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素食養生有助于長壽

  素食養生有助于長壽

  

  心律法師

  

  經常可以看到,能夠長壽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處于優越自然條件的人,而是過著清心寡欲生活的佛教徒。據佛教資料和醫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佛教徒長壽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修行。其中,素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人所共知,佛家吃素食。佛家認爲,食素最利于養生,素食的好處有很多:

  一、食素可以增強體質。

  佛家所倡導的素食,即蔬食,是健康食品。因爲蔬食富含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C能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維生素A可以抵抗傳染病,是皮膚、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等所必需的抗體。​

  

  二、食素可以延長壽命。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這是一種水溶性纖維,被國內外營養專家稱爲“綠色清道夫”,可以促進腸道消化,有利于清除體內的毒素,稀釋大腸中的致癌物質,防止腸癌的形成。

  

  叁、食素可以增加智力。

  國外的研究者發現,吃素的人神志清醒,思維敏捷,而吃肉的人則易神志渾濁,反應遲鈍。因爲大腦細胞所必需的養分從主到次分別是麸酸、維生素B和氧,而食物中谷類和豆類含麸酸和維生素B最豐富,肉類中此營養成分含量少,且偏愛吃肉的人的血液會變酸,失去造血功能。美國的相關研究人員也有類似的報道,並指出,多吃素食有益于身體健康,且能減少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骨質疏松症等疾病的發生。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堅信素食養生,有益健康。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初一、十五吃素的習俗。按照中國的古老傳統,人不應該過分追求濃烈的厚味飲食,而"平易恬淡"才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呂氏春秋》之《重己》篇指出,善于養生的人是"不味衆珍"的,因爲"味衆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衆珍"主要指遊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認爲這類食品吃多了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明代醫家李延認爲,對中年人的精氣虧損采取服藥補陰陽的方法,一般都不能收到盡善盡美的效果。唯素食調養,能氣陰兩補,助胃益脾,最爲平正,不僅適合于中年腎虧,也適合于老人、婦女和兒童的其它虧損病症。明代兒科學家萬全,在其所著《養生四要》裏也再叁倡導學習古代和尚淡泊的生活方式,他認爲素食可以使人的體魄、精神處于最佳狀態。

  現在,素食養生的觀念已經被很多人接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素食,享受如此純淨、如此美味,體會自然、體會回歸,不亦樂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