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國王福德,由僧伽護持國政兩晝夜,于是向僧團獻上無量金寶。取得國政後,傳與阿育工的孫子毗伽多阿育離憂。
地自在賢所編傳記的文字中,僅僅編排了此人曆史的次第,與聲聞藏有關者有《阿育王傳》,《調伏阿育王因緣經》,《阿育王降龍因緣經》,《造塔因緣經》,《作大施會因緣經》,《供金因緣經》六種和《鸠那羅因緣經》共七種。其中第二種和第七種有藏譯,其余我曾見過梵本,供金等事的記載在《如意藤》中也有一些。
第七章 阿育王時期的史話
當聖者提地迦未付法與聖者訖裏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臘婆的僑賞彌地方,對四衆傳授經教。毗舍離的比丘們以爲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確的教誨,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時宣稱“這是法,這是戒律,這是本師的教示。”耶舍等七百阿羅漢予以駁斥,在俱蘇摩補梨伽藍中,由栗遮毗族出身的難陀國王爲施主,作第二結集。此中的七百阿羅漢在六城分立時僅僅是住在毗舍離地區的多聞的俱解脫阿羅漢,因此第二結集是部分的結集。這事的經過在《毗奈耶雜事》中有詳盡的敘述,盡人皆知,所以此處不錄。第二結集在此時發生,是跋咤伽致與地自在賢所說,與西藏現有的毗奈耶中本師涅槃後一百一十年舉行第二結集的說法吻合,因此我的態度只是遵奉這個說法。其他幾部的毗奈耶中也有說本師涅槃後二百一十年或二百二十年舉行第二結集的。爲了與這個說法配合,印度所出史傳有把聖者提地迦等作爲與阿育王同時,大善現也入了涅槃,阿育王也已經去世之後發生第二次結集。上師班智達說“毗奈耶雜事中說:“轉付具壽善現,如是等諸大龍象皆已遷化,(彼時)大師圓寂……至一百一十年後”(淨譯)在這些詞句上發生了錯誤的根源,在梵語中Yad-acita一詞由于助詞的關系,可以有gan gi tshe(當某時) 或dehi tshe(彼時)兩種譯法,而此處必需譯作 gan gitshe。至于說二百二十年等,乃是將半年算作一年的關系,因此和說一百一十年意思是一樣的。”因陀羅達多班智達所造史話中說:
“若說佛滅後五十年優婆崛多出,一百一十年付法傳承圓滿,此後阿育王出”等既與授記不一致,又同印度各種有典據的史話相違反。似乎是妥妥當當,但是不足置信。
東方盎伽地方有一個享有極大的富有家主,他家裏有一棵由自己業力而出生、能降寶果的樹。因爲他沒有子嗣,對于具有黑色毗瑟紐大神的垂迹訖裏瑟拿頻頻供養。一天生了一個小孩,取名叫訖裏瑟拿(黑色)。他長大以後,想到大海裏去,偕同五百商人准備好了船只,開往寶島,航行很成功。這樣航海六次,都是在短期間內順利地航行成功,因此“有福商主”的名稱遍達各方。在此期間父母去世,在對聖者提地迦生起信仰的時候,從遙遠的北方來了很多商人,動請他到大海中去。他謝絕說:“大船七次航行成功,沒聽說過,我不能去。”但由于迫切請求,終于前往。又到了寶島,船上裝滿了珍寶返航時,看到了海島上郁郁蔥蔥的綠樹林,商人們想要休息而前往。被住在海中的羅刹族屬鶴娘羅刹女所捕捉。商主皈依聖者提地迦,當時喜愛他的天神們報告了聖者提地迦。聖者以幻變來到那個島上,威光難以堪忍,羅刹女們逃走以後,商人們安抵贍部洲。于是所有商人以所有資具對四方僧伽舉行叁年的盛大宴會,最後出了家,從聖者提地迦受具足戒,不久全部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有一天聖者提地迦入涅槃時,從商主族出家的聖者訖裏瑟拿護持教法,對四衆傳授經教,證得四果的不斷出現。
當時在迦濕彌羅國有一婆羅門族的比丘名叫婆磋,毒惡而多聞,愛好我見,周遊各地,使凡夫們入于惡見,因此僧衆略有爭論。在摩廬國方面補色羯利尼的廟宇中,有名叫藥叉迦比羅的召集四方一切僧衆,供給生活。糾正他們以後,在一切僧衆聚會中,頻頻開示無我之法。大約過了叁個月,以前被上座婆磋引入我見的一切比丘相續清淨,俱見真谛,並使上座婆磋本人終于也。住于不壞失的正見。
又。僧伽羅洲有一個國王名叫阿沙那僧诃俱舍,當參加集會一時,有一居住于贍部洲的商人獻上一尊木製佛像。他問這是什麼,商人把從本師到聖者訖裏瑟拿的偉大處述說一遍。之後國王打算和聖者訖裏瑟拿見面並想聽聞正法,于是派遣使者到聖者面前。
聖者偕同五百眷屬以神變力騰空而去,使者也抓住法衣的邊緣,降落于僧伽羅洲的邊境。先派遣了使者,國王等人真誠歡迎,放著各種顔色的光和示現火燃等神變進人首城。在此洲中如實說法叁個月,使廟宇與僧伽布滿,好多人證得四果。過去本師足迹曾到此洲,本師涅槃後,教法式微。聖者訖裏瑟拿大爲弘揚,最後付法與王族出身的聖者善見,而在北方拘舍婆那人滅。
聖者善見事迹如下:在西方婆菟沙車國出生于班頭族的王族名叫見,財富充裕,他的兒子名叫善見。善見長大以後有林苑五十,美女五十,每人並有侍婢五人,每人又有铙钹女五人。每天受用的花值黃金五千巴那,其他享受自不消說,受用與天神相等。
有一天他在眷屬衆圍繞中在到林苑去的路途中,看見阿羅漢須迦耶那偕同衆多眷屬到城中去,因而大起信心,敬禮足前,坐在一起。于是阿羅漢說了法,他在坐具之上即證得阿羅漢,請求出家。須迦耶那說:“阿羅漢居家,非處非時,然而應該使父親知道”。于是他向父親請求出家,父親大爲震怒,正用鐵鎖鏈捆綁他時,刹那間他騰空而去示現放光等神通,父親極其信仰,說:“兒子!你獲得了這樣的功德,現在可以出家,對我也要悲憫!”于是出了家,對父親說法,父親也見到真谛。此後依聖者訖裏瑟拿爲軌範師,長時間住在一起,聖者訖裏瑟拿涅槃後,由大善見教化四衆眷屬。
那時西方信度國住有夜叉女名叫興伽羅支,大力而擅長幻變,到處放出劇烈的傳染病,當地的人們逃往他處時,她變成可怕的形象前來攔路。之後衆人每天以六頭牛所駕的車裝滿食物,好馬一匹,男女各一,作爲施食而獻上。之後有一天,聖者善見知道調伏她的時間已到,在信度的村莊完了緣,到她那裏進食。她以爲這是一個迷路的沙門。最後善見把洗缽的汁水潑灑在那裏,因此她異常憤怒,降落石頭和兵器的雨。阿羅漢等入連續慈叁摩地,于是變爲花雨。聖者以勝解力各方出火,燒著夜叉女,她害怕了因而皈依聖者,聖者說了法,把她正確地安置于學處。直到現在對她不再有血肉供養。此外,知道以後無人教化,調伏了大約五百個不信佛法的龍和夜叉。
此後,聖者巡遊南方一帶,廣爲建立廟宇和僧伽,在多數島嶼上也創立佛教,在摩诃支那等地略弘教法,使無量衆生住于安樂,而在無余蘊界中入于涅槃。
阿育王的幼年正當聖者提地迦的下半生,他作惡罪行時相當聖者訖裏瑟拿時期,他轉變爲法王時是善見護持教法時期。大善見入涅槃後國王也去世了。
從聖者阿難陀到善見之間,各有各的阿波他那,地自在賢曾撮其精要,今依之而編寫。這些付法各代圓滿護持佛教,與本師佛陀所行相應。他們以後雖然出了不少阿羅漢,但是趕上他們那樣行爲與本師相應的則沒有出現過。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時代
阿育王有十一個兒子,最殊勝的是鸠那羅。由于眼睛象雪山居住的鸠那羅鳥的眼,一個仙人就給他取了這樣的名字。他精道各種技藝時,阿育王夫人帝失羅叉對他愛戀,哄騙誘惑。他束身不從,帝失羅叉因而懷忿。有一次阿育王得了糞尿吐瀉並起之症,在山區有一個平民得了同樣的病,帝失羅叉聽到就把他殺了。剖開肚腹一看,見到一條肢足奇多的蟲子,知道因它上下行動而引起吐瀉。投以其他藥物,蟲子不死,投以白蒜才死。于是帝失羅叉把白蒜藥送給國王。王族雖然不吃白蒜,但爲了治病就服下,因此病好了。國王要給予她貴重的報答,她說:“現在不求,他日再請。”
某時西北遠方的阿濕摩波蘭多國國王軍阇羅迦盧那叛亂,王子鸠那羅率軍往征。最後那個國王剛才降服的時候,帝失羅叉向阿育王說:“現在是天王給我貴重賞賜的時候,請求讓我執掌國政七天。”把政權交付之後,她寫一道敕書命令剔出鸠摩羅的眼睛。盜取國王的玺印蓋上,遣使送到阿濕摩波蘭多,那裏的國王雖然讀了書信,但不能剔出鸠那羅的眼睛。那時鸠那羅自己讀到書信,知道了國王的令旨,在剔出限睛時說:“剔出一只眼睛放在我的手掌上。”照這樣作了,由于以前一位阿羅漢預知將要如此,給他說了好多無常等法,這些道理經常在他心意中,現在以觀看此眼爲緣,證得預流果。
此後,仆從離散,攜取琵琶,流浪各地,最後來到波咤厘子城的象苑。智象認識他,因而敬禮,人們都不知道。黎明時象倌讓他彈起琵琶來,于是以伽摩伽歌伴和琵琶。國王在宮頂上聽到似乎是兒子的聲音,天明時調查而知道確是,問得因由,國王大爲震怒,下令將帝失羅叉放進漆房中,用火焚燒。當時鸠那羅谏止,真誠啓白:“假如我對帝失羅叉和對我兒子一樣慈愛,而沒有嗔恨心,請使我的眼睛複原;”于是獲得比以前更加美好的眼睛。
他出家以後,證阿羅漢果,因此以後未即王位,但他的兒子毗伽多阿育登位。
那時歐提毗舍國有一個婆羅門名叫羅沃婆,受用圓滿,以叁寶爲師。在熟睡時,夢中天神來勸勉他說:“天明時當有比丘到你家化緣,他最擅長咒力和幻變,能召集各地一切聖者,可向他祈求”天明後布薩檀那阿羅漢來到他家,于是向他祈求,約八萬聖衆來集,作了叁年的宴會,愛護佛教的諸天在他家中降落寶雨。他在生存的期間每天使乞求者十萬人得到滿足。
第九章 第二迦葉時代
之後,誕生于北方犍陀羅國的阿羅漢迦葉以叁種佛教事業利益衆生時,毗伽多阿育王的兒子勇軍因爲修持毗沙門天妃吉祥天女法。對于衆生略無侵損而享用不盡。供養四方一切比丘,叁年中對于大地上一切塔供養上百的供物。那時…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