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人間淨土
覺回
《彌陀經》開篇,佛用半部經的篇幅爲我們描繪西方勝境的美好,無有衆苦,但受諸樂,黃金爲地,天樂鳴空,六時花雨等等。除此之外,極樂世界最大的美好,就是不退轉!也就是說,只要你一生到那裏,就永遠不再輪回!除了極樂世界,世上還有哪個地方是只前進,不退轉呢!佛描述的這麼詳盡,充分調動我們所有能感知的器官,眼耳鼻舌身,就是令我們充分感受並認識到極樂世界的美好,確信極樂世界的實有,然後發自內心的升起想去的願心!所以說,《阿彌陀經》上半部,是令我們升起信願之心,相信並且願意去極樂世界,然後在下半部,教我們如何行持才能達到!
佛怕我們捕捉不到這層真實含義,又特地明確的提出,“善男子,善女人,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類似的囑咐,佛一而再再而叁,明確的告訴我們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並且,佛一個人說,還怕我們難以信服,佛又列出六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宣講西方淨土,證明世尊所說真實不虛。那麼,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到底怎麼樣才能去得了呢?那就是:信願持名,若一日,乃至七日,最後達到一心不亂,必定往生極樂國土!信願持名,這是方法,是手段,最終要達到的標准是一心不亂!
那麼,什麼是一心不亂,這不亂的一心到底是哪一心呢?一心不亂就是求生西方,蒙佛接引的心不亂!簡稱求生心不亂。往生西方是靠願力去的,達到求生心不亂,即是真正的願力十足,願心堅固。蕅溢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信願行是往生淨土的必備資糧!信,就是信有西方淨土,願就是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顆求生西方、蒙佛接引的心就是信、就是願!因爲你不信有極樂,不願生極樂,你也不會真正去求生!你在這顆求生心中,稱念彌陀聖號,求佛早日接引,往生西方淨土,這就是在行!求生心生出來並且恒定住,就是真正的願力十足!我們只有生起十足的願力、圓滿了叁分自力,才能借得上七分佛力的接引,往生西方。以求生心去念這句佛號才是真正的信願持名,方才契合彌陀大願!
往生淨土是淨業力,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生欣厭之心,欣,欣求極樂,就是升起願心;厭,厭離娑婆,就是不貪戀世俗,它們是一體兩面。當你一心不亂求生西方,你也不會貪戀世俗,心就自然進入清淨。反之,如果還有貪戀世俗心,那說明願力不夠十足,既想去西方,又舍不得世俗,那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就去不了西方。念佛不得力就是因爲願力不足和貪戀世俗心太重,心願與興趣深深紮根在世俗,心不清淨!所以,一心不亂即求生心不亂,也是清淨心不亂。
西方是清淨之土,是佛菩薩待的地方,是人人都有清淨心的地方。我們想去,那就必須同樣有顆清淨心才能感召得去。就像清華北大,誰都想去,但光想去光喊口號不行,必須用分數感召。分數是學習能力和實力的標志,所以,真正想考清華北大,那就去提高學習能力和實力。同樣,想去西方,那就在清淨自心上下功夫,清淨心是去西方淨土的關鍵。《維摩诘經》上面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我們念佛人,都想要念佛往生西方,但是怎麼樣念佛才能往生西方,很多人都不研究!就像打靶,靶子都沒找到就亂開槍,這不是盲修瞎練嗎!全國每年到壽的念佛人成千上萬,真正往生的到底有幾個?!什麼原因,就因爲只念佛,而不生心!生什麼心?生求生西方,蒙佛接引心!
千古聖賢皆以清淨自心爲第一下手功夫處。古德也告訴我們,要念佛淨心,淨心念佛!比方種地,種子種在雜草叢生的地方,很難有好收成,有經驗的農民不這麼幹,他會把土地清理好再播種,才能保證成活率。種子要種在幹淨的土地上,佛號要念在清淨心上,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修行就是清掃心地,念佛即是念心,念佛之人,是仗這句佛號,轉換我們的妄念,令心清淨的!水清月現,心清佛現,清淨心才能感召到西方淨土極樂世界!
那如何才能清淨自心呢?我們先看看,心爲什麼不清淨。心不清淨,是因爲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八萬四千種煩惱,又濃縮爲貪瞋癡叁毒。因爲有貪,心就有所束縛,而不得自在。得到了狂喜,得不到,貪之不得必生瞋。所以,實際上,貪與瞋實質是一,而貪的根源,在于愚癡,由于不懂宇宙人生真正的規律,看不破,放不下,追求不止,攝取不已。其根源在愚癡,但是,表現形式爲貪。所以,清淨自心還是要從去除貪心入手,還心清淨!
一片淨土在心中。心清淨了,那麼處處皆是淨土;心不清淨,那麼全天下沒有一個淨土!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清淨心,那我們生活的當下就是人間淨土,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從心開始,從什麼心開始?從清淨心開始!極樂世界由清淨心感召,和諧社會亦複如是!因爲社會的和諧,說到底就是人心的和諧。人心爲什麼不和諧?就是因爲心不清淨!心不清淨,有私心貪欲,與人交往就會有對立,就會起沖突,就會有矛盾!各自執著于各自的得失,彼此鬥爭不斷!事不關己的時候,冷漠、消極,生怕連累、損害到自己,而一旦涉及利益,很多人就會抛棄道德,抛棄倫理,做出一些不相應的事!社會上很多不和諧現象,哪一個不是由于人們的私心和貪欲所引起?!搶劫殺人,因爲有殺生奪利心;盜竊詐騙,因爲有見利忘義心……諸如此類,打擊報複心、瞋恨心、冷漠心……充斥著我們的身心,這些都是害人害己之心,都是破壞和諧的因素,都是私心貪欲在作怪,都是因爲我執太重!!欲構建和諧社會,影響和諧的根源不除,社會很難能和諧!
所以,返本溯源,欲和諧社會,必先清淨自心!
唯有清淨自心,淨除私心貪欲等害人害己之心,去掉我執,才能無條件的行利他之事!不然,貪心私欲不除,心不清淨,所作的善事,也都是有條件的!真正清淨自心,利他無我,就像母親照顧孩子的時候,她全心感受著孩子的感受,忘記了自己的感受,一切以孩子的苦樂爲自己的苦樂,母親無心,以孩子心爲心!在孩子面前,她不會去貪得,不會去計較!孩子有事,母親會奮不顧身沖上去,根本不會考慮自己!母親的愛,不講任何條件!菩薩對于我們就是這樣,平等慈悲一切衆生。
清淨爲體,慈悲爲用,唯有清淨自心,才能真正徹底的生發出慈悲心,所發的愛心、責任心等等的善心才是真正不求回報的極善、至善,才會真正的大公無私,利他無我!因爲心懷大衆,少欲知足,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將得到提升,人格和靈魂將得到升華。如果人人都是這樣,人們之間互相傳遞的都是博愛的信息,形成一個互敬互愛的社會風氣,真正爲民衆建立起崇尚道德的價值觀!所以,唯有構成社會的個體清淨了,整個社會才能達到真正和諧有序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諧。
和諧社會不是空喊口號,要把它化爲行動,要落實到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當中去,落實到每件事上,這就是一磚一瓦的在建設著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和諧社會和你、我、他都有關系,如果和你我無關,那麼,誰來建設和諧社會?!所以,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從清淨自心、淨化人心做起,感召到小家庭小環境的和諧,如果每個小家庭小環境都和諧了,那麼,社會這個大家庭大環境自然會和諧!人們生活在這和諧的大家庭中,人心自然和善,人際自然和順,這不就是一個和諧的人間淨土麼!
社會的和諧,根本在于人心的和諧,和諧不止是物質文明的發達,更在于精神文明的發展!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一直以人民的道德建設爲根本,學佛即是學做人,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是真現實。”國家的興盛,國民的富強,除了要掌握知識學問,專業技能,要有過硬的經濟、軍事實力,更重要的是道德水平,這是民族精神的靈魂之所在,是一個國家看不見摸不到,但卻是不容忽視的軟實力!人的身心健康了,公民的道德水准升華,社會的整體素質提高,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自然增強,人們自然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産黨。如此,人民幸福快樂,國家繁榮昌盛,生活環境也安定祥和,這將使和諧社會的建設更加深入,更加徹底!
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構建屬于我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