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破迷釋惑解真诠(常輝)

  破迷釋惑解真诠 

  常輝

  學佛者:禅宗裏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切都是自己唯心所造,那麼“業障”也是自己心性幻化而成;然而,它在現實生活中卻起到障礙我們的作用。有人說,拜佛、誦經可以消除業障。請問師父,業障如何消除

  如何正確理解拜佛、誦經與“消業”之間的關系

   釋常輝:自性理體,本來無一物,哪能招惹塵埃!自性事相,則森羅萬象,因果不虛,真空妙有,絕待圓融。業障者,是由身口意叁業起惑造業,迷真逐妄生起的障礙。拜佛、誦經、持咒諸法,是由身禮諸佛賢聖,口誦密語真言,意觀一真法界之自他不二、生佛平等,以此清淨叁業之功德來銷釋妄念叁業的障礙。

   自性之理者,即證我法二空的聖者,了無一物,誠如“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就執四大爲身、五蘊爲我的凡夫,天堂地獄卻是實有,人間苦樂,自須承當。

   是故在理性阡法中“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在事相忏法中“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是故學佛法人,當須事理圓融,如實修持,乃能業盡情空,消諸業障。

   學佛者:什麼叫“白衣領衆”

   釋常輝:白衣者,喻易染世俗五欲六塵故,泛指居家二衆,相對于出家二衆的缁衣也。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若白衣依此四法,乃可領衆熏修;若不依此四法,則爲魔外,以盲引愚,墮生死險坑。

   白衣雖具無礙辯,及具無量福,也須敬于僧者。夫爲僧者,乃弘護毗尼、住持佛教,俾正法住世之表法也。故白衣于僧衆前,不論長幼、智愚、尊卑、貧富,白衣不得對僧衆生貢高我慢,甚至輕視無禮,否則當落無邊因果。

   如維摩大士其辯雖過迦葉、舍利弗、目犍連比丘等,然長者每于僧中說法,當禮敬諸大聲聞,然後說法。詳見唐叁藏玄奘大師譯六卷之《佛說無垢稱經》。

   學佛者:我也信仰佛教,沒吃素不是一樣覺得很好嘛!我還爲別人做了好多的善事,如爲人治病、爲人解難,都還認爲效果不錯呀!

   釋常輝:不吃素分爲兩種人:親自殺生,強行食肉和食用叁淨肉、五淨肉、九淨肉的人。你能發心學佛,志願向善,希望你是後者。

   淨肉者:一、不爲自己親手屠殺;二、不教唆他人屠殺;叁、不見、不聞、不經曆衆生被殺之時的慘狀。

   五淨肉者:除上述叁種外,另有二種:一、衆生自然死亡的屍肉:二、弱肉強食,被其他衆生殘食的剩屍。

   九淨肉者:再有四種:一、不疑專爲己殺;二、在道路旁、水邊林下、山野澗崖拾撿的屍肉;叁、不因他人期約,偶然相遇而食衆生的屍肉;四、前已殺,非因我故,今僅食其屍肉。

   茹齋食素,息嗔習慈,長養悲心,熏習慈心叁昧,如慈氏彌勒因地發心;治病救人,解人急難,多行善舉,培育福德,如藥師如來因地發心。二者不可偏廢,宜相得益彰。

   學佛者:學佛的人可以打太極拳麼

   釋常輝:太極之旨,在于靜心絕慮,融入陰陽,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地。此者天人合一,即是禅家修習禅定止觀獲得“輕安”之意。以嗔心習拳者,世俗技擊也;以慈心習拳者,習禅用功辦道也。故習拳不在于練成鋼筋鐵骨,威力過人;不在于強身健體,在于行者當下一念之發心。

   學佛者:大悲咒和地藏法門,哪個能更快成就現世願望

   釋常輝:發心若正,無論哪一種法門均能即時成就,得大饒益;發心若不正,則任何一個法門均不能成就。何以故

  諸佛如來、菩薩摩诃薩大智大悲、大願大力,最終導入衆生消除貪欲、嗔恚、愚癡、邪見、貢高我慢、狐疑不信等煩惱業障,從而證得常樂我淨涅槃四德,非使衆生恣縱四大五蘊之欲樂,終于叁途五濁不得出離故。

  摘自《妙蓮華》2011年第6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