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

  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

  無論行、住、坐、臥,你都可能從身邊的事物中學習。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學習,采取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色、聲、香、味、觸、法,智者會思維這一切。在真實的修行中,我們將做到不使內心再爲任何挂念而苦惱。

  當喜歡和厭惡的感覺生起時,若我們仍無法覺知,心裏就會有焦慮。若知道它們的實相而省察:"哦!喜歡的感覺是空的,它只是種生滅無常的感覺;厭惡的感覺也同樣生滅不已。爲何要執著它們呢?"若認爲歡樂與痛苦都屬于我們,就免不了煩惱。問題就如此輾轉相生而永無止境,大多數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現在老師們在教導法時很少談到心,也不談實相,若我們說實相,他們甚至會生氣地說,他不知道適合的時間與地點,也不知如何婉轉地表達。但人們應該聆聽實相,真正的老師不會只談記憶,而應該說實相。社會上的人通常都根據記憶在說話,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說話。真正的比丘不會如此,他說實相--事物的本來面目。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