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P17

  ..續本文上一頁時中部與東方大部的統治者是抵多王之子缽羅抵多與後者之子摩诃斯耶尼。

  北方有缽羅抵多王的弟兄釋迦大力住于诃梨墮羅城,在迦濕彌羅境內發布教令。藩伽羅、迦摩縷波與底羅呼底叁地則爲婆羅旃陀羅王之子毗摩羅旃陀羅所統治。

  遮羅悉恥羅王與毗瑟紐羅阇王安保國土,如法治國,但對教法作了什麼事業就不清楚了。其他人等則真實供奉佛教。

  缽羅抵多王與摩诃斯耶尼王主要供養吉祥法稱,釋迦大力王供養毗昙大師世友,毗摩羅旃陀羅王供養庵摩羅僧诃班智達、寶稱缽羅杜多的弟子中觀師室利崛多等。

  複次,在這個時期,大體說來,佛教很是興盛。但若與無著兄弟和陳那在世時比較,則東方與南方一帶,外道普遍增長,而佛教衰減。

  複次,般遮摩僧诃王時出現了兩個外道阿阇梨弟兄,一個叫做達多咀梨耽樂叁味;其次叫做商羯羅阿阇梨耶得大自在天成就,帶著瓶子,用幔帳圍起來念誦真言,大自在天就從瓶子的中央露出頸部以上,教導辯論。他在藩伽羅國辯論,老比丘們說:“此人難與匹敵。應該召請護法或月官或月稱等阿阇梨前來辯論。”年輕的班智達們不聽,說:“從他國呼召辯論者,有損此地班智達們的聲譽,我們比他們更有學問。”心懷我慢而與商羯羅阿阇梨耶辯論,佛教徒失敗。約二十五處法産的資具淪于外道。他們空無所有,約五百優婆塞得不歸入外道。這樣在歐提毗舍國也有商羯羅阿阇梨耶的弟子婆羅門跋咤阿阇梨耶與前者類似,由梵天女教示明處,在當地與內外道廣興淨辯。內道的班達智鸠梨舍世質熟精聲明與辯論,他也象前者那樣驕傲,以教爲誓而辯論,外道勝利。好多內道廟宇被毀,特別是伽藍民和法産等被剝奪。後者的時代是護法與大德月等(月稱與月官)等不在世的時代。

  那時南方一帶,有辯論牛王之稱的婆羅門鸠摩羅梨羅即童嬉與尊奉大天,行牛禁行的速拿陀樓盧即食米屑師勝音二人,他們也在南方諸國作了多次辯論。佛護、清辨、法使、陳那的弟子們與聲聞僧衆無論誰也不能擊退他們的辯論,因而內道的享用屬民多爲外道的婆羅門所奪。此事比以上所說的略遲。

  在此時期,護法阿阇梨的弟子提婆沙摩打算破斥月稱而造《中觀顯白疏》在南方一帶與一些外道辯論,阿阇梨獲勝,令娑羅婆诃那王歸入佛教,他建立了很多佛寺和塔,也設置法産。

  這個國王時代成道者瞿羅叉出世,庵摩羅僧诃阿阇梨的詳細傳記我沒聽到過,在別處多少可以知道一些(據說寶稱造有《入中論》的注釋)。世友也造了《俱舍論》的注釋,此人即是《異部宗輪論》的作者。世親大阿阇梨在世之前十八部大致完整,過去教法遇敵衰退下去,減少了幾部。其間由于诤論和機運産生了種種沒落,大衆部中的東山部、西山部、雪山住部叁部消滅;說一切有部中的飲光部、說分別部二部消滅;上座部中的大伽藍部和一切所貴部中的守護部消滅,其余諸部還在弘通。

  聲聞們修習的教法雖然五百年來已形衰微,然而奉持聲聞宗見的直到而今還是很多。有些教法史的著者說大乘興起不久聲聞乘就衰落了,認爲大乘樹立以後聲聞衆的權威漸趨微弱,在此期間奉持聲聞的似乎不大有,這是無稽之談。自己這一邊還不能肯定,就作爲千真萬確似的教導他人,並且筆之于書,真乃怪事!

  吉祥法稱的事迹如下:以前所有的學者都說他生于南方的勝主頂寶,現在雖然沒有這樣的地名,但由于內外道都說吉祥法稱的誕生地是睹梨摩羅耶國,因此古代這個國家一定叫作勝主頂寶。誕生的時期顯然是般遮摩僧诃王與抵多王等即位後不久之時,父親是婆羅門族的外道遍行者沙樓年難陀,自幼才智敏捷,精習工藝、吠陀及其支分、醫療、文法以及外道的一切宗見。因而在十六歲或十八歲時即已通達外道的一切宗義。正在婆羅門們備加贊揚之際,他看到了一些佛經,看出自己的教主有過失,諸論很不合理,佛陀和正法則與之相反。于是生起高度敬仰,改裝爲內道優婆塞。婆羅門們詢問原因,他稱贊了佛陀,因而被他們驅逐。

  以後來到中印度,從護法阿阇梨出家,精通所有叁藏,心中記誦的經咒總計達五百種。聽受其他的辯論的論典雖然很多,但心中不以爲滿足。從吉祥陳那的弟子自在軍聽受《集量論》一遍就與自在軍相等,聽第二遍時就與陳那相等,聽第叁遍時知道自在軍阿阇梨對于陳那的意旨未能通達,因而有幾點錯誤。于是向阿阇梨說了,阿阇梨非常高興,開許他說:“你和陳那相等了,可以破斥一切謬誤宗見,還要著集量論的注解。”

  在那裏從真言金剛阿阇梨正受灌頂,修持本尊。醢魯迦現身說:“你有什麼希求?”他請求說:“乞求戰勝諸方。”醢魯迦說:“诃诃吽”之後立刻不見了。在那裏又作了《贊連屬》。這位阿阇梨的金剛阿阇梨有人說是陀利迦波,另有人主張是金剛鈴,但以說是登耆爲宜。

  據說這位阿阇梨還著了一部《吉祥總攝輪修法》,相傳是魯伊波所著的《金剛薩埵修法》,據說也是這位阿阇梨所做。

   之後,打算學得外道宗派的密語,化裝爲奴仆到南方一帶,詢問誰精通外道宗義。人們說通達一切宗義,無有匹敵的是童嬉婆羅門,西藏說此人是童不取,是由于不知道系翻譯一詞或是譯自誤字之過。有人說他是法稱的舅父,但在印度全然無此一說。又有盜取宗義的派密語時,用繩索系住婆羅門妻腳上的無名指等說,印度也無此說,不象是靠得住的。

  童嬉從國王處獲得巨大權勢,享有衆多肥美稻田、黃牛、水牛。擁有五百男仆、五百女仆以及衆多雇員。阿阇梨也在其中,內外一切事物,男仆五十人、女仆五十人的工作,阿阇梨一人完成。童嬉夫妻很高興,問:“你希求什麼?”答:“乞求聽聞宗義。”因此聽到了童嬉對弟子的講學。有若幹除兒子與妻以外不傳他人的密語,由于作事得到他兒子與妻的歡心,詢問他們而通曉,于是知道了宗義的一切要點,一切如何破斥的方法已胸有成竹時,阿阇梨仔細觀察其他弟子們求學的酬金如何,計算了新學的學問和酬金,心想婆羅門貪財,若不給酬金,將要倒黴。他自己所給的工資有五百個銀巴那,又從住在彼處的夜叉處取得七千黃金銀幣,把這些金銀施給童嬉又以銀子爲婆羅門們舉行盛大宴會,當晚逃出。

  于是在前往一個有王宮的大集市迦迦瞿诃,在杜魯诃摩梨部王所在之地張貼文告,問有誰願來辯論。奉持食米齋宗義的婆羅門迦那崛多此外有奉持六派宗見的約五百人集合起來,辯論了叁個月。逐漸把五百人駁倒,使歸入怫教。國王受到影響,使他們之中的富足婆羅門約五十人各設置一個內道法産。這話被童嬉聽到了大爲憤怒,親自偕同五百婆羅門前來辯論。告訴國王說:“假如我勝了,請殺法稱!假如法稱勝了,請殺我!”阿阇梨說:假如童嬉勝了,我或歸入外道、或殺、或打、或捆綁,國王自己知道。假如我勝了,請不要殺童嬉,然而應該使他入于佛教,”于是以教爲替而作辯論,對于童嬉所獨有的五百個宗,以成百成百的正理異門—一破斥。于是童嬉也供奉內道,五百婆羅門衆知道只有佛教合理,因此在佛教中出家。

  此外還破斥裸衣外道羅睺缽羅底彌曼差聲論師部陵迦羅瞿诃耶、婆羅門鸠摩羅難陀、外道的辯論牛王迦拿陀樓盧以及住于賓陀山間的一切辯論家。

  還到達羅婆梨園,宣告此國有誰能辯論,外道大部逃避,有些人承認不能辯論。此地原來敗壞的法産全部恢複後,住在一些寂靜林苑中修持禅定。那時商羯羅阿阇梨耶致書吉祥那爛陀,要作辯論,他們推遲到第二年,而從南方召請法稱。

  之後,辯論時期已到,缽羅底多王召集佛教徒們與所有婆羅門和外道于婆羅奈斯。在國王與證人聚會之中,商羯羅阿阇梨耶與法稱面臨辯論時,而羯羅說:”假如我勝利,請諸位選擇投恒河或歸入外道。假如諸位勝利,我們就投恒河而死。”于是開始辯論,法稱一次又一次擊敗商羯羅阿阇梨耶,最後使他全然無話可說。于是商羯羅阿阇梨耶打算死于恒河,阿阇梨勸阻,他不聽,告訴他的弟子跋咤阿阇梨耶說:“你來辯論,戰勝這個禿頭,不勝也好,我要投生作你的兒子,來和這些人鬥爭!”說完投恒河而死。他的弟子持梵行一派的遍行者多人入于佛教,其余人們避走遠方。

  就在後面一年投生爲跋咤阿阇梨耶之子,跋咤阿阇梨耶供奉天神叁年,又用叁年時間思考內道教理與破斥之術,到了第七年,如前之教爲誓而辯論,跋咤阿阇梨耶又一敗塗地,也不聽阿阇梨的勸阻投恒河而死。他的長子跋咤阿阇梨耶第二與商羯羅阿阇梨耶的轉世以及堅持自己教義的婆羅門衆逃往遙遠的東方。有心地正直的婆羅門約五百人在佛教中出家,約五百人皈法叁寶。

  摩揭陀國有富樓那婆羅門、末土羅有富樓那跋陀羅出現。他們的權勢和受用都很大,非常增長辯論術。爲妙音天女與遍入天等自己的本尊所加持。他們也曾先後前來辯論,阿阇梨以正理調伏,令人佛教,這兩個婆羅門也在摩揭陀與末土羅各立內道法産五十處。于是名聲遍滿大地,以後長住摩揭陀附近摩登伽仙人林中,成就多種明咒。

  以後賓陀山區布濕波王之子郁普羅布濕波王,據說統治叁百萬村,受用之殊異等同天神。阿阇梨遊方到被人這樣稱道的地方,最後到達王宮,國王問他是誰。答:

  具智慧者大域龍,月官之說最清淨,

  詩出毗羅精韻學,勝超十萬舍我誰?

  國王問:“你是不是法稱。”答:“在世上這樣命名。”這個國王建立許多寺廟,法稱住在這裏,著七部量論。以後在國王的阙觀上寫上贊文:

  設若彼法稱,說法日西沒,諸法眠或亡,非法此方興。

  在那裏長時期弘揚佛教,此地出現了約一萬個比丘,設置法産約五十處。

  之後來到邊地瞿耆羅他,在那裏也使婆羅門與外道多人入于佛教,建立喬答補梨佛寺,此地外道極多,他們在阿阇梨的住處放火。火從四面燒來,由于隨念主尊與秘密真言,走向天空之路,來到離此地約一由旬此國王宮附近,衆人無不驚異。現今所傳的《八…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