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強調修行的實用性
阿姜查最爲人所知的特色之一,是敏于排除與泰國佛教修行有關的迷信。他強烈批評充斥于社會中的巫術、護身符與算命,也很少談論前生或來世、他方世界、天眼或神通經驗。若有人來詢問下次贏得樂透彩的秘訣(這是一些人前往拜訪著名阿姜查的常見理由),他們通常會得到很簡短的忏悔。他了解,法本身就是最無價的珍寶,能提供生命中真實的保護與安全,卻因無益于世間的輪回,而一直受到忽視。
他爲了消除一般人認爲佛法過于高深的共通觀念,便一再強調佛教修行的效益與實用性--出于對他人真實的慈心。他的批評不只是推翻他們對于好運與巫術的幼稚依賴,更希望他們能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在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上。
雖然他畢生努力破除迷信,不過他于1993年的葬禮卻因周圍大環境的扭曲而令人啼笑皆非。他于1992年1月16日逝世,一年後舉行葬禮。他的紀念塔有十六根柱子,各叁十二米高,地基也有十六米深,因此烏汶地區許多人選購彩票的號碼,皆同時押注一與六。翌日當地報紙的頭條新聞是:《隆波查給弟子們的最後禮物》--一與六大獲全勝,許多當地的組頭甚至因而破産。
阿姜查的教學充滿高度的幽默感
前述的故事,將我們引入阿姜查教學風格的最終特質。他不只擁有令人驚訝的機智,且是位天生的演員。雖然在表達方式上,他時而冷酷嚴峻,時而敏感溫柔,不過他的教學始終充滿高度的幽默感。他有辦法運用機智讓聽者打開心房,不光是逗人笑,而是爲了讓實相更有效地被傳達與接受。
他的幽默感以及對于生命的荒謬悲喜劇的別具慧眼,讓人可以用自嘲的方式認清事實,然後被導向更明智的觀點。它可能是與行爲有關的事情,例如他曾做過一次著名的表演,示範許多拿僧袋的錯誤方式:挂在背上、吊在脖子上、抓在手上、拖在地上……也可能是一些與個人痛苦奮鬥有關的事。有一次,某個年輕比丘垂頭喪氣地來找他。他見識了世間的悲哀,以及生死輪回的可怕,他若有所悟地說:"我再也笑不出來了,一切都如此令人哀傷與痛苦。"四十五分鍾之後,通過一只小松鼠練習爬樹屢試屢敗的圖畫故事,這位比丘笑到捂著肚子跌滾在地上,一邊抽搐,一邊淚流滿面,久久無法平複。
佛陀也不能逃避死亡
在1948年雨安居期間,阿姜查病得非常嚴重,出現了一些明顯的中風症狀。他的健康在最後幾年已非常不穩定--有暈眩與糖尿病的問題--如今頹然垮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接受了各種治療,包括幾次手術,不過卻不見起色。衰退的情況持續到翌年中,他陷入癱瘓,只剩下一只手稍微能動。此時他已失去說話的能力,不過還能眨眼。
接下來的十年,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他能控製的身體部位愈來愈少,終至喪失一切自主的能力。在這段時間,聽說他仍在教導弟子:他的身體不斷地訴說病與老的本質,那是人所無法控製的,不是嗎?是的,他說的正是一件大事--任何一位大師,甚至連佛陀自己,都不能逃避這不可改變的自然法則。想要平靜和自由,就要努力修行,不將自己等同那具會改變的身軀。