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朵花裏看六度的精神
淨一
佛教講衆生得度有六種方法,稱爲六度。從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花開時流露清香,展現美麗的姿容,令人一見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持戒:花守時守分,總在一定的時節、範圍綻放,不像葛藤會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雖美麗,但不會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開之前須經種子深埋土裏,曆經一段時日的孕育,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後抽芽;乃至開花後,還要耐得住風霜雨雪,以及蜂蝶采蜜時的傷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進:一朵花,無論花期長短、久暫,總是盡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現它最美的一刻;即使謝了,仍舊“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留下種子,爲繼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的精神。
禅定:花靜靜地開放,表現出甯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禅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種顔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蘊含無限的智慧,值得探討。
因此,一個人若能懂得欣賞花的美,必能升華精神生活。甚至修行也不一定是誦經、拜佛才是修行;能夠從賞花、看花中獲得啓示,這也是一種修行。古代有許多祖師大德就是在觀看花開花謝的變化中,明心見性,所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正是這個道理。
摘自《圓覺》201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