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無處不修行

  生活無處不修行

  修行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在行住坐臥處,在舉手投足間。

  既然學佛修行了,就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麼事比修行更重要了。短暫的人生轉瞬即逝,暇滿的人身稀有難得,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佛陀向我們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我們用智慧拯救心靈的方法。想要拯救心靈,唯一方法就是修行。

  修行要從“心”開始。

  真正的修行首先是發心,沒有發心就沒有修行,就不會成就。發心是發慈悲心、菩提心,這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無法進入大乘法門。慈悲心、菩提心發出來了,會消除所有的業障,會圓滿無量的功德。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將每一個起心動念轉換成正知正見,轉換成善念。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頭,時時增長善的念頭,使之成爲一種習慣,融入我們的生活。

  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不是修正別人。要拿佛法當鏡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別人。要去掉自己的煩惱、執著、妄想、分別。修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面對對境。

  佛法不離世間法,將佛法實踐于生活,融入于工作,才是修行。修行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在行住坐臥處,在舉手投足間。佛法在你身邊,不能離開生活去找佛法。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裏。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依舊、煩惱依舊、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壇城。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把修行融入到工作中,在對境中曆事煉性,對人煉心。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置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把你的服務對象視爲父母衆生,一切爲他們的利益著想,以真誠心對待每一個衆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做衆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爲他們服務。當你不求任何回報地去奉獻的時候,就是你的修行,你會從中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工作、事業……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它可以曆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淨土,就是你的寂靜處。要把它打掃得幹淨整潔,布置得清淨莊嚴,要任勞任怨地盡你的責任和義務。擦掉灰塵就是擦掉業障,掃除垃圾就是掃除煩惱。你的家人都是你的有緣衆生,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尊重他們,不要傷害他們、怨恨他們。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不要強求,不要執著。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

  人生如同一場戲,戲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是在演戲!哪裏有真的夫妻?哪裏有真的兒女?演好你的角色,不要假戲真做。其實在這個舞臺上,我們都不過是匆匆的過客而已,有什麼可執著的?有什麼可計較的?忍一句又能怎樣?退一步又能怎樣?凡事不要只考慮自己,要爲對方考慮。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愛,才能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師叁寶會加持你,連善神護法都會幫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誠意地做,衆生自然會尊重你,喜歡你。

  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不要總是怨天尤人,不要總是挑別人毛病,不要總想改變別人。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會隨心轉。如果你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一切,包容一切,你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經常查找自己的缺點,不斷地去掉我執,才是修行。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爲過去沒有好好修行,讓無明禁锢了思想。我們要想在今生解脫,就必須修行。如果今生還不修行,繼續癡迷,還將繼續漫無邊際地走下去,等待我們的只有輪回的黑暗,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認認真真,如理如法地修。不要裝模作樣,自欺欺人,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能在今生遇到無比殊勝的無上密法,是我們的因緣福報,若不從基礎做起,紮紮實實地修,法再好也不會受益。要明白:真正的解脫要靠自己的覺悟。自己不覺悟,誰也沒有辦法。有些人整天找借口忙這忙那,不肯修行,恐怕當你真想修行時,卻來不及了。

  其實,修行和生活、工作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泥沼中,迷失了自我,殊不知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找尋。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利樂之源!

✿ 继续阅读 ▪ 身心相應禮佛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