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P3

  ..續本文上一頁具有化現的性質,因此,雖然是顯示收攝化現,但在衆生的意感上,由于圯壞等缺陷,到那時除了殘迹沒有別的了。所以,婆羅門須阇耶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建立佛像與佛殿。幼子婆羅門迦梨耶那建立金剛座具有摩诃菩提像的淨香殿。工匠由天上工匠化爲人形來充當,修建摩诃菩提寺的材料,天上諸工匠、婆羅門迦梨耶那等都在現場內部,七天之內其他人誰也不得進入、到了第六天,叁個婆羅門弟兄的母親到來敲門。裏面答道:”這還不滿六天,明天早上開門。”母親說:“我今天晚上就要死,現在大地之上見過佛面的只剩下我一個人了,這佛像象不象如來今後旁人不會知道,因此必須開門。”才一開門,這些工匠就消失了。于是詳細觀察,說:“這像一切一切都與佛相似,但有叁點不同:不放光、不說法、只是坐著而不作其他叁種威儀”。據說這是與佛本身相似的像,但因不滿七天,稍有未完成的地方。有人說是右腳的拇趾,有人說是頭發右旋,這兩處是後來塑造的。然而班智達們說是身毛與衣不觸身二者沒有完成,地自在賢班智達也這樣說。當晚婆羅門母阇婆安然逝世。

  以後不久,婆羅門迦梨耶那在路上行走時獲得一個自然放光的綠寶石。因此心裏想:“若是摩诃菩提像未建成以前獲得這個,可以作眼珠,可是那時沒有得到”。這樣想時立即在眼珠前自然生出孔洞,才開始把寶石分爲兩塊,寶石自己變成相等的兩塊,嵌入兩個眼珠的所在。這樣又得到了放光的帝青寶,嵌人眉際白毫。由此力量在羅提迦王以前摩诃菩提殿堂裏,經常在晚間摩尼寶光輝煌遍滿。以後婆羅門弟兄叁人在佛寺裏經常供給各各五百比丘的生活,以資具供養四方一切僧伽。

  第五章 聖者提地迦時代

  聖者優婆崛多付法于聖者提迦,此人的事迹如下:

  邬阇衍那地方有一個婆羅門富人,他的兒子提地迦聰明正直,熟習四吠陀和十八明處後,父親很高興,爲他建立家室迎娶新婦時,他說:“我沒有家室的欲望,請允許我出家。”父親說:“如果你非出家不可,在我未死以前不要出家。你也要照料這些婆羅門眷屬。”他也就聽從了父親的話,在家行梵行,爲五百婆羅門講說無有損害的道理。一天父親去世了,他把家裏的一切財物舍給沙門和婆羅門,與五百眷屬打扮作遍行者,漫遊十六大城。向名氣很大的外道和大婆羅門請問梵行之道,但得不到滿意的答複。最後在末土羅向聖者優婆崛多詢問,對他極其信仰,從之出家,受具足戒。優婆崛多開示七種教授,七天工夫五百婆羅門證阿羅漢果,聖者提地迦入八解脫靜慮。因此使各地很多婆羅門的首腦對佛教生起殊勝信心。當聖者優婆崛多付法時,在六個城市中對四衆傳授教語,廣弘佛教,令一切有情悉住安樂。

  一個時期吐貨羅國有個名叫彌那羅的國王,該國一切居民都敬奉天空之神,此外對于善惡毫無所知。他們宴會的時刻,以焚燒谷物、衣服、珍寶、香木的巨大煙氣來祭天。在他們祭祀的地方,聖者提地迦及其眷屬五百阿羅漢從天空的道路來臨,住在敞廳中。他們認爲是天神,敬禮足前,盛大供養,提地迦爲之說法,國王等約一千人見谛。使無量人衆在于皈依與學處,夏季叁個月住在此地,比丘增加無數,證阿羅漢果的也有一千人左右。此後此國與迦濕彌羅之間往返路上平安了,迦濕彌羅的上座很多來到這裏,佛教大爲發達。僅在此王和它的兒子伊摩舍時代大廟就有五十座左右,充滿無數僧伽。

  又,在東方迦摩縷波有個婆羅門叫悉陀,享用與大國王相等,偕同他的幾千個眷屬,精勤供奉太陽。在他獻供太陽的時候,聖者提地迦示現從日輪中心走出的神變,放出衆多光明處于其前。他也以爲是日神,敬禮供養,聖者對他說法。當他信心極大時,聖者複現原身,再度給他說法。這個婆羅門得見真谛,由于強大信仰建立摩诃製多大塔寺。又在此處爲四方僧伽舉行大宴會,在迦摩縷波國使佛教大爲發展。

  當時西方摩臘婆國有一個婆羅門名叫阿陀羅波,地位等于無冕之王。他每天殺一千頭山羊作血肉護摩,那裏護摩的竈也有一千。使自己的眷屬所有的婆羅門也隨各人財力作阿阇迷陀(羊祠)護摩。對于非婆羅門也使他們積蓄祠祀的物資。有一天他打算作瞿迷陀(牛祠)即淨牛的祠祀,召喚婆利伽族的仙人毗梨具羅叉娑作施行祠祀者。收集白牛一萬頭,又召集很多婆羅門,陳列很多其他祠祀資具。正開始作護摩時,聖者提地迦來到祠祀處,于是用盡方法火不能燃,用盡方法也殺不了牛,連個傷痕都沒有。婆羅門們念誦吠陀和明咒但不能出聲。于是毗梨具羅叉娑說:“完成祠祀的障礙是這個沙門的力量”。于是衆人一齊投擲石頭、棍棒和灰塵。當他們看到變爲花和檀香末時,生起信心,敬禮足前,請求寬忍,並說:“聖者有什麼教誡?”聖者說:“喂!婆羅門們請放棄吧!用這種罪惡的祠祀作什麼呢?請施清淨布施,作清淨功德!自我是婆羅門族的神,若作燒火的事情,即是殺神與父母,那成了什麼呢?牛肉極爲不淨,婆羅門所不應接觸,神決不能滿意。仙人,請放棄這個罪惡的法吧!由于貪愛肉食物,焚燒灌注汝爲何?教示依幻術爲生,乃以明咒欺世間。”如此廣爲說法,他們追悔罪業,對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慚,低頭虛心詢問除罪的方法。依照聖者所指示的方法,婆羅門等都皈依了,並受五學處。在妙音長者歡喜園故址作大伽藍(下同),努力作財富所生七種功德;如是使佛教在這個地方格外昌盛。

  這時大約阿育王誕生不久,在他們以後漸次使婆羅門約五百人敬信叁寶,長時期內護持佛教,利益有情之後,付法于聖者訖裏瑟拿。而在摩臘婆國邬阇衍那地方示寂。

  第六章 阿育王傳記

  在那個時候大約是阿育王成爲青年的時期。

  關于他的傳說如下:屬于他盧族,在瞻缽那有日種王尼彌多,左右有臣屬五百人,財力雄富,統治北方之地。他最初有六個兒子,即逝黎耶那、羅谛迦、商其迦、陀尼迦、缽土摩迦與其第六子比多羅。有一個時期一個商主的妻子與國王會合因而懷孕。正當國王的母喪除憂之日商主的妻子生了一個小孩,因是除憂日所生,所以取名無憂(阿育)。長大時,精通六十種技藝、八種觀察、文字和手算術。其時臣子們在人衆中向一個婆羅門占相師詢問國王的兒子誰該嗣位。他說;“吃最殊勝的食品、穿最殊勝的衣服、坐最殊勝的坐具的那個人。”于是兩個地位高的大臣背地詢問,他說:“最殊勝的食品是米飯,最殊勝的衣服是粗布,最殊勝的坐具是地”。國王其他的兒子享用充裕,阿育只受用普通衣食,因此知道他該作國王了。中間尼泊爾和佉悉耶等地衆多山民叛亂,派遣阿育帶兵征討,很容易地就把山民平定了。製定賦稅、擒獲禍首、定決歲貢,獻于國王。國王說:“你的聰明、力量、勇氣各方面都使我喜歡,你希求什麼我就給你。”答:“在這裏其他弟兄們侵害我,請許可我在波咤厘子城住,並且給我一切享用資具。”給與之後,就在那個城建立五百處園林,女樂千人環侍,日夜嬉遊享樂。

  之後,摩揭陀國遮摩沙王逝世,他有十二個兒子,有的雖然登了王位,但不能護持國土。大臣婆羅門犍毗羅屍羅攝政幾年。那時他和尼彌多王結下冤仇,長時期在恒河岸上交戰,國王六個較大的兒子都投入戰鬥。不久尼彌多王也去世了。顧慮公布了國王死去的消息會增大摩揭陀人的力量,因此秘不發喪,由兩個大臣自理國政。七天以後,被城市中的居民知道了,不聽他倆的話。他們想起了從前婆羅門的預言指的正是這個時候,于是迎阿育即位。六個王子戰勝了摩揭陀,得到了六座城。那天聽說阿育已登王位,于是偕同五百臣屬不到恒河以北,在王舍城等五座城,第六子在鴦伽城,在此六座城中大王子各登王位。

  第一王子信仰順世學派的秘句,次子信仰大自在天,叁子信仰毗瑟紐天,四子誦持吠檀多秘語,五子信尼犍子學派的迦那迦,六子信仰名叫婆羅門姑奢子的梵行者,他們各自經營處所。

  阿育王依靠毗梨具族的仙人的供養空行母與羅刹的語句,以邬摩天女以及屍林女鬼爲本尊。此後數年之間耽于愛欲,因此稱爲迦摩阿育,即愛欲的無優。

  之後與諸兄不和,交戰多年,終于殺掉六位兄長以及五百臣子。毀滅衆多城市,雪山與賓陀山之間的國土都受他的統治。嗔暴轉增,若不作刑罰等事,心就不坦然,飯也吃不下去。早晨命令作了殺戮、捆、打等刑罰,然後心安理得地進餐。象這樣阿育王作戰的故事很多,因爲沒有必要所以不述。以上爲地自在賢所說。我雖聽到一些印度人口耳相傳的史話,此處也不錄了。

  那時由于一些邪見婆羅門的鼓動,勵行生命祠祀,特別是由于毗梨具族牛耳仙人指教若殺一萬人作爲祠祀,不但國上擴大而且成爲解脫之因。因此就建築一個祠祀堂,到處尋訪能殺一萬人的人,但一時得不到,最後在抵羅呼底城求得一個旃荼羅族人。國王親自承諾,凡應殺死的人送入堂內,若不到一萬時有人到那裏就殺死,這是立誓供養遮苦行女(邬摩)。以此方式殺了大約一兩千人時,刑吏到城外漫遊。有一個比丘打算遮止此人的行爲,講解了殺生的罪業、地獄的種種故事,可是未能喚醒此人善報,刑吏反而想,“以前斬首殺人,現在應該如同從這個比丘所講的故事中聽到的那樣焚燒、剁碎、剝皮等等殺人才好”。這樣殺死多人,死于祠祀堂的人約有五千。此時以前的名稱改變,改稱爲旃荼羅阿育,即暴惡的無憂。

  此時有耶舍阿羅漢的弟子一個住于加行道證悟的多聞沙彌,路過不知,來到祠祀堂之內。刑吏將用劍砍下時,他問這是什麼原因。刑吏述說過去的事情,沙彌說:“那末七天以後再殺,這個期間我也不到別處去,就住在這祠祀堂裏”。刑吏說:“這樣也好”。此人由于在祠祀處看到充滿肉血骨骸內髒等等因緣,無常等聖谛的十六行相現前,不到七天即證阿羅漢果,並成就神變。

  七天過去以後,刑吏以爲以前沒有這樣裝束的人來到這個堂裏,用此要用前所未用…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