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的普世精神(智慧)

  阿彌陀佛的普世精神

  智慧

  俗話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在中國,阿彌陀佛是婦孺皆知的。在佛教裏阿彌陀佛更爲普遍,甚至在佛教徒之間表示問候,感謝都會說上一句阿彌陀佛。在我們叢林裏,阿彌陀經是晚課時必誦的經典,由此可見,阿彌陀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那爲什麼阿彌陀佛如此普遍呢,那還要從淨土法門的特點說起,淨土法門的最大特色是:叁根普被、利鈍全收、淺顯易行、普攝群***。淨土修持簡單易行,即不識字的村夫農婦,也一學便會,正如印光大師所言:“故無一人不堪修,亦無一人不能修。”八萬四千法門,淺顯莫過淨土!憑真信切願念佛,命終時便可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于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之中,永出生死苦海。

  此部經是佛陀無問自說、金口宣說的妙典。其他的經典,則是由弟子祈請而說。唯獨彌陀經是佛無問自說。爲什麼呢?因爲此經的道理太玄妙了,一般聲聞的智慧達不到,一切菩薩也不明白,所以無人請問淨土法門的因緣,但此法應該說,所以佛觀衆生***緣成熟,便說此經。這部經在佛教裏非常重要。雖然淨土法門淺顯易行,但往往使有些修學者小瞧了它,甚至誤解、誹謗這一法門。

  當年佛陀在無問自說《阿彌陀經》時,便有見于此,特引十方諸佛贊歎之詞以資起信,並于經末表白他于五濁惡世,“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這一點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博通內外諸學、提倡人間佛教的近代佛教革新主將太虛大師贊歎:“淨土法門圓深廣大,統攝無量,而居佛法中最高之位。”

  西方世界的極樂淨土,在淨土當中,非常殊勝。現在分爲四點說明:

  一、時空無限的世界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命、無量光明的意思。說到無量壽,就是時間無限;說到無量光,就是空間無限。我們往生到極樂淨土裏,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生命是不會死的,因爲是無量壽命;到了阿彌陀佛的世界裏,我們的慧命,就如光明一樣,遍滿一切,因爲是無量光明。如經雲: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

  在極樂世界裏,就時間來說,無有寒來暑往,微風吹動,氣候永遠是清涼舒適的。就空間來說,在我們的世界裏,常常爲空間的問題感到困擾,不是嫌小,就是擁擠不堪,有時從這個地方要到那個地方,必須要趕路,要坐車,非常不便;在極樂世界裏,每個人都能飛行自在,因爲大家都在時空無限的世界裏生活。

  二、生活自在的世界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爲了每日衣食的問題而感到不自在,現在雖然有天然氣、電器,但是仍然要爲燒煮而忙;極樂世界的人,生活就很自在很美滿,他們吃飯,不像我們要有菜有飯吃下肚子才會飽,他們只要念佛念法念僧就會飽了,有時不一定用嘴吃東西,眼睛也可以吃,眼睛觀看阿彌陀佛的莊嚴相好就可以飽了。有人也許會覺得很奇怪,不容易相信,舉例說,當大家看電視,看電影,看小說,看得精彩的時候,就會忘記了吃飯,忘記了肚子餓。因此,在極樂世界裏,同樣的,看阿彌陀佛的聖像就可以飽了。

  耳朵也是一樣,聽到風吹的樹聲,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及百鳥和鳴的音聲,就如同聽到阿彌陀佛法音宣流,肚子就可以飽。如果肚子餓了,只要手一摸四邊七寶所成的階道,七寶所成的建築物,身體感受到極樂世界那種莊嚴的氣氛,就會飽了。

  除了用眼、用耳、用鼻、用舌、用身可以使身體飽滿,另外眼睛閉起來不看,耳朵塞起來不聽,只要用心觀想,禅定之中,所謂禅悅爲食,也可以當飽的。

  吃是這個樣子,那麼穿是怎麼樣呢?我們這個世間,氣候有冷有熱,所以衣服就有增有減,但是在極樂世界,沒有寒暑的變化,身體永遠都感到很自在,因爲他穿什麼衣服都不會覺得太冷或太熱。而極樂世界裏的衣服之所以既不冷也不熱,那是因爲它是一種自然而隨心所感的衣服,要穿多大就多大,要穿多柔軟就多柔軟,要它多舒服就多舒服。

  極樂世界的住是怎麼樣呢?在極樂世界裏,一切都是七寶所成,黃金鋪地。極樂世界,說到建築,它有建築的藝術美,說到風景,它有燦爛的天然美。如經雲:

  “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瓈、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爲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極樂世界裏的行,不像我們有摩托車、出租車、小包車、公共汽車等,它在時空無限的世界裏,人人都是飛行自在的。如經雲:

  其國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叁、社會和樂的世界

  在物質上,它永遠沒有匮乏;在人際上,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絕對沒有人我是非的現象。社會上的和樂,不必爲物質來爭執,不必爲名利起糾紛,大家都是蓮華化生,大家都是來親近阿彌陀佛,一師一道,是一個非常和樂的世界。

  極樂世界的人,沒有老的現象,更沒有死亡的悲哀,所以極樂世界用不著人壽保險、安全保險、災難保險,不必設保險公司,極樂世界本身就是保險公司。

  極樂世界的人,不會生病,所以不必設立醫院。

  在極樂世界裏,沒有治安問題,人們不必爲房子的門鎖操心,門整天敞開都沒有關系。

  在極樂世界裏,彼此互相關照,互相和愛,大家每日禅悅爲食以後,各以衣裓,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他們飛行遊樂,無牽無挂,社會就是那麼的自由,那麼的和樂。

  四、天下一家的世界

  在娑婆世界,不論我們是富貴,是貧賤,是聰明,是愚笨,只要人人欣慕極樂世界,願生極樂淨土,稱念彌陀聖號,人人都可生到極樂世界,就算罪業深重的人,只要他具備信願行,就能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實在是一個天下一家的

  世界。

  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也就是所謂的“淨土叁資糧”。缺此叁事,則絕難到達。即:

  1.信仰:信有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2.發願:發菩提大願,願生彼國;

  3.修行:以培植善根福德因緣,發菩提心,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爲正行。

  于此叁資糧中,又有連帶關系,先由信生願,由願生行;信若不具,則願、行皆不成立。

  經中引述東、南、西、北、下、上六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勸諸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是證明念佛往生之教是真實不虛,並對念佛者說示諸佛護念的現生

  利益。

  釋迦牟尼佛稱贊十方諸佛,十方諸佛亦稱贊釋迦牟尼佛在娑婆國土,五濁惡世,能成就佛果,並爲諸衆生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非常希有難得。此由諸佛贊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也就是顯示了淨土法門的殊勝功德利益。

  我們要心能轉境,理論與實踐契合,則十方叁世,十界依正,都是妙有的大光明藏!希望念佛同之,都能信解行證這淨土法門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