老婦人,使她異常滿意。畫像的妝飾沒有了,因此稱爲”無飾多羅”。除去妝飾的痕迹赫然存在。

  這樣長期利益衆生之後,最後打算到普陀羅。從瞻部洲到檀那室利島時,因以前貶斥過施舍龍,龍懷恨在心,將要以大海浪打碎船舶。海中發出聲音說,“把月官抛出來!”祈請多羅,于是聖母主眷五尊乘大鵬鳥來到對面空中,諸龍畏懼而逃走。船舶安抵檀那室利。在那裏供養吉祥米積塔,建立多羅佛殿與觀音佛殿各一百座。到普陀羅山後現在還沒有舍身而住有世間。

  至于他的《與弟子書》系從普陀羅山托商人送給王子寶稱,王子是個歸俗的出家人。據說他看到書信以後就如法而行。

  如此說來。可知吉祥月稱與月官的上半生時,是僧诃王和跋舍王在位時間,也是護法的上半生。月稱月官在那爛陀會見等事則在下半生。護法阿阇梨利益衆生在般遮摩僧诃王時代。

  第二十五章 遮羅王與般遮摩僧诃王時代

  約當跋舍王與僧诃旃陀羅王去世的時候,西方摩臘婆出現力量強大的遮羅王,對于尼薩伽屍羅王作了一些迫害,他在位叁十年,與尼薩伽屍羅王同時死去。

  東方跋舍王之子強大的般遮摩僧诃王出世,把僧诃旃陀羅之子婆羅旃陀羅逐出落伽羅而在底羅呼底建立政權。北到西藏,南到睹梨憐伽西婆羅奈斯,東到大海之間,都歸般遮摩僧诃統治。

  當時,勝軍的弟子調伏軍摩揭陀的大德解脫軍,德光的弟子對法師德慧護法阿阇梨、自在軍迦濕彌羅國的一切智友以及摩揭陀跋舍王的幼子缽羅散那王出世,缽羅散那王國土雖小享用極大。南方則有統治賓官山附近一切地區的布濕波王出世。

  遮羅王在王宮的四面各建伽藍,十二年間對所有來到的四種眷屬給予衣食財物叁類良好資具。前後總計地二十萬人。

  般遮摩僧诃王供養內外二道,約建立內道法産二十四處,並修建很多塔。

  缽羅散那王供養月稱月官等吉祥那爛陀的一切學者,供獻一百零八個裝滿珍珠的金瓶作爲法産的基金,對于摩揭陀的一切佛寺和塔予以優異的供養。

  調伏軍與大德解脫軍的詳細傳記沒有見過。據說調伏軍在一個佛寺中建立阿逸多依估像,那像發出言語說:“爲了協助利益衆生,再建立阿梨耶多羅像!”于是請月官前來建立。這兩尊像後來因避突厥之難請到天山。以後就留在那裏。這樣大德解脫軍修持阿逸多依估,十年之間沒有象征。向月稱阿阇梨請問方法,教以行護摩淨治罪障,據說供獻一百二十萬燒灌,以後在竈內見到聖容。

  德慧阿阇梨精通一切明處,對于《俱舍論》的疏釋與《中觀本頌》則遵從安慧,造疏駁清辯,清辯的弟子叁缽羅杜多也與此師同時出世,在東方婆羅保梨長期辯論,據說德意勝利。

  護法阿阇梨生于南方地區,出身于詩人的族姓。從在俗時期就是個通曉內外宗義的大詩人,從法使阿阇梨出家,聽聞毗尼,成爲大學者,當時來到中印度。從陳那再度聽受一切藏及其支分,成爲善巧自…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